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觀后感[錦集15篇]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觀后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于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于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后的基礎上發感想。那么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
前天,我和我的小伙伴,還有爸爸媽媽看了《唐山大地震》。一開始,我本身不想看的,但是媽媽說過幾天再陪我來看,我就答應了。
我們來到看電影的地方,我和我的小伙伴買的是第一排的票,所以我們跑到了第一排,其實,爸爸也很興奮,但媽媽對爸爸說:“先要演二十分鐘的廣告呢!卑职终f:“不可能!眿寢屨f:“要不就是十分鐘!
屏幕亮了,我興沖沖的等著,但確實性媽媽所說的那樣,演了二十分鐘的廣告。
正式開始演了,這個故事是講的姐姐方凳和弟弟方達兩人在地震后的事。
其實,還沒地震的時候,我就感動的哭了,是因為姐弟倆都想吃冰糕,于是姐姐就給弟弟和自己買了冰糕,剛買完,就有一個很壞的人搶走了冰糕姐姐為了報仇,一巴掌把那個人摁倒在地下了。
地震之前,有很多蜻蜓飛過,第二天就地震了,是晚上地震的,那時姐弟倆還在睡覺呢,房屋震動了一會,姐姐醒了她大聲地把弟弟叫醒,告訴他地震了他們一起喊媽媽,爸爸。媽媽和爸爸真被去救方凳方達的時候,兩人的`爸爸把媽媽推開自己沖了過去,但是,方凳方達還沒有救出來的時候,兩人的爸爸已經死了,房屋也倒了,方凳方達被埋在了地下,地震結束了,也開始救人了,已經救了很多人,有一位叔叔找到了方凳方達,但不幸的消息又傳來了,方凳方達中,只能救一個人。因為方凳方達被壓在了一塊水泥板底下,如果救弟弟,就會壓姐姐,如果救姐姐,就會壓弟弟。
他們媽媽說都救,但只能救一個,所以就了弟弟,水泥板打開了,把弟弟救了出來,他媽媽以為方凳死了,就扔在了地上。但下了一場雨,雨珠把方凳淋醒了,于是,方凳就自己走了,走到半路,一位好心的叔叔把她帶走了,過了十幾年,方凳在解放軍叔叔那里長大了,過了一陣,四川又地震了,方凳方達都與救援,但他們好幾年不見,都已經忘了自記得親人長什么樣了,但他們吃飯坐在了一起,就在吃飯的時候方達說出了這件事,于是方凳方達就一起回了家。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2
1976年,是中華人民忘不了的一年,這一年,發生了多件大事:偉大的領袖毛澤東和我們心目中的好總理周恩來同志逝世,還有中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地震———唐山大地震……
一個夜深人靜的晚上,唐山市民都沉浸在夢鄉的時候,忽然在主人公方達和方登的家的,魚缸里的魚跳了出來,這表示地震的前兆,忽然,地開始搖動了,巨大的震動振醒了方達的一家人。爸爸先感覺到,急忙沖出自己的房間,一路跑一路叫:“大家快跑!地震來了地震了!”邊說邊沖向自己孩子的`屋子里,孩子一邊叫一邊向外逃跑,突然房屋倒塌了,兩個孩子被壓在了廢墟下,而父親卻陷如地層去世了……
救援隊尋找到了方登和方達,他們開始就他們,但一開始就無能為力,因為兩個孩子都壓在一快水泥板上,只能救一個,母親都想要,但不可以的,“這邊發現了被困人員”友鄰救援隊說,這邊的就想趕過去了,勸母親快做決定,母親迷茫的說:“救兒子!眽涸谒喟逑碌耐醯强蘖恕
可喜的是王登在尸體堆里活過來了,是解放軍叔叔收養了她,一直養到她長大,她讀上了大學的醫療系,打算將來為困難的人們服務。方達因為右手殘疾,只能拉三輪車養母親。
10年后,王登結婚生了孩子,叫點點。她的丈夫是加拿大人。方達的孩子也叫點點!王登成為了一名醫生,方達是一家軟件公司的老板,20xx年5月12日,王登的丈夫告訴王登中國發生又發生了8。0地震,王登決定去當志愿者,方達也參加了,為災區捐贈救援物資。兩人是在一頓晚飯相認的……
