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5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模擬題(5)
一、選擇題:l~40小題,每小題2分,共8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世界觀是()
A.對社會發展的根本看法
B.觀察和分析問題的根本方法
C.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D.辯證思維的基本觀點
2.設想脫離物質的運動必然導致()
A.唯心主義
B.二元論
C.辯證唯物主義
D.機械唯物主義
3.“一切以地點、時間、條件為轉移”的觀點是()
A.機械唯物主義的觀點
B.唯物辯證法的觀點
C.否認主觀能動性的觀點
D.相對主義的觀點
4.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首要的基本的觀點是()
A.反映的觀點
B.客觀實在性的觀點
C.主體能動性的觀點
D.實踐的觀點
5.下列觀點正確表達社會生活的本質的是()
A.社會發展具有客觀規律性
B.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C.社會生活的本質是人們的經濟生活
D.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復雜多變的
6.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是()
A.階級斗爭
B.社會革命
C.科學技術
D.社會基本矛盾
7.社會進步是()
A.社會經濟的發展
B.社會政治的發展
C.社會文化的發展
D.社會的全面性整體性前進發展
8.中國共產黨最基本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是()
A.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B.一切為了群眾
C.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D.一切依靠群眾
9.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最主要的矛盾是()
A.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
B.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的矛盾
C.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
10.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土地政策是()
A.減租減息
B.沒收地主土地
C.消滅封建剝削制度
D.取消富農經濟
11.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中間派是()
A.工人階級
B.農民階級
C.小資產階級
D.民族資產階級
12.處理黨內矛盾的正確方針是()
A.懲辦主義
B.殘酷斗爭,無情打擊
C.不扣帽子,不揪辮子
D.懲前毖后,治病救人
13.毛澤東正式向全黨全國提出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文章是()
A.《論十大關系》
B.《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C.《為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基本好轉而斗爭》
D.《不要四面出擊》
14.毛澤東把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的發展關系問題提到中國工業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論述的文章是()
A.《論十大關系》
B.《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C.《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
D.《為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的國家而奮斗》
15.鄧小平理論形成的時代特征是()
A.戰爭與革命
B.和平與發展
C.新科技革命和經濟全球化
D.經濟全球化和政治多極化
16.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主體是()
A.先進政黨
B.先進階層
C.先進階級
D.人民群眾
17.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是()
A.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堅持共同富裕
B.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C.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
D.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18.我們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出發點是()
A.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
B.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C.我國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D.改革開放
19.1995年全國科學技術大會提出了()
A.科學興國戰略
B.教育興國戰略
C.經濟興國戰略
D.科教興國戰略
20.計劃和市場是()
A.社會資源配置的兩種方式和手段
B.性質不同的兩種經濟制度
C.計劃是經濟制度,市場是經濟手段
D.市場是經濟制度,計劃是經濟手段
21.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基本要求是()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B.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加強法制教育
2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其主要內容來說()
A.同經濟體制改革是一致的
B.同政治體制改革是一致的
C.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D.同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是一致的
23.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兩大主題,發展的核心問題是()
A.政治問題
B.經濟問題
C.軍事問題
D.外交問題
24.臺灣問題的本質是()
A.中國的內政問題
B.中國同美國的關系問題
C.中國同英國的關系問題
D.中國同日本的關系問題
25.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
A.重要任務
B.重要目標
C.主要內容
D.根本前提和保證
26.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是()
A.各民族的團結
B.各民族的平等
C.各民族的共同繁榮
D.各民族的進步
27.中國共產黨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領導核心,黨的這種領導地位是由()
A.黨的宗旨決定的
B.黨的性質決定的
C.黨的路線決定的
D.黨章黨綱規定的
28.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100年不動搖的關鍵是堅持()
A.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
B.四項基本原則不動搖
C.改革開放不動搖
D.自力更生,艱苦創業不動搖
29.毛澤東說: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是就是我們去研究。這段話出自()
A.《實踐論》
B.《反對黨八股》
C.《反對本本主義》
D.《改造我們的學習》
30.1935年12月,毛澤東系統的闡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新政策的會議是()
A.瓦窯堡會議
B.洛川會議
C.遵義會議
D.延安會議
31.毛澤東第一次公開提出人民民主專政的概念的著作是()
A.論人民民主專政
B.論聯合政府
C.新民主主義論
D.將革命進行到底
32.人民民主專政的實質是()
A.共產黨專政
B.無產階級專政
C.工農聯盟專政
D.新民主主義專政
33.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發展,保持穩定是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
A.基本綱領
B.基本路線
C.基本方針
D.基本政策
34.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組織和活動的基本原則是()
A.人民當家作主的原則
B.民主集中制原則
C.公開公正的原則
D.平等自立原則
35.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是()
A.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B.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C.保護和發展民族語言文學,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
D.尊重和保護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
36~40為時事政治題(略)
二、辨析題:41~42小題,每小題l0分,共20分。首先判斷正確或錯誤。然后說明理由。
41.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一致的。
42.用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就要承諾放棄使用武力。
三、簡答題:43~45小題.每小題l0分.共30分。
43.簡述哲學和世界觀的關系。
44.簡述列寧的物質定義及其偉大意義。
45.試述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生產力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四、論述題:46小題。20分。
46.試述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及其意義。
