現代工業制造業中成本會計體系建設探究論文
一、工業制造業領域成本會計的基本概述
(一)成本會計的含義
成本會計是基于商品經濟條件下,為求得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而核算全部生產成本和費用的會計活動。現代成本會計是為克服通貨膨脹所引起物價變動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弊端,在物價變動情況下,以資產現行成本為計量屬性,對相關會計對象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程序和方法,它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針對相關經濟主體在產品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成本耗費進行預測、決策、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的價值管理活動。
(二)成本會計的基本內容
工業制造業成本會計拓寬了傳統意義上的成本會計的內涵和外延,現代成本會計涉及的內容更為廣泛,我國目前的成本會計管理的內容基本如下:
原材料的成本對于工業制造業而言非常重要,盲目的計算成本值可能會成為工業制造業的隱患,成本數據對工業制造業來說具有指導意義,必須能真實、準確、充分地反應生產部門中材料費用、加工費用、運輸費用等。如果成本數據有所差異,那么企業的審核、評估結果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同時也會影響企業的生產效率,所以,首先根據市場中的價格波動評估運輸費用和原材料費用等,對企業成本管理的方案進行適當調整,成本會計才能在工業制造中發揮更好的指導作用,真正提高工業制造業的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其次,優化成本的決策,企業需要通過計算成本統計獲得的數據,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所需要的成本以及控制變量,以達到最低的成本目標,優化成本的設計方案。企業的成本會計內容中,加強成本控制,提高企業的成本意識,有效控制各環節的成本因素,管理者需執行成本控制策略,以身作則,節約各項成本的使用,通過制定一系列的培訓和獎懲措施,有效提高各個部門的成本意識,實現企業從高層到底層的改善,讓成本會計在這方面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最后則是加強成本責任,通過在成本方面的職責所作的規定,提高員工的自我監督意識、自我責任感,把這種成本責任分攤到各個職工和管理人身上,有效地促進員工的成本意識的養成,從而提高產品質量,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二、成本會計在現代工業制造業中的發展現狀
(一)工業制造業領域對成本會計管理的需求
無論什么企業,成本會計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工業制造業,大部分信息都是在成本基礎上建立的,一個企業從內到外,從生產到銷售,每一個環節都與成本的控制、核算、管理有著密切的關系。成本會計不僅能提供產品、客戶、服務等方面的成本資料,還能為企業決策者在對某個計劃、控制方面提供更多有利的信息。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市場竟爭日趨激烈,現代成本會計較傳統的成本會計而言,不再是單一地對成本信息進行確定,而是有了新的角色,以整合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銷售及售后服務等。時代在進步,成本會計也隨之發生了變化,但無論怎么變,最終都離不開原始的成本核算,因為沒有準確的成本核算,就談不上企業管理與控制。核算的準確性,取決于思路,如何來培養成本核算的思路,這是我們會計實務工作者必須面對的問題。
(二)成本會計管理在工業制造業中面臨的問題
隨著市場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物價變動與通貨膨脹對傳統成本會計理論基礎和會計實務造成了嚴重沖擊,傳統成本會計在現代經濟活動管理中也出現了許多問題和不足。
其一,由于企業競爭日趨激烈,國內的人力資源成本和材料成本也在大幅度增長,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賣方市場逐漸轉向買方市場,市場對產品的差異性要求也不斷提升。如果工業企業仍然一味追求成本的節約,就有可能會犧牲產品的品質及與同類產品的差異性,失去競爭優勢,失去市場,不但不能帶來利潤增長,反而會給工業企業帶來更大的損失。成本管控方面在科學技術創新與經驗引進方面并未著重投入資源,再加上一些工業企業閉關自守,與同行隔絕,不學習借鑒先進的技術方法,這就意味著當原材料和人力資源的成本增加時,制造產品成本就會遠遠高于同行企業,本企業將會面臨巨大的沖擊。
