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加時代計算機基礎微課教學的應用
摘要:“互聯網+”已成為當代信息化發展的重點和熱點,“互聯網+微課”將成為一種新的教學改革形勢,該文闡述了“互聯網+”的概念,并以電子表格中排序函數微課教學為例,探討了“互聯網+微課”在計算面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關鍵詞:互聯網+;微課;計算機基礎教學
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該說法一經提出,立刻激起千層浪,社會各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計算機網絡不是“互聯網+”,但計算機網絡思維是“互聯網+”模式思維的基礎,教育是培養人才的搖籃,教學是培養人才的途經,人才培養教育先行。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認為,“互聯網+”不能讓教育缺位。作為一名教育者,順從時代潮流,為培養新型人才也來談談計算機教學改革。
1 什么是“互聯網+”
“互聯網+”戰略是全國人大代表、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今年向人大提出的四個建議之一,馬化騰解釋說,“互聯網+”戰略就是利用互聯網的平臺,利用信息通信技術,把互聯網和包括傳統行業在內的各行各業結合起來,在新的領域創造一種新的生態。互聯網+傳統集市有了淘寶,互聯網+傳統百貨賣場有了京東,互聯網+傳統銀行有了支付寶,而互聯網+傳統新聞有了柴靜《穹頂之下》病毒式的傳播。“互聯網+“不是一加一等于二,一定要大于二,關鍵思想是創新。只有創新才能讓這個+真正有價值,有意義。
2 “互聯網+微課”計算機基礎教學應用
微課是把一個知識點講授清楚為目標,把講授過程以一個短而小的視頻為載體的在線教學。
2.1 計算機基礎微課教學應用的可行性分析
1)微課是一段短而小的一段視頻,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調整教學方式,把重點、難點制作成微課以最優的方式闡述出來,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既保證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也提升了學習興趣。
2)計算機基礎知識點繁多,教師可以把知識點進行細化,一個知識點制作成一個微課。通過5-10分鐘的微課完成一個知識點的講授,使計算機基礎知識顯得簡單易學。
3)微課是以視頻文件的形式保存在設備中并且文件大小很小, 使得非常適合學生通過計算機網絡或者手機來進行學習。
4)微課的展示非常方便,在實踐操作課上, 學生根據需要可以有選擇性的播放視頻,不會可以再播放一次,課后自學也起到了很好的演示作用。
通過以上計算機基礎微課教學應用的可行性分析,我們發現微課可以應用于計算機基礎教學實踐中,在”互聯網+”時代創新教學,實現計算機教學改革。
2.2 微課制作
課題組根據多年的計算機基礎教學實踐經驗,結合本院教學資源,以及學生的學習習慣,以Excel函數中的排序為例,研究計算機基礎微課教學應用。
1)教學設計
電子表格是計算機基礎課程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其中函數又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本次選用排序函數制作微課。在教學設計時以現實班級學生成績以總分進行排序為例進行講授,解決班級成績實際問題,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從而使學生掌握排序函數的使用。
2)微課的制作
(1)選擇制作工具和軟件:計算機、耳麥、視頻錄像軟件、幻燈片制作軟件。
(2)制作過程:第一步,制作幻燈片課件。第二步,在電腦上運行視頻錄像軟件和打開教學課件,帶好耳麥,作好錄制前期工作。第三步,開始錄制,邊演示邊講解,語句清楚,鼠標準確,把教學過程講得生動有趣。第四步,對完成的教學視頻進行后期處理。
2.3 互聯網+微課的應用
在現在的互聯網應用中有關“微”的項目很多,學生也經常使用,比如說微信、微電影等。教師把微課放在互聯網中,上課時將微課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入,當聽到要把教師自己制作的微作品展現給大家的時候,學生顯得格外興奮,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被提起來了,學生一下子就掌握了知識要點,對于那些學習稍差的學生,將微課作為課后教學資源,隨時進行輔導學習,以完成實例操作。
課后聽取學生的意見,學生對老師自己的微課很感興趣,希望制作出更多的微作品,所以又制作出了一系列的微課,形成了一個微課包,在教學中學生打開觀看,感覺知識要點不再深奧,一看就懂,因為微課是針對一個知識要點,并對要點進行了細化,講得清,學得懂,當學生利用課后其他時間學習時,在互聯網上聽著老師熟悉的聲音,又熟悉老師的教學節奏,猶如老師就在身邊進行講解。學生自己進行查缺補漏、鞏固知識要點,達到能力升華的效果。一段時間后,學生反映學習好簡單,感覺學習計算機上路了,也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3 “互聯網+微課”教學應用的意義
1)“互聯網+微課”教學為學生提供了學習平臺。強調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具有主動權,教師扮演幕后者角色,為學生創建互聯網+的學習環境。
2)“互聯網+微課”教學因材施教,形成互聯網學習資源庫,不斷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喚醒學生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可以通過互聯網非正式學習獲得知識技能。例如生活問題尋求百度或谷歌,哪個知識不懂了到互聯網上尋找相關內容。
3)對教學而言,微課的出現改革了傳統的教學科研方式,同時也改革了教師傳統的聽評課模式。教學的電子教案、學校教學資源庫的建設也更具有針對性。教師通過這種典型化的教學可促進教師的教學改革,也提升了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
4 “互聯網+微課”教學應用的思考
4.1 “互聯網+微課”能否適用于其他學科的教學
由于受5-10分鐘的時間限制,微課主要適用于一些知識要點相對清楚簡單的課程,對于邏輯比較復雜,牽涉面比較廣的內容、知識要點難懂的學科中,教學效果怕是不太理想。對此專業考研室要根據多年教學經驗結合學校學生實際對學科進行探討研究,在課堂教學的方式上根據學生情況進行科學選擇,結合不同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不是為了進行教學改革而硬著頭皮使用微課教學。
4.2 微課的研究與開發需要集體的力量
一個微課雖然只針對一個知識點進行教學,但也不能離開整節課的框架,離不開與其他內容的融合,針對知識要點及問題采取的教學解決方法在微課的開發與研究中需要集體的力量,彼此之間多溝通,依靠集體的力量共同研究出一系列微課。這就需要一個微課研究開發小組,開發微課也是一個重要而系統的課題。
4.3 “互聯網+微課”如何構成校本資源并在教學中應用起來
“互聯網+微課”對很多學校而言還沒有聽說過或認為是在線教育的商業網站,所以對此教學改革持觀望態度。要將這一新鮮改革應用起來,學校就要提供良好的開發環境和應用氛圍,提高教師對“互聯網+微課”的認識,充分體驗微課在教學過程中給教學和學生學習帶來的便利,鼓勵各專業對微課進行研究與開發設計,對成績突出的專業微課設計進獎勵。
5 結束語
優秀的計算機基礎微課應該能應用于預習、課堂教學、課后自學等多個環節,優秀的計算機基礎微課還要能夠跨跨專業、跨學校,形成公共資源重復使用。“互聯網+微課”的出現對于教師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微課勢必會引起教學改革的新形勢,對現有傳統教學方法起著支持和補充作用。將“互聯網+微課”與傳統課堂教學方法科學地結合起來,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同時,也要有必要的思考,如何將“互聯網+微課”應用到其他專業中,使其發揮更大作用。最后還要明白“互聯網+微課”并不能取代傳統教學。
【互聯網加時代計算機基礎微課教學的應用】相關文章:
計算機應用基礎微課11-23
微課教學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應用12-13
淺談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微項目教學法應用12-13
微課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12-11
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微課介紹12-11
《計算機應用基礎》微課制作經驗談09-18
計算機應用基礎網課12-01
計算機應用基礎說課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