方達帶王登去看母親,母親痛苦欲絕的看見這自己女兒沒死,30年了,每天守著自己女兒,從此過上快樂的生活…
這部電影真的很好,體現出了一母親對兒女的慈愛,表現了人民面對地震堅強不屈,自強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只要萬眾一心,眾志成誠,一定能戰勝困難,取得成功!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3
這部電影本身就是一個催淚彈,從一開始就那么強烈,那么振動人心,生與死的抉擇猶如冰冷的匕首直入人心,人們腳下踩著血水,在一個個死人旁走過,場面令人恐怖,地震過后,唐山下著一場場傾盤大雨,那些孩子們痛失親人的痛苦,與撕心裂肺的哭聲,讓我有了幾度動容。
啊,人間親情啊,人間最需要的就是親情,在地震過后,好心的人們都奮不顧身振作了起來,不顧個人安危,去救他人。這是多么值得歌頌的精神啊。
今天是太平盛世,風調雨順,一派和諧?墒腔仡^想一想,那個年代的人們,是怎樣堅強到底,勇敢的活下來的。這部電影中,最感動我的是那個母親無時無刻想著自己的罪過,無時無刻不感到心痛。徐帆飾演的`那個母親,說實話,在我把整部電影全看完的時候,我才發現,懺悔其實可以在堅定不移的信念之中,幻想化成愛。那個母親,在救孩子的時候,不停地重復,救兩個,救兩個。!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生與死,這幾個字在他們的腦海中是一個殘酷的選擇,有人選擇生,是因為他們還有理想沒有完成。有人選擇死,是因為他們失去親人,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墒枪适轮械男」媚飬s有一顆頑強的心,堅強地活了下去。這正是殘酷環境中,值得頌揚的。人生是條單程線,不售回程票,讓我們珍愛生命吧。
今天,我還是一個年僅12歲的少年,人生的許多事,我還不太懂得,但通過這部電影,我似乎成熟了許多,也懂得了許多。其中最值得我珍愛的就是人間真情。感謝這部電影的導演以及各位演員的精彩演出。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雨,人有旦夕禍福。雖然現在生活安逸,無憂無慮,但并不意味著我們面對的永遠都是鮮花和微笑。人生道路上難免挫折與磨難,讓我們為不測的人生做好未雨綢繆的心理準備,為幸福的明天做好堅忍不拔的精神品格吧。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4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我相信許多人都觀看過,那一幕幕感人的情節,使我至今也無法忘懷;那血濃于水的親情,更是讓人熱淚盈眶。
1976年7月28日,一個普通的星期三,許多蜻蜓在低空飛著,空中滿是蜻蜓;魚兒時不時躍出水面,仿佛一場大雨即將來臨,人們并沒有在意。方大強和妻子元妮在夜里去工作,姐姐方登和弟弟方達早已進入甜甜的夢鄉,可他們并不知道,一場驚天動地的大地震即將來臨。凌晨3時42分,大地突然劇烈搖晃起來,姐弟倆被搖醒了,地震來了!這短短的23秒,仿佛是23小時那樣漫長,方登和方達被壓在同一塊板下面,必須要撬開板才能救中孩子。在猶豫中,元妮終于忍痛割愛,含淚選擇了救弟弟方達。
因為母愛的力量,方登和方達都活了下來。在如此緊急的時刻中,元妮必須作出決定,兩個孩子都是她的心肝寶貝,當她作出決定時內心是多么痛苦啊!因為母愛的力量,才是一家人能夠在32年后團聚……
一次放學回家,天一下子變冷了,我冷得瑟瑟發抖,真希望有一件外套來保暖。就在這個時候,媽媽來了,她脫下了身上的`大衣,披在了我的身上,暖和的大衣使我一點也不覺得冷,可媽媽的手被凍紅了,嘴唇額有些發紫,時不時咳嗽幾聲,媽媽吸著鼻涕,陪著我一起走回了家。第二天,媽媽發燒了,我卻安然無恙,看著媽媽咳嗽的樣子,我的心也一顫一顫的。母愛是偉大的,更是無私的,母愛也是不求回報的。爸爸媽媽每天給我們做好吃的,晚上給我們能蓋被子,從來也不叫苦叫累,這就是為了我們能生活在幸福的世界里。有時候,父母的一聲嘮叨,一句話都包含著他們對我們濃濃的愛。就像電影里一樣,元妮的一句話,包含著她太多太多對丈夫的愛,對孩子愛,甚至痛恨自己沒有救方登,她的一言一行,都在愛著孩子……人的生命是多么脆弱的,地震是多么無情,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么美好,愛是多么強大。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決不讓悲劇重演!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5
