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你的名字》觀后感(經典)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這次觀看讓你有什么領悟呢?觀后感就是把我們觀看過程中的所思所想寫下來的文章。現在你是否對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你的名字》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你的名字》觀后感1
片子稱得上新海誠的最高代表作了,故事相當飽滿,對于節奏的細心把握在最近的影片中很少能見到了,整個電影就是一首別致的歌。
畫面真心美,音樂太贊;真是不敢相信,人設,劇本,場景,音樂……這些特別優秀的元素融合在一起織成了更加完整,瑰麗的電影,絲毫不會突兀。這是一個溫暖而有力量的故事,絲毫不煽情,不做作,笑點拿捏的恰到好處,可以看出導演真的有在用心講一個故事。就沖這一點,我覺得這個票價值。好的作品就值得尊敬。
瀧勤奮,正義,有著青春期男孩子的羞澀和任性,不會去迎合;三葉有想法,活潑,堅強……兩個人身上具備了太多的相似,因此兩個人的關系,早已超越了戀愛,融入了對方的靈魂之后再回來當然會覺得缺少了什么。啊,有這么個人跟你心心相印,真的好。我現在只記得片中瀧與美女前輩相處的場景和瀧與三葉在一起的場景的對比;你看,如果真的是合適的,就不會去質疑,徘徊。
我覺得,片子能引入中國真是太好了。
日本是個很重視人與自然,與萬物關系的.國家,不少作品中都會悄然引入這種觀念(尤其動漫);在片中婆婆一葉的話算是對這種關系的說明,以結繩象征時間,交織,打斷,鏈接,結織者人與物,人與自然之間的聯系……這也是優秀的劇作家和監督應有的素養。中國古時候更是注重這樣一種關系的呀,但日本將它升華成為禮,明晰到只是看了這么多動漫的我都能說出個一二,而中國的作品……嗨呀這境界……在現在大多數的心中,還對什么產生著敬畏之情呢? 平時不看書,不去接觸這種文化就罷了,而這部作品的引入我希望多多少少能喚起一點這樣的意識吧,能在心中積累起一點溫暖,一點力量,一點堅定。
然后導演、制作人們真的是有用心在設計啊,片中瀧求職的單位都是與設計相關的單位……(大概是建筑設計)。剛看完,可能調理還不清晰,男票也激動地刷知乎。這部片子給人的感覺我難以形容,這是看任何美國大片所不具備的情感,細膩,卻又無形,以至于我沒有辦法哭出來,因為感覺自己變得像主人公那樣強韌了;也沒有辦法笑出來,因為實在是太不容易了,太不容易了。
整個作品節奏確實很好,主次分明,輕重緩急都很到位,敘事毫不拖沓。恩,雖然在電影院看了一遍,但是好想去max再刷一次啊(從第一次進電影院到現在還是第一次有這樣的想法)。
回顧自己從小學三年級到奔三一路看動漫的歷程,從被人認為幼稚,到動漫中的語言被越來越多地應用(我初中的時候才剛剛開始普及卡哇伊和萌這類詞語,那個非主流的年代很多人不知道這其實是日語的讀音而已……到高中就很普遍了),再到動漫逐漸被國民接受,優秀和經典的作品誕生無數,說起動漫身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多多少少都接觸過,我還是有點開心的,畢竟我其實并不想肩負著啥傳播正能量的責任。動漫的表現形式和故事可以比電影,電視劇更為大膽,新穎,天馬行空。所以我喜歡。希望更多優秀的動漫領域的人被大眾所認識吧。
《你的名字》觀后感2
你的名字,在之前還十分火熱的日本電影。它唯美的海報和較高的評分吸引了我,很好奇這部電影講述著什么樣的故事讓人們著迷。在環繞著蛙聲陣陣的鄉村里,我看完了這部電影。
開頭處男女主角雙方就已極為特別的方式出現,他們在夢中相遇,也發現他們之間互換了身體,驚奇的體驗也帶來了很不一樣的笑料,身體互換的他們遇到很多囧事。但就是這時間與空間的雙重交換,讓不可能相遇的兩個人相遇了,也體會到對方的自己以前從未看到過風景和從未經歷過的事情。這樣的相遇注定不會普通,女主角三葉的家遭遇隕石的撞擊而毀滅,在男主角立花瀧想要尋找并與三葉見面時,發現這發生了這件在過去的事情。意外的,身體的再一次互換,讓立花瀧想要拯救三葉。憑借著這若有若無的聯系他們改變了事實,也讓他們短暫的面對面的相遇了。而在經歷了那么多事情的他們,早已有了很深的緣分,他們約定會找到對方,也不會忘記彼此的名字。只是他們敵不過時空的力量,時空讓他們相遇,也讓他們相互遺忘,各走一方。但他們的心中仍存著對對方的感情與思念,不斷地尋找著對方,而也終會有一天他們也會真的會再次相遇并記起對方的名字在同一個時空里。
