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計算機雙語教學方法研究教育論文
摘要:總結了當前計算機學科中開展雙語教學的意義,探討了計算機雙語教學體系設置和計算機雙語教學方法,討論了從英文教材的選取原則到雙語教學的課堂講授方法等問題。
關鍵詞:計算機;雙語教學;課程
1 計算機學科中開展雙語教學的意義
在計算機學科教學中雙語教學的基本初衷在于計算機學科領域前沿性強,學科理論和技術方法更新速度快,從事計算機專業(yè)領域工作時需要密切接觸大量英文文獻或者需直接使用英文進行科研工作。而中國學生的漢語母語背景將對中國計算機領域人才的培養(yǎng)產(chǎn)生一定的瓶頸作用,因此采用雙語教學將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計算機科學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接觸學術和技術發(fā)展前沿,并有利于提高計算機專業(yè)學生未來的英語科研水平。
2 計算機雙語教學體系設置
2.1 加強對學生進行雙語教學的宣傳
加強對學生進行雙語教學的宣傳提高學生對雙語教學的認識為了提高學生對雙語教學的認識,激發(fā)他們對雙語學習的熱情,在學生選課初始,有必要從各方面強調雙語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特別是針對那些對專業(yè)知識學習感興趣、但不愿意采用雙語學習方式的同學。在課程講授過程中,教師也有必要多次提醒。
2.2 雙語教學課程的時間安排
教學主要包括教材、講義和講授等三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將英語、漢語和教材、講義、講授進行組合,劃分出了雙語教學的三個階段(按照其實施的難易程度):初級階段為“英語教材—漢語講義—漢語講授”,中級階段為“英語教材—英語講義—漢語講授” 高級階段為“英語教材—英語講義—英語講授”。當然,雙語教學并非都需要逐步經(jīng)歷這三個階段,如果條件具備,可以直接進入最高階段。然而,雙語教學在高校教育中才剛起步,針對不同條件的學校和專業(yè),可以對部分課程先實行外語教材、中文授課,分步到位、逐步實施的方法。結合各自自身條件,先試行初級雙語教學,即采用了英文原版教材、漢語講義及漢語講授的教學方式。次年,進入到中級階段,即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英語講義及漢語講授的教學方式。一旦條件成熟,最終進入雙語教學的高級階段,即英語教材、英語講義且英語講授。
針對前述的學生因素,雙語教學課程的安排需要考慮課程的選擇、開課學期的選擇和課程性質的選擇。三年級全學年、四年級的前半學期是比較適合進行雙語教學的階段;課時較短、有關新技術的專業(yè)課程比較適合開展雙語教學,易為學生接受。
2.3 采用英文原版教材
選擇原版外文書作為教材時要考慮選擇那些在表達方面通俗易懂的。另外,經(jīng)過適當?shù)木幾g、注釋也會增強外文書的可讀性。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英文板書,開始有一段非雙語教學作為過渡期,隨著學生對課程內容的適應,則使用外語進行教學,要求用英語表述專業(yè)知識、解析專業(yè)詞匯,這屬于過渡性雙語教學。這要求教師比較熟練地掌握英語口語和專業(yè)外語。根據(jù)課程教學經(jīng)驗可知,軟件實踐類課程的專業(yè)知識相對較易掌握,專業(yè)術語較少,強調設計與編碼實現(xiàn),可采用深層次雙語教學;模式識別類的專業(yè)課程理論性強,對本科生而言,以淺層次的雙語教學或母語專業(yè)教學為佳。而專業(yè)外語課程的性質決定了該課程中大量涉及計算機專業(yè)術語,必須綜合使用專業(yè)外語技能。
3 計算機學科雙語教學的開展
3.1 教師的配置
大部分院校開展計算機學科雙語教學的師資配置多半為自行培養(yǎng)的教師,實際上是鼓勵有留學經(jīng)歷的、英語能力強的本院教師開展雙語教學,直接采用外籍教師進行教學的并不多。其原因在于外籍教師與中國學生的交流能力差,對于復雜概念的解釋和學生的課內外溝通不利。采用外籍教師還需配備外語能力強的漢語助教才能達到較好效果,這對大規(guī)模開展雙語教學不是最佳選擇。
