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國崛起》觀后感心得體會精品
觀看一部優秀作品之后,我們會受益匪淺,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國崛起》觀后感心得體會精品,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國崛起》觀后感心得體會精品1
一個國家的外部崛起是它內部強大實力的外延。
英國,第一個邁進現代社會的國家,自稱為“日不落帝國”。我認為,英國的崛起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環境發展成熟的必然結果。
它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推崇“重商主義”政策;在新航路的開辟后,英國利用其地理優勢,積極發展對外貿易并且注重發展海軍,奪得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到了19世紀末,其殖民地幾乎已遍布所有大陸板塊,統治著當時世界上三億多的人口。(可惜,后來殖民地紛紛獨立,以致于英國受到了一些打擊,失去了昔日榮光。)
丘吉爾曾說過:“大英帝國即時失去一個印度,也不愿意失去一個莎士比亞。”由此看出,英國對科學的尊重以及對培養人才的重視,使得英國成為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在工業革命上取得許多優秀成果,以此為英國崛起打好了基礎。
而美國于1876年在費城舉辦國際博覽會,以此來慶祝其獨立100周年。當時,清政府派出了展覽團,他們展出的是小腳繡花鞋及純銀打制的器具,而西歐國家展出的卻是符合時代潮流的,科技技術含量高的產品,如:英國展出的是蒸汽機車,美國展出了電動機和發電機,德國展出的是加工槍炮的精密機床。這就是當時的`中國與西歐國家的差距啊!
盡管現在的中國向西方學習了許多的高新科技,并因此取得了經濟上的快速發展。但是,現在的中國只是在復制,模仿,而非創造!這樣的中國,注定是會落后于那些積極創新科技的國家。我覺得,我國只有重視,善于借鑒別國經驗,提高國民素質與生活水平,調動人們的積極性,促進經濟發展,才能真正實現強國之夢。當“中國制造”成功轉化為“中國創造”時,就是趕超它們的有利條件。我相信,中國會靠自己變得更強大!
《大國崛起》觀后感心得體會精品2
一個國家的崛起往往不只是一個人的所作所為,而是一群人的偉大作為使得國家的崛起。
葡萄牙與西班牙在海上爭霸在十五世紀十分嚴重十分嚴重。兩個航海大國劃定了界限,要在自己的界限以內的海洋上發展經濟探索新的大陸。他們還要為制作地球儀而比拼和奮斗,他們都想成為第1個探索地球與地球擁抱的國家,都想在世界上捍衛自己航海大國的美譽。知道麥哲倫的。環球之旅的結束,才把這個故事告一段落。可西班牙長期在路上的殖民使得本國的經濟依然有很快的提升,所以兩國最終的競爭不分上下。
荷蘭是一個小島國,沒有可依靠的礦產資源,國土狹小人口又少,但它依然成為了歐洲的一個經濟市場。荷蘭能成為一個經濟市場靠的是什么呢?它靠的`是自己的創意和想法,沒有自然資源的優勢,但他依然能靠打撈鯡魚而發展自己國家的經濟,依靠去除鯡魚內臟的方法而提高自己國家經濟的發展。面對像英格蘭那樣強勁的敵人,他們通過智取獲勝。荷蘭無愧于自己在歐洲經濟市場上的地位。
從這一集的紀錄片中我懂得了國家崛起的方法不只有一種利用武力取勝的方法并不是統一國家唯一的路徑,在國家的發展方面依然要利用自己的智慧,不可單單依靠著地理位置的優越或者武力方面的優越。大國崛起是一個國家最為偉大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