在這部電影中讓我著迷不僅僅是男女主特別且驚奇的相遇與故事,還有在描述他們時反映的不同社會和現實。三葉居住的鄉下小鎮,像許多人的家鄉一樣,有著茂密且蔥綠的樹林,窄小的鄉間小道,以及夜晚有著眾多繁星的天空。騎自行車騎累時停在路邊感受時不時吹來的陣陣微風。環境靜謐,生活也悠然自足。只不過這樣的鄉村里,交通卻極為不便,與世隔絕一般,一天里也只有兩輛電車,更別提鄉村的經濟的發展了。三葉也對大都市充滿了憧憬。而瀧生活的東京,是繁榮經濟發達的大城市,交通發達,高樓林立,生活也極為便利,設施齊全,生活也多姿多彩。瀧每天除了上學,還要做幾份兼職,課后活動也是豐富多彩,這都是在鄉村的三葉從未經歷過的也是她一直以來十分憧憬的.。再到后來瀧為了理想而去尋找工作,但也在面試過程中處處碰壁。他也在經受著來自大城市所帶來的壓力。
再想想現在的也再身處這都市的我們,似乎也在慢慢經歷著瀧經歷過的事情與壓力。我們在大學報考志愿的時候可能就已經十分在意學校的地理位置,也期望著以后能夠憑著自己的努力在大城市里生活下去。然而在大城市里生存,所要付出的努力也遠比我們想象中的多,有工作的壓力,也有生活的窘迫,也有形單影只的寂寞,可我們仍然想在在大城市里,追著自己的夢,想著終有一天能有自己奮斗出來的一片小天地。我也只是想著,像別人一般追逐的大城市的夢,究竟是不是也是自己的夢,是不是一直自己想要追求的。便感覺在大學的生活中有些浮躁,竟慢慢地也迷失了方向。就像電影中男女主角之后的不斷尋找的對方,有著依稀的感覺,卻不知到尋找的究竟是誰。人們總是無意間好像在尋找著什么,然而卻不知道是什么,是工作?愛情?還是生活?迷茫、堅信卻又不知道,忘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東西究竟是什么。像是被時空巨大且不可抗拒的力量阻擋著,在當今人們也被巨大的利益的誘惑阻擋著。人們在走著走著的時候可能就在那一瞬間就忘了自己追求的東西,忘了自己的本心。
于是又想起了那句話,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你的名字》觀后感3
周末時,我觀看了日本的票房冠軍電影——你的名字。
電影的開頭,輕松的基調,歡樂的氛圍,風景如畫的小鎮和川流不息的大城市,交織出一個個夢境。
一切的一切都從夢境開始改變。
夢中的三葉進入了瀧的身體,過上了她一直想要的東京生活;而夢中的瀧則進入三葉的身體,變成了一個帥氣的女生,勇敢地面對所有流言蜚語。就這樣,他們不定期地在夢中交換身體,并給對方留下當天的日記,用文字互相交流。電影中的這一部分非常有趣,同一個身體卻是兩個不同的人格,三葉變得時而內向膽怯時而勇敢帥氣,瀧也變得時而神經大條時而溫柔體貼,這對他們各自的生活都產生了非常有趣的影響,更是讓他們的朋友感到困惑。
兩個人從未相見,兩顆心卻不斷靠近,他們斗嘴,嘲笑對方,在時空之間不斷地穿越,互相交流也互相影響,但他們始終沒能相遇。
隨著彗星的接近,故事不斷發展,瀧突然意識到好像再也沒有類似的夢境了。他開始懷疑一切,懷疑這夢中的故事究竟是夢還是事實,夢中的那個少女到底存不存在。為此,他踏上了尋找那個夢中小鎮的道路。
然而事實卻注定兩顆心無法靠近。原來夢中的故事不僅僅是一個空間的穿越,還是一個時間的穿越。三葉是三年前的少女,而瀧是現在的少年。
夢中澄澈蔚藍的天空,波光粼粼的湖水都還在,只是原本的小鎮再沒有了人們的歡聲笑語,只剩下一個巨大的隕石坑。
然而一種執念指引著瀧一點一點靠近三葉,他們終于明白,這個夢的終極意義是試圖拯救整個小鎮的居民。
故事的最后,他們共同歷經千辛萬苦終于拯救了小鎮。三葉終于在災難之中活了下來,來到東京生活;瀧也同樣一直在東京繼續生活。但是他們卻互相遺忘了夢中的故事,忘記了那個不能忘,也不想忘的名字,只是隱隱記得一直在追尋的那個人。
不同于新海誠其他的故事的結局,最后的最后,車站的回眸,樓梯上的擦肩而過,八年的時光,他們終于找到了似曾相識的感覺,我雖然忘了你的名字,可我還記得尋找你。
如果櫻花掉落的速度是每秒5厘米,那么我該用什么樣的速度才能與你相遇。如果彗星墜落的速度是每秒3萬米,那么我該用什么樣的.速度奔跑,才能拯救你。
聽說電影的靈感來源于日本的一首和歌:“夢里相逢人不見,若知是夢何須醒?v然夢里常幽會,怎比真如見一回!
我想,瀧和三葉的故事就像彗星一般,彗星隕落在地球,從天際劃過最美的弧度,瀧有了三葉,三葉卻永遠不在。時光倒流,瀧在神靈的幫助下見到了三葉。
黃昏,不是白晝亦不是夜晚,是我努力記住你的名字,那是他們的第一次相見,掌心未寫完的字讓他們忘記了彼此的名字,可他們從未忘記要在人海中尋找對方,他們總能一眼就認出對方,認出熟悉的回憶。
彗星見證了這個跨越時間與空間的故事,也連接起了兩人的緣分,瀧和三葉,也像世間兩顆孤獨的彗星,不斷尋找著對方,努力地回想著,你的名字影片散場后,看著滿天繁星,我想,我們都是世間一顆孤獨的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