教師的業(yè)務水平和外語素質,是雙語教學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努力提高教師的業(yè)務水平和外語素質的基礎上,教師的工作熱情、備課情況、各種教學手段的采用,都影響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教師要努力做好5個方面工作:(1)主動展示英語對自己教學、科研工作和其他方面的幫助作用;(2)采用一些教學手段,例如使用字幕、將外文的內容概要盡量用框圖形式表示出來、對關鍵字句進行必要解釋等,這樣,用外文講課時,這些關鍵字詞就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3)關注學生上課時的反應,適時調整課堂中使用外語的比例;(4)重視學生閱讀教材情況,具體表現(xiàn)在教師布置課前預習、課后復習題和思考題方面,并在課內對所布置的閱讀任務進行一定形式的檢查;(5)及時進行各種使用外文的小測驗,并且要使測驗題密切結合外文教材。
3.2 雙語教學的交互性
教學是一個雙向交流的過程。不論在課上,還是在課后,教師都應該注意多與學生交流。課堂上與學生的眼神交流、情感交流、語言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每當提出一個較難的問題以后,常常留給學生幾分鐘思考時間,并走到學生中間個別觀察、答疑,最后將收集到的普遍性的問題向全班同學提出、解答。課后,有必要留給學生一些課后練習題,督促學生閱讀理解教學材料。作業(yè)題目應該以全英文形式出現(xiàn),解答盡量用英文。另外,Internet給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網(wǎng)絡是教師和學生自由交流的極好平臺,課件的發(fā)布和下載、教師公告和學生留言等功能使用頻率最高。只要教師及時回答學生的留言,學生就愿意暢所欲言,留言中會有許多面對面時聽不到的心聲。
3.3 考核方式
配合信息類專業(yè)課程的教學特點——很強的實踐性,所以對考試的內容、方法做了如下的改革:變單一評價方式為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具體采用了自學報告、讀書報告、小論文、實踐實驗的設計和網(wǎng)上測試等;考試內容的調整和充實,著重于考察學生對各個知識模塊的綜合能力和利用信息類專業(yè)課程的實踐性來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期末考試題目將國家試題庫題目與自編題目按一定比例組合在一起,全面考核課堂上對學生講述的相關內容及已要求學生擴展學習的內容。為更全面、綜合反映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平時實踐的效果、自學和讀書報告等納入成績考核,占總成績30%—40%。
4 結語
雙語教學為學生搭建了一個國際化的教育平臺。使學生有機會直接接受具有國際化先進水平的科學教育。有利于學生吸收世界先進的科技、文化知識,提高科學素質,成為現(xiàn)代化新型人才。實踐結果表明,在計算機網(wǎng)絡雙語教學中采用參與式教學法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開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的研究能力。雙語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應用還是一個全新領域,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對它進行科學、理性的嘗試。我們將繼續(xù)努力、不斷突破、不斷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張彥俊.談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課程的雙語教學[J].教育探索,2008。(2).
[2]陳曦,徐蓓.雙語教學在計算機課程中的應用探討[J].福建電腦,2008,(3).
[3]王建成,李勤.計算機多媒體交互式英語教學模式研究[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07.
[4]楊懋,張海軍.計算機專業(yè)英語交互式課堂教學探討[J].甘肅科技縱橫,2007.
【計算機雙語教學方法研究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課堂教學方法運用與思考論文02-24
服務營銷研究論文12-07
教學研究論文12-13
企業(yè)員工培訓研究論文12-19
建筑科學與工程研究論文03-28
研究生論文致謝04-07
計算機信息安全論文07-23
計算機信息論文12-14
研究生論文開題報告07-23
服務營銷研究論文11篇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