這部電影為什么感覺不好看呢?我覺得是故事性的不足,整部電影敘事不夠豐滿,走的是流線型描述,缺少細節,尤其是最后汶川地震的場景的出現,總感覺有點畫蛇添足,對于故事情節的轉變有點牽強。
演的最好的徐帆算上一個吧,印象最深的還是陳道明,可以看出他入戲很深,好幾場他落淚的`戲都特別感人。本來很喜歡張靜初,這部影片她演得卻一般,瘦瘦的,從十幾歲一直到四十歲的二十幾年的跨度,我也沒看出有什么變化。
能參加這部大戲是張靜初的幸運,但是和徐帆搭戲又是她的不幸,在最后母子相認這場重頭煽情的這場戲中,鏡頭完全對準了徐帆,不可否認,徐帆演繹地確實不錯,最后跪下說"對不起",母親的壓抑了三十二年的內疚之情,親人相見的綿綿之感,感人至深,但是對于張靜初飾演的方登,也是在與家人失散三十二年,懷恨母親三十二年后的首次相見,用她的話說"不是記不起來,而是忘不了",三十二年了,心中的感情一直壓抑著,這樣的見面的戲對于她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然而導演留給她的,卻只是一個個后腦勺。誰讓人家是夫妻檔呢?
對于影片我還覺得有些地方不可理解。比如,陳道明夫婦收養了方登,對于方登也是給予了很多的關愛,但是在方登長大后,很多場景,他們都是主動提出讓方登去唐山尋找親人,作為養父母,對于收養孩子的親生父母這個話題應該是很避諱的,他們怎么總是提起呢?即便是在養母去世的時候,竟然留給方登一個存折,讓她用來去尋找自己的親人,還總是說親人永遠是親人,好像他們知道方登的母親弟弟真的還活著一樣。在他們收養方登的時候,不是都告訴他們了,方登是一個沒有人來認領的孤兒嗎?而且在方登懷孕消失了幾年后,回到家,陳道明見面后沒幾句,又提到尋找親人。
道明夫婦把方登撫養成人,方登對他們卻沒有很深的感情。影片中只能看出陳道明對于這個女兒疼愛,對于妻子的深沉的愛,其他的,則沒看出什么。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6
今天,我看了一部叫《唐山大地震》的電影,看完后我明白了許多事情。
《唐山大地震》主要講述了原本幸福的一家四口,在1976年7月28日的大地震中,父親身亡,母親只能救一個孩子。當母親面臨如此艱難的抉擇時,只能選擇救了體弱多病的弟弟方達。而姐姐方登親眼目睹了這一幕之后,也奇跡般的活了下來。母親卻多年如一日的惦記著女兒,認為自己虧欠太多。姐姐方登因此一直沒有原諒母親,她怨恨母親當年拋棄她。
“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后,姐姐方登在救援現場看到一位母親為了他人的安全,而寧愿讓自己的孩子截肢,這一幕深深打動了她,在內心深處理解了母親當年的選擇。隨后找到弟弟和母親,冰釋了32年的心靈創痛。
看完這部影片,我熱淚盈眶。大地震是如此的可恨,連一點同情心都沒有,是十足的“冷血動物”。它拆散了多少家庭,奪去了無數人的生命。同時又把幸存的人們折磨了一輩子。
大地震是那么的殘酷,而且又不可避免它的'發生。所以我們應該多掌握地震來臨時保護自己的知識。
比如:在地震來臨時應當切斷電源,防止火災發生。其次,就是要保持冷靜的頭腦,做出敏捷的反應,這是保障安全的關鍵。在家中要就地避險,不可貿然外逃。可選擇較安全的地方——如床下,桌子底下躲避。也可選擇空間小的衛生間,廚房,儲藏室及墻角躲避。高層住戶向下轉移時,千萬不能跳樓,也不能乘電梯。要利用地震的間隙,迅速撤離。一旦被壓在廢墟下,要保存體力,利用敲擊的方法通知救援人員,等待救援。而且要有堅定地信念,相信自己一定能得救。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7