參考答案及解答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80分。
1.C2.A3.B4.D5.B6.D‘7.D
8.C9.Cl0.All.Dl2.Dl3.Al4.B
15.Bl6.Dl7.Dl8.Cl9.D20.A21.A
22.C23.B24.A25.D26.C27.B28.A
29.D30.A31.D32.A33.C34.B35.B
二、辨析題:每小題l0分。共20分。
41.正確。
黨的十五大報告指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一致的。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其主要內容來說,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對于物質文明而言。
(2)兩者都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精神文明的內容包括思想道德和教育科學文化兩個方面,而文化是一個包括教育和科學事業在內的內容廣闊的領域,廣義的文化與精神文明的內容基本上是互相涵蓋的;從目的和功能來看,文化和精神文明都以人為對象,都是培育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因此,就指導思想、主要內容和目的、功能來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42.錯誤。
在解決臺灣問題上,我們堅持力爭和平統一,但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這是因為:
(1)堅持按照“一國兩制”構想實現祖國的和平統一,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央政府為解決臺灣、香港、澳門問題的既定方針,F在,香港和澳門已順利回歸祖國。在臺灣問題上,能否按照“一國兩制”構想實現和平統一,這并不完全取決于我們一方。
(2)我們力求通過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但也不能排除在某種情況下被迫使用武力。即使使用武力方式解決,臺灣的現狀也可以不變,還保持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
(3)我們在堅持用和平方式實現統一的前提下,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這決不是針對臺灣同胞的,而是針對外國勢力干涉中國統一和搞“臺灣獨立”圖謀的。
(4)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從根本上說,是有利于促進和實現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的。如果不以武力為后盾,和平統一祖國就可能成為泡影。
三、簡答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43.要把握什么是哲學,必須把握哲學和世界觀的區別和聯系。
(1)哲學和世界觀都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哲學屬于世界觀,二者有著密切的聯系。
(2)哲學是一種特殊的世界觀,它是以理論的形式系統地反映世界韻。學說,是世界觀的理論體系,它同一般人僅憑個人經驗或傳統影響形成的樸素而零散的世界觀是有重要區別的。
(3)哲學屬于世界觀,但世界觀并不都可以稱為哲學,只有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才可稱為哲學。
(4)哲學既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又是人們觀察、分析和處理問題的系統的方法論。方法論就是人們關于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系統理論。一般說來,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相統一的理論體系。
44.(1)列寧在總結自然科學最新成果的基礎上,為物質下了一個科學而完備的定義:“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于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復寫、攝影、反映。”簡而言之,物質是不依賴于意識又能為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
(2)列寧的物質定義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第一,它指出了物質是不依賴于意識的客觀實在,堅持了徹底的唯物主義一元論,同唯心主義和二元論劃清了界限。第二,它指出了物質能為人們的意識所反映,堅持了唯物主義的可知論,同不可知論劃清了界限。第三,它提出了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克服了舊唯物主義把物質歸結為物質的具體形態和結構的局限性。第四,它把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觀貫徹于社會歷史領域,堅持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的一部分,同歷史唯心主義劃清了界限。
45.現階段,無論從我國的基本國情,現實的生產力發展狀況,還是從當代世界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態勢以及國際形勢變化的特點看,大力發展生產力更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
(1)我國的基本國情和時代特點,決定了必須把發展生產力,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作為全部工作的中心。我國生產力水平落后于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而在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的過程中,面臨的時代特點又決定我們必須完成雙重的任務,即一方面要完成由l8世紀中葉到20世紀中葉這200年間資本主義國家所完成的傳統的產業革命,另一方面又要追趕當代世界正在興起的新技術革命的步伐。這就要求我們加倍努力,奮起直追,大力發展生產力。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種社會矛盾的解決,有賴于生產力的發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面臨著復雜的社會矛盾。這些矛盾從根本上說都是同落后的社會生產分不開的。只有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社會財富不斷增長,擺脫不發達狀態,才能有效地協調社會矛盾和實現社會公平,才能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
(3)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也必須大力發展生產力。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由于經濟還比較落后,適應社會主義需要的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還不可能很快地建立起來。這就要求我們把發展生產力作為根本任務,在不斷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的基礎上,促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總之,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是要靠自己發展。
四、論述題:20分。
46.(1)辯證唯物主義關于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包括三個方面的基本內容:①世界是統一的世界。世界的本原只有一個而不是多個;世界上的各種事物和現象是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這種一元論哲學同主張物質和精神都是世界的本原的二元論劃清了界限。②世界統一于物質。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都承認世界的統一性,都是一元論哲學。但唯心主義主張世界統一于精神,而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統一于物質,一切事物和現象都根源于物質;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時間、空間是物質運動存在的基本形式;規律是物質運動所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是人腦的機能和客觀存在的反映?傊,萬物統一于物質。③物質世界的統一是無限多樣的統一。物質世界的具體形態無限豐富多樣,但本質上是共同的,都統一于物質。
(2)世界統一于物質的原理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實踐意義。①這一原理告訴人們,世界上的一切現象,都可以從物質運動中獲得最終的解釋和說明。堅持這種觀點,就可以有力地批判和抵制一切唯心主義,樹立起真正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②這一原理是我們從事一切工作的立足點,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的理論基礎。我們在實踐中必須堅持一切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遵循客觀事物的規律性去改造世界,而絕不能從主觀想象或書本條文出發。
http://m.shddsc.com/【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模擬題(5)】相關文章:
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復習建議07-30
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練習試題201708-01
最新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模擬試題09-26
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單選試題及答案07-31
2017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練習試題09-25
2017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模擬試題09-25
2015年成人高考專升本語文分析題模擬題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