其二,制造業的成本管理實際操作中,成本管理的范圍以及參與人員層級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缺乏管理手段,管理目標不明確等,相對來說,國內工業制造業的管理觀念較為落后。對于大部分企業,他們把成本管理局限在一個可見的范圍以及一個虛擬抽象浮動范圍的局面,無法準確地評估成本,導致單件產品的成本較高,工業制造業在行業內競爭優勢不明顯。企業成本管理應該提高市場占有率,實現企業經營目標,這樣才能穩定快速的發展工業制造業。但在成本管理手段方面,很多企業手段相對單一,無法適應當今高速發展的社會。在成本管理目標方面,企業管理層以企業獲取最大的利潤為主要目的,并無全方位考慮,大部分產品的價格都是在明顯的'降低。成本控制觀念落后,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成本會計核算范疇過窄,不能適應企業成本多樣化的要求;成本會計核算方法滯后,不能適應企業技術進步的要求等等這些問題丞待改善。
三、現代工業制造業領域成本會計體系的構建與完善
新形勢下,工業企業只有改變傳統觀念,采取先進的成本會計核算方法,才能有效控制和降低成本,提升投資回報率。
現代成本會計有別于傳統成本會計的會計程序和會計方法,是繼承了傳統成本會計基礎的新型會計理論,在物價變動環境下對傳統成本會計進行了拓展和延伸,將生產經營和成本核算有效地結合,可隨市場經濟的改變而及時反映資產價值變化,具有高度的決策相關性。
(一)了解企業,確立目標成本
進行基本的成本預測是了解現代工業制造業領域成本現狀、制定成本計劃必不可少的基礎,目標成本是一定時期內的成本水平體現,會計職能部門應積極完善成本會計預測體系,對產品在市場經濟發展中的各種因素進行調查,分析影響成本的客觀因素,測算制造企業的成本水平以及預見成本變化趨勢,明確目標成本,為制定相應的計劃方案打下良好基礎。
(二)優化成本控制方案設計,加強成本控制
成本會計管理部門應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綜合效益、實現成本目標為中心,優化和完善成本計劃方案設計,立足于市場價格變動環境,選擇合適的會計假設和會計原則,注重成本管理的實效性,編制科學的成本會計方案,促進生產經營活動內外部環境條件的協調發展。
相關財務會計職能部門制定和完善成本內部控制監管體系,在強化經濟業務管理的基礎上,運用現代成本管理理念和方法,加強產品成本形成過程特別是原材料、能耗物料、存貨等采購及產品銷售各項業務環節的財務成本及費用的有效管控。
(三)強化現代成本會計核算與分析
新時期,面對物價不穩定的市場環境,相關會計主管部門應以資產的現行成本為計價原則,制定嚴格的會計核算機制和程序,把質量成本核算納入責任會計體系,簡化低值易耗品攤銷辦法,結合完全成本、變動成本和責任成本核算,實行壞賬準備金制度,發掘成本管理潛能,以強化風險意識,分散經營風險。對企業成本計劃的執行結果進行準確分析,找到成本升降變動的原因,為制定成本體系和經營決策提供重要依據。
(四)完善成本會計審核機制,強化會計報表管理
現代成本會計管理,需要合理完善的監管機制加以監督和保障,成本管理必須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政策及各項成本費用管理標準,要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制定切實可行的成本會計監管機制,加強成本會計核算與分析的審核,強化成本信息的獲取與處理管理,嚴格財務會計報表的編制及報送程序,保障成本會計信息的客觀真實性,杜絕人為會計弊端,規避會計風險,提高成本會計實效性。
現代工業制造業要通過對制造市場進行充分的調查,根據自身的特點和需要實施特定的會計報表標準,提高成本會計數據信息的有效性和實時性,國內的工業制造業需要把企業自身的標準和其他同行企業進行交流和互動,在制造業之間建立合理的標準,促進國內的工業制造行業生產水平的提高。
四、結束語
構建和完善企業成本會計體系,會計管理模式的創新與實踐必須根據企業生產經營所面臨的問題,合理的控制成本,制定相應標準。
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需要完善情報體系,確立目標成本,優化成本計劃方案設計,加強成本控制,強化成本核算計算程序分析,完善成本會計審核機制與報表管理。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建立有機的成本管理體系,是提高國內工業制造業的成本會計的實務工作基本路徑。
參考文獻:
[1]李振華。關于工業制造業成本會計實務工作的基本思路[J].企業技術開發,2014(9)
[2]吳艷紅。成本會計實務工作一般思路[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2(1)
[3]劉龍。淺析工業制造業成本會計實務工作的基本思路[J].財會天地,2012(7)
【現代工業制造業中成本會計體系建設探究論文】相關文章:
探究企業文化建設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論文08-02
HR如何有效推進績效體系建設12-12
區行政服務體系建設調研報告范文01-29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探究論文04-03
工程建設論文提綱04-20
畢業論文致謝詞怎么寫成本會計論文04-12
《路史》的寫作特征探究論文07-29
成本會計論文參考文獻格式01-17
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課程體系及教學方法探究04-04
工傷保險先行支付制度探究論文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