如果愛情無法用言語來表達,我愿意用生命來證明。我要用來生回報她,用我自己的理解,我能夠回報她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她的母親,所以,我大膽的想,媽,愿來生你做我的孩子。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是喜悅的季節,豐收和喜悅告訴我們,秋天的責任已經完成!我早就聽人說過這場電影,可我一直沒有時間去看。來到電影院,電影開始時,我目不轉睛的盯著大屏幕,生怕錯過了每一個精彩的瞬間。
這部電影的主要內容是:有一個母親,她有兩個孩子,一個女兒,一個兒子,她們一家過著幸福的生活?墒,災難卻降臨在她們頭上——大地震發生了!短短幾秒鐘的時間,美麗的'唐山變成了一片廢墟。這位母親本來準備沖進去救他們兩個,可是,她的丈夫拉開了她,自己沖進去了,喪了命。此時此刻,她的女兒和兒子被壓在同一塊水泥板的兩端,板上壓了重重的石頭。救援人員問這位母親:“他們兩個只能救一個,救姐姐還是救弟弟?”這位母親面臨著生命的抉擇,最終選擇救弟弟。本來這個女孩已經沒有活下去的希望了,可是,她堅強的活了下來。當她被救援人員救出的時候,全身黑黑的,但她并不想認媽媽和弟弟。為什么呢?因為她發自內心的恨媽媽,恨媽媽當初沒有選擇救他……
看到這里,我淚流滿面。如果是我,我也會救弟弟。因為他小,抵抗力不強。天下所有的母親都是最愛自己的孩子的,他們寧愿犧牲自己,也不愿失去孩子。我能理解那位母親當時的心情,那么痛苦的抉擇就像鋒利的刀子刺痛了那位母親的心。當時如果不做選擇,兩個孩子都會失去生命。那位母親抱著女兒“尸體”時撕心裂肺的哭聲久久在我耳邊回蕩。在汶川大地震時,女兒終于理解了母親……
看完這部電影,我懂得了:父母是這個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他們也許有時會做一些不得已的選擇,但是我們知道,他們始終是為我們好。我們要支持他們,理解他們,愛他們!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8
昨晚,7月28日,去看了唐山大地震,沒去之前,就已經看了很多報道說是很感人,多準備幾包紙巾,我也沒啥準備,包里反正有紙巾,就直接奔影院了。
整部電影給我最震撼的是開始和結束兩個鏡頭:開篇:1976年的唐山人如往常一樣進入夜晚,可是他們誰也沒想到就在那個普通得不能在普通的日子里卻發生了無法磨滅的痛。這個痛的記憶永遠定格在1976年7月28日。因為在晚上,很多人已經進入夢鄉,所以地震發生時,來不及逃生。所有的建筑在地震面前如同小孩子的積木一樣,一碰就倒,不同的是在地震中倒塌的房屋同時也帶走了無數條生命。當時的唐山人沒有想法,腦子里就想活命,想著自己的家人活命,無論是誰,生命平等。地震過后,廢墟上都是一具具尸體,血肉模糊。幸存者來不及去尋找自己的親人,來不及悲痛,而是集結起來去挽救更多有生命氣息的'人。我想那個時候的唐山人是被老天遺棄的,但卻是最崇高的。
結尾:34年后的唐山人在唐山新的土地上建立了紀念墻,墻上密密麻麻地刻著遇難者的名字,以此讓后人永遠懷念他們。鏡頭慢慢地移動著,黑色大理石上24萬地震遇難者的名單,似乎時刻提醒著我們:生命是脆弱的,能活著就好,活著就是幸福的。
看完電影,不禁聯想到生活中自殺的人。地震遇難的人是沒有選擇,因為上天沒收了他們活著的權利,可是自殺者呢,沒有人要奪走他們的生命,卻自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死是可以了結自己的一切,可是有想到,活著的人要為死的人承擔多少無法預料的。相比之下,自殺者是何其之渺小。影片還有一個橋段是,登在大學期間懷孕了,她男友勸她不要因為一個小孩子耽誤了自己的前程,可是登不惜退學,不惜跟相愛的人分手,毅然堅持生下寶寶,當時她斬釘截鐵地說:我是唐山人。對她來講,活著是多么不容易,多么幸福,所以任何困難都不能毀滅一條生命,更何況是小生命,生命無價!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9
讓親情帶著單程車票離開。
親情是個售票員,每天都會有人乘著火車離開。有一天守望也將帶著親情出售的單程車票離開。
