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2日第四屆北京農業嘉年華觀后感
導語:第四屆北京農業嘉年華旨在圍繞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功能定位,堅持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方向,以生態文明為理念,以創新驅動為支撐,以產業融合為特色,以服務市民為出發點,以富裕農民為落腳點,努力把農業嘉年華打造成三農展示的窗口、產業融合的平臺、城鄉互動的縮影。
2016年3月12日第四屆北京農業嘉年華觀后感(1)
在“互聯網+”的時代大潮下,農業也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它不僅讓人們體驗到了從農場到餐桌的安全與便捷,也能讓人們感受到現代都市農業的科技與高效。在第四屆北京農業嘉年華的.互聯網農業展示區,一種新型的農業生產模式——“互聯網農場”引人關注。
所謂“互聯網農場”,就是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生產的數字化、環境感知的自動化、管理的標準化、決策分析的智能化,再結合綠色履歷追溯、冷鏈物流監測等手段,最終為市民提供健康、新鮮的農產品。
同期:第四屆北京農業嘉年華云耕物語館負責人
同時,在物流配送過程中,消費者還能追溯農產品的生產歷程,以及農產品采收以后的儲存、配送過程等,實現農產品的全程監控。在“互聯網農場”模式中,消費者還可以自己承包土地,用手機、電腦等終端設備遠程監控農作物的生長過程,足不出戶就能體驗到耕作和收獲的樂趣。
同期:第四屆北京農業嘉年華云耕物語館負責人
與傳統的農業種植方式相比,“互聯網農場”能夠實時監控農作物的生長情況,既有利于病蟲害的防治,還能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時,可控、可視的生長環境能夠精確控制肥料、生物制劑的使用劑量,有利于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保障農產品的綠色健康。
2016年3月12日第四屆北京農業嘉年華觀后感(2)
2016 年4月3日,第四屆北京農業嘉年華延慶主題日在嘉年華西區精彩開幕。延慶在2015年成功舉辦了北京世界馬鈴薯大會暨中國國際薯業博覽會之后,又成為 2022年冬奧會三大賽區之一。延慶區三面環山,一水中流,依托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延慶區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并在延慶區農村工作委員會的帶領下舉辦此次“生態延慶休閑生活”第四屆北京農業嘉年華延慶主題日活動。此次活動充分結合“生態延慶”的綠色、環保元素,融入休閑生活“運動+健康+生活” 理念,打造綠色延慶、運動延慶、山水延慶、避暑延慶,充分展示了生態延慶這座魅力新城的城市名片!
六大園區參展盡顯生態延慶
在芳香馥郁的茶香環繞中,“延慶主題日”展區內彩旗飄飄,“六大園區”各色彩旗盡顯生態延慶的魅力。
延慶區農委攜延慶六家知名企業:北京北菜園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北京涵碧泉金典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北京葡語文化有限公司、北京龍海莊園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北京四海田園農副產品加工有限責任公司、北京綠富隆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此展示智慧農業、科技農業、創新農業發展成果等。
2016年3月12日第四屆北京農業嘉年華觀后感(3)
清明小長假,第四屆北京農業嘉年華各展館進入最佳觀賞期,短短3天時間,客流量達23萬人次。其中4月3日接待游客9.7萬人次,創四屆以來單日接待量的最高紀錄。
本屆農業嘉年華設精品農業館、創意農業館和智慧農業館三大館,下設“絲路蔬語”“棉麻記憶”“智慧農場”“太空農業”等10多個展廳,展陳的優質農產品超過1000個品種。
“棉麻記憶”展館的互動體驗區每天都是人山人海,大人們帶著孩子圍站在工匠身邊,仔細觀摩紡棉線的傳統技藝。只見幾根木頭搭成的簡易架子上,穩穩地放置著兩個線軸,工匠有節奏地踏著腳下的踏板,手中的“棉花棍”就被一點點拉長變成棉線,然后再整齊地纏繞在線軸上……
比起鄉愁滿滿的農事體驗項目,科技范兒十足的互動游戲更受年輕人青睞。“太空農業”館內,模擬太空失重狀態的“多維滾環”,以及“月球著陸”“飛向太空”等10項航天訓練互動體驗項目讓年輕游客們興奮不已。
清明節期間,嘉年華還邀請了100余名民間藝人,現場展現剪紙、泥塑、鼻煙壺制作等傳統技藝。
【2016年3月12日第四屆北京農業嘉年華觀后感】相關文章:
北京冬奧觀后感02-28
校園嘉年華活動策劃書05-02
萬圣節人鬼嘉年華習俗10-17
北京冬奧會觀后感11篇03-17
《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觀后感05-16
農業專項調研報告02-03
農業保險條例02-19
2017農業補貼政策03-12
農業銀行幾點上班?農業銀行中午上班嗎07-05
農業專項的調研報告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