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財務會計報名條件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運用專門的方法,核算和監督一個單位經濟活動的一種經濟管理工作。以下是小編收集的中級財務會計報名條件,歡迎查看!
中級會計師報名條件從業年限要求:
①取得大學專科學歷,從事會計工作滿5年;
②取得大學本科學歷,從事會計工作滿4年;
③取得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從事會計工作滿2年;
④取得碩士學位,從事會計工作滿1年;
⑤取得博士學位;
⑥通過全國統一的考試,取得經濟、統計、審計專業技術中級資格的人員。
解讀如下:
1、大專學歷報考人員,須在2013年12月31日前畢業并拿到學歷,會計工作滿五年;
2、本科學歷報考人員,須在2014年12月31日前畢業并拿到學歷,會計工作滿四年;
3、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報考人員,須在2016年12月31日前畢業并拿到學歷,會計工作滿兩年;
4、碩士學位報考人員,須在20**年12月31日前畢業并拿到學位,會計工作滿一年;
5、博士學位報考人員,2018年畢業即可,無需工作年限。
6、取得中級經濟師、中級統計師、中級審計師證書報考人員,無需工作年限。
非全日制畢業考生,工作年限從取得規定學歷前后從事會計工作時間的總和,即進行非全日制學歷教育之前與之后參加工作的`年限都計算為工作年限,詳細解讀>>
特殊情況工作年限計算(參考20**年北京市財政局關于中級會計職稱報名條件有關問題解答):
(1)報考人員取得全日制國家承認正規學歷畢業后,參加工作若干年,又參加全日制高一層次學歷學習(指脫產學習),并取得國家承認正規學歷畢業。前一學歷畢業后從事會計工作的年限與后一學歷畢業后從事會計工作的年限相加,就是從事會計工作年限的總和。
(2)報考人員取得全日制國家承認正規學歷畢業后(如:初中、高中、大專等),參加自學考試、成人教育、函授、網絡教育、遠程教育等利用業余時間進行的學歷教育,并獲得國家承認的學歷教育畢業后。從事會計工作年限應為取得全日制教育畢業后計算,也就是說業余時間的學歷教育年限,計入從事會計工作年限。
(3)在職人員考取國內碩士生,學習期間計算會計工作時間;在職人員出國攻讀碩士學位的研究生,獲得碩士學位回國工作后,規定的學習年限內也計算會計工作時間。
(4)高等學校畢業后繼續考取研究生的人員,其在校學習期間不計算會計工作時間。
學歷認證有關問題
報名條件中有關學歷或學位,是指經國家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學歷(學位)。關于自學考試、成人教育等取得學歷問題解答:參加自學考試、成人教育、函授、網絡教育、遠程教育等利用業余時間進行的學歷教育,獲得國家承認均為有效學歷。
2018年中級會計職稱報名,非全日制考生怎樣計算從事會計工作年限?
會計證取消后,很多考生對“非全日制”學歷怎樣計算工作年限不太明白,從官方得到的說法是:
關于會計工作年限認定,應按照《關于會計專業技術中高級資格考試報名條件中工作年限等有關事項的通知》(財辦會﹝2017﹞3號)和《關于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報名條件中學歷與會計工作年限問題的通知》(財會﹝2000﹞16號)精神執行。報名條件中,“有關會計工作年限”,是指報考人員取得規定學歷前后從事會計工作時間的總和。在校生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助學不視為正式從事會計工作,相應時間不應計入會計工作年限。
解讀:之前非全日制考生的工作經驗可以從會計證取得的時間來計算,現在不要求會計證了,官方說法中“規定學歷前后從事會計工作時間的總和”怎么來理解呢?
得到的消息是:取得規定學歷前后從事會計工作時間的總和(即取得全日制畢業證或學位證后參加非全日制學習者連續計算,參加全日制學習者扣除學習時間),其截止日期為考試報名年度當年年底前。一般情況下,若是取得全日制的大專畢業證,是從取得畢業證書的時間算起。若是非全日制的,則是按照取得前一個取得全日制畢業證或學位證時間開始計算。
具體政策要各地考辦審核點把握,以報考2018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為例:
全日制學歷:大專學歷需要2013年7月前畢業,本科學歷需要2014年7月前畢業,雙學位需要2016年7月前畢業,碩士學位2017年7月前畢業。
非全日制學歷:大專為全日制,本科為非全日制學歷:則全日制大專畢業時間不能晚于2014年7月,本科畢業證不能晚于2018年3月份;
大專為非全日制:如果考生大專為非全日制,那么大專畢業證不能晚于2018年3月份,高中或者中專畢業證不能晚于2013年7月份。
【中級財務會計報名條件】相關文章:
中級醫師考試報名條件12-14
醫師中級考試報名條件01-07
財務會計簡歷范文11-27
財務會計面試技巧04-20
醫師考試報名條件12-18
中級醫師考試條件12-12
汽車財務會計簡歷范文11-05
財務會計的實習目的01-27
財務會計論文提綱10-13
口腔醫師考試報名條件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