幾天前,我在上看了20xx年剛剛上映的《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是講述主人公方登在她還是孩子的時候,大地震讓她的父親過世,母親救了方登的弟弟方達,卻放棄了方登方登卻出乎意料的活了下來。在一對解放軍的撫養下長大。幾十年后,母親見到了自己以為死去的女兒,下跪懺悔。
事實上,這個母親也是偉大的,在她認為丈夫和女兒都走了的'時候,她始終一直陪伴著他們,電影最后,母親帶著方登方達去了幾十年前為自己的丈夫和以為死去的女兒立下的墓地。她打開女兒的墓發現里面是從小學一年級刀方達讀的那個年級的課本。每一年開學母親的會給方登買課本。頓時,我流淚了。愈是時間的長久,愈能磨礪人的意志愈能看出愛的偉大,電影中的母親亦是這樣。
記得我小時候,總埋怨父母愛我太少,?傄詾樗麄冊谕饷婢屯浟藢ξ业年P心。每過幾天,就只能在電話里傾訴,卻不知道他們為我付出多少。兩歲的時候,我的鼻子大出血,跑遍了烏魯木齊所有的大醫院,醫生的不愿接受像我一樣的病人,但是爸爸背著我,媽媽陪著我連夜乘飛機回到杭州。我得救了,卻又讓父母新生了白發,卻又讓父母為我擔驚受怕。那一次,我申請了第一筆巨額貸款。
長大了,懂事了,卻難免與父母有些口舌之爭?偮犎思艺f:孝順父母是為人之本。但我卻在給他們添麻煩幫倒忙,這似乎與孝順截然相反。
現在的我明白了,父母的愛是平平淡淡的,不是轟轟烈烈的。而他們希望的只不過使我們對他們的平平淡淡的愛:倒一杯水,洗一次腳,拿一塊毛巾。這些都是我們還款的的機會。他們其實也在等待,等待我們的愛?傆幸惶,我會讓還款的余額變為零,讓存折越來越多,讓親情占據它們。我相信最終,父母的守望會乘火車離開,越來越遠,越來越遠。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0
今天雖然是周末,但一整天都是按照工作日作息時間過的。晚上看了一部電影《唐山大地震》,以后每周末我都要看一部電影。
《唐山大地震》給了我不小的震撼。人性優劣,愛恨情仇充斥了整部電影。這一切都不是這部電影的最大看點,因為關于人類的情感可以在任何背景下展現。最大的看點還是地震,我似乎和劇中的人物一起經歷了一次大地震。這種感覺是無法在新聞報道里體會到的。因為新聞報道再充滿感情,觀眾和災區的距離感也無法抹除。只有經歷這樣一個故事,我才能像他們的親人朋友一樣對一次地震感同身受。
當我看到地震來了,樓里的人們不知所措,街上的人們四散奔逃時,不斷有人死于地陷樓塌時,心中的緊張感讓我以為自己似乎身臨其境。好好的一整座城,就在那么幾十秒鐘,被徹底摧毀,城中的人大半死傷,本來充滿希望的生命霎時變得如此脆弱。人們像螞蟻一樣被輕易殺死,大自然這時表現得實在太殘酷。看著地震前的人們,平靜地過著日常的生活,卻全然不知死之將至,實感人生命運難料之無奈。相對那些災難中的人們,我們是幸運的。我們可以和家人朋友在一起,幸福地過著普通人的生活。這在于災難的幸存者來說,是那么奢侈的事情。幾十秒的.地震以后,命運就出現了巨大轉折,永遠回不去了,只能帶著傷痛堅定地往前走。他們是多么堅強!這于脆弱的我們來說,又是很羨慕他們這份堅強的。
勝利屬于樂觀的人,幸福屬于充滿愛的人。沒有樂觀的心態,人就對不起自己的血肉,沒有一顆充滿愛的心,人就對不起自己的靈魂。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1
這幾天大家都在說《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說它非常的感人,今天,我就和姐姐還有阿姨一起去了全球通電影城看了唐山大地震,我感到非常的感動,看著看著眼淚就流了下來。 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4秒,在唐山發生了里氏7.8級大地震,當時,有一個小女孩方登和他的弟弟方達在屋子里睡覺,他們的爸爸媽媽正在車上。他們感覺到了強烈的`震動,知道地震來了,爸爸媽媽就趕緊下車,要去救兩個孩子。爸爸沖了上去,可是房子全部倒塌了,爸爸壓死在了下面,媽媽看見了爸爸已經死了,就把他移到了旁邊,趕緊去救姐姐和弟弟了。姐姐和弟弟在一塊石頭底下壓著,可是,幫助媽媽的人說:“只能就一個!眿寢屨f:“都救,都要救!笨墒牵荒芫纫粋呀,媽媽就小聲的說:“救弟弟,”媽媽拋棄了姐姐,救了弟弟。媽媽就抱著死去的姐姐,放到了爸爸的身邊,然后就傷心的跟著解放軍走了。這時,下起了雨,雨越下越大,姐姐被雨淋醒了,她就往前走,好心的解放軍叔叔救了她,把她抱到了解放軍的部隊,那里有好多的孩子,他們都是因為大地震,有的已經成了孤兒,有的當時連家都找不到了,他們都很可憐。后來,有一個解放軍阿姨和一個解放軍叔叔收養了方登,從此他們就都開始了新的生活。
