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6年執業醫師考試重點知識匯編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執業醫師考試的重點知識點,歡迎大家前來查看。
慢性支氣管炎和阻塞性肺氣腫
1.慢性支氣管炎常見致病細菌有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甲型鏈球菌和奈色球菌
常見致病病毒為鼻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
2.此病現稱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功能檢查為診斷金標準。
3.掌握其診斷標準,并與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肺結核、肺癌、塵肺相鑒別。
4.慢支、肺氣腫并發癥有自發性氣胸、肺部急性感染、慢性肺原性心臟病。
5.治療以控制感染,改善通氣功能為首要。
6.預防首先是戒煙。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1.肺動脈高壓形成是肺心病形成的主要原因。
2.臨床表現分肺心功能代償期和失代償期。
3.肺心病并發癥是肺性腦病、酸堿平衡和電解質紊亂、心律失常、上消化道出血、休克。
4.輔助檢查有X射線檢查、心電圖、超聲心動(注意右室流出量)、動脈血氣分析。
5.診斷:根據病史、癥狀、體征,輔助檢查。
6.鑒別診斷:與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原發性心臟病。
7.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治療原則:
積極控制感染,通暢呼吸道和改善呼吸功能,糾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和心力衰竭,即強心、利尿、抗感染。
支氣管哮喘
1.支氣管哮喘為發作性、伴有哮鳴音的呼氣性呼吸困難,或發作性胸悶、咳嗽,嚴重時可有強迫坐位或端坐呼吸,發紺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發作時兩肺滿布哮鳴音,呼氣相明顯
實驗室檢查:X線、肺功能、血氣分析。癥狀不典型者需作支氣管舒張試驗,激發試驗。
2.與心源性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癌及變態反應性肺浸潤相鑒別。
3.治療分兩個原則五種用藥。
支氣管擴張
1.支氣管擴張的主要癥狀:慢性咳嗽,大量咳痰。
2.體征:濕啰音,杵狀指。
3.診斷:目前高分辨CT。
4.鑒別診斷:慢性支氣管炎、肺膿腫、肺結核、先天性肺囊腫、彌漫性細支氣管炎。
5.治療:保持呼吸道引流通暢,控制感染,手術治療。
呼吸衰竭
1.呼吸衰竭分型主要按血氣分析結果。
2.慢性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缺氧和CO2潴留,掌握缺氧與CO2潴留對重要臟器的影響。臨床主要表現:呼吸困難、發紺、精神神經癥狀,血液循環系統癥狀、消化和泌尿系統癥狀為主。
據血氣分析,確定是否存在酸堿平衡及電解質紊亂;治療著眼于原發病和改善通氣,氧療在治療呼吸衰竭中很關鍵,注意不同呼衰吸氧濃度不同。
3.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主要原因為嚴重休克,嚴重創傷,嚴重感染,其診斷標準要明確,治療分氧療、呼氣末正壓通氣。
心血管系統疾病
心力衰竭
1.根據患者自覺活動能力,心功能分為四級,根據客觀輔助檢查來評估心臟病變的嚴重程度,分為A、B、C、D四級。
心衰的基本病因是原發性心肌損害和心臟負荷過重,感染、心律失常、血容量增加、勞累或激動、治療不當及原有心臟病加重或并發他病均可誘發心衰。
左心衰為肺循環淤血,右心衰為體循環淤血;心衰病人要區分收縮性和舒張性心衰。
心室重構在心臟病患者發生心衰過程中有重要意義。
2.慢性心力衰竭中左心衰三個主要表現:
呼吸困難、咳嗽和咯血、肺底水泡音,心源性哮喘是左心衰呼吸困難最嚴重的表現,注意其與支氣管哮喘的區別。
若患者咳粉紅色泡沫痰,則可判斷為心源性哮喘。
右心衰三個主要表現:頸靜脈怒張、肝大、水腫。
右心衰竭引起的水腫、腹水應與腎性水腫、心包疾病如縮窄性心包炎、肝硬化和內分泌疾病相鑒別。
治療心衰重要措施包括去除或限制基本病因,消除誘因;增加心排血量減輕心臟負荷。
ACEI劑及β受體阻滯劑的應用及方法:不可逆心衰患者唯一的方法是心臟移植。
3.急性心力衰竭多指左心衰,表現為端坐呼吸、咳嗽、咳粉紅色泡沫樣痰、雙肺干啰音。
急救措施:半臥位、腿下垂、吸氧、利尿等,有呼吸系統疾病時禁用嗎啡。
心律失常
1.竇性心律失常中注意病態竇房結綜合征。
2.房早一般無需治療;快速房顫可用洋地黃、β受體阻滯劑和鈣離子拮抗劑,慢性房顫分陣發性、持續性和永久性三類。
陣發性室上速終止方法可用刺激迷走神經法,根治最好方法為射頻消融。
3.終止室速首選利多卡因,維拉帕米可治療特發性室速;提早出現寬大畸形QRS波是室性早搏的主要表現,治療藥物用普羅帕酮、美西律和胺碘酮的。
4.房室傳導阻滯分三度,Ⅰ度房室傳導阻滯PR間期大于0.20 s,Ⅰ和Ⅱ度無特殊治療,Ⅲ度心率過慢者可予阿托品,癥狀明顯者可安裝起搏器。
心臟驟停和心臟性猝死
心臟性猝死一定是心搏驟停,心搏驟停不全是心臟性猝死,心臟性猝死多數由冠心病及其并發癥所致,電除顫是復律有效的手段,掌握猝死急救ABC。
高血壓
1.高血壓診斷標準:血壓≥140/90 mmHg,高血壓分三級,降壓藥分六類,注意降壓藥物的選擇,降壓目標140/90 mmHg以下。
2.注意惡性高血壓的臨床特點。
3.高血壓腦病是血壓升高出現劇烈頭痛、惡心、嘔吐、抽搐、昏迷,病理上以腎小動脈纖維樣壞死為突出特點。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1.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中,以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為重要。
2.缺血性心臟病包括冠狀動脈器質性和功能性改變冠狀動脈造影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
3.冠脈血流不足,引起心肌急劇的、暫時的缺血缺氧而產生心絞痛,胸痛性質常為壓迫性或緊縮性,持續時間3~5分鐘,含硝酸甘油可緩解,心絞痛分為四級。
心電圖是診斷心絞痛的常用方法,但其診斷要依靠病史及其他輔助檢查,需與心神經官能癥、急性心肌梗死等相鑒別。
4.不穩定型心絞痛是除穩定型、勞累型心絞痛以外的所有心絞痛,其處理包括硝酸酯類、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
5.急性心肌梗死主要發病機制是動脈粥樣斑塊破潰,血栓形成或冠脈持續痙攣使之完全閉塞,最重要的癥狀是疼痛,還可出現胃腸道癥狀、心律失常、心衰和休克,體征多發心率增快奔馬律及乳頭肌功能不全。
有Q波心肌梗死特征性改變是ST段抬高弓背向上,與T波融合形成單向曲線和病理性Q波。
無Q波心肌梗死是ST段普遍壓低;心肌酶學中CK- MB和LDH1特異性最高;心肌梗死診斷三要素。
疼痛、心電圖和酶學改變,注意與心絞痛、急腹癥、急性肺動脈栓塞和主動脈夾層瘤相鑒別。
急性心梗并發乳頭肌功能不全最常見,長期ST段不回落要注意并發室壁瘤。
6.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療措施包括監護和一般治療
解除癥狀常用罌粟堿、嗎啡和哌替啶。
溶栓成功判定指標;急診冠脈成形術室目前最積極有效的方法。
消除室性心律失常多用利多卡因;治療心衰慎用洋地黃類藥物而主張用β受體阻滯劑和ACEI制劑。
7.急性心肌梗死所致泵衰竭的Killip分級,Ⅰ級尚無明顯心力衰竭;Ⅱ級有左心衰竭;Ⅲ級有急性肺水腫;Ⅳ級心原性休克等血流動力學改變。
【執業醫師考試重點知識】相關文章:
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科目03-09
執業醫師技能考試題09-25
執業助理醫師考試試題09-10
執業醫師考試臨考試題及答案09-24
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基礎練習試題09-26
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高頻考點匯總08-19
關于口腔執業醫師考試試題09-25
執業助理醫師考試試題及答案09-25
執業醫師考試心得(通用9篇)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