方登和方達一天一天的長大了,方達和媽媽也搬了家,他們母子兩個相依為命的生活著,他們也不知道姐姐方登還活著?墒32年后,唐山又發生了大地震,方登和方達都趕回了唐山,幫助那里受災的人們。他們姐弟兩個又相見了,他們趕回了家里,看到了媽媽,從此以后,一家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這部電影真是太感人了,到了最后,大屏幕上面寫著23秒,32年。我想它的意思是23秒房子就全部倒塌了,因為這23秒他們離開了自己的親人,32年后才全家團圓。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2
看了《唐山大地震》后,可以說讓整個人的身心都受到深深的震撼當中,在心里久久的回蕩,摸之不去。對于一部電影能做到這樣,可以說已經到了化境了。整個故事圍繞的是一個人類歷史上可怕的一次災難性自然災害,一個母親在帶著自己的孩子如何經歷這次災難,如何在最困難最無奈的時候面臨著人生最痛苦的抉擇,在只能選擇放棄一個自己的骨肉的時候那種無奈,那種悲劇,太讓人感動了,有時候想一想,人類的確是很渺小的,對于災難我們只能選擇接受,只能忍受,只能看著自己的親人離去而什么都做不了,在災難面前我們只能選擇我們能做到得的,只能把災難減少到最小,只能含淚的.抉擇,很無奈。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一開始就來一次所謂的天翻地覆的大地動,飛沙走石天翻地覆,撕心裂肺的哭喊加上母親孩子的呼喚,一下就將人性最弱點給激發到了極點,什么事人性最極點呢?母愛,在世界上最偉大的母愛面前我們的最弱點會暴露的一覽無余,只有在母親的面前我們才覺得是絕對最安全的,可是在大地震的時候母親也救不了我們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呢?,一個母親在自己的兩個孩子面前的時候只能痛苦的最后選擇救出一個,而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另外一個孩子被大地震給吞沒他幼小的生命,人性最薄弱的一單被激發到了最高點,太悲劇了,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覺最成功的主題思想就是告訴我們人生的真正意義是什么,人活著應該如何抉擇,在遇到無法改變我們的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選擇有信心的戰勝這種困難,只有自己有信心了困難才能向我們低頭,只有自己偉大了,困難才會渺小,不要放棄任何一次希望,哪怕在世界最大的災難來領的時候我們依然是有希望的,只有有一絲陽光,明天的種子就會發芽,世界就會更美好。
唐山大地震看的是一部電影,可是思考的是一個人生,困難都是一時的,而面對困難大態度卻可以是永遠的。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3
看《唐山大地震》的時候,剛開始沒有什么感覺,直到聽李元妮說:“沒了,才知道什么叫沒了!蔽业男睦锖鋈皇艿搅苏鸷,因為它教會我要懂得珍惜。
小盆里的蔬菜,魚缸里的熱帶魚,玩耍的小朋友,和睦而快樂的家庭……一切美好的東西,都可以隨著大地的一次抖動而成為過眼云煙。在這一切都成為過去后,我們可以指責老天的不公,痛惜已失去的一切,可是在這一切還牢牢握在我們手中時,我們曾如此珍視它們?
李元妮在片頭給過女兒一個承諾:“明天,媽再給你買西紅柿!薄懊魈。”是一個多么平凡的字眼,在我們的口中不是也有很多明天嗎?——“今天太忙了,明天再回家看父母吧!薄昂⒆,我明天再陪你玩。”……有時我們確實是因為太累了,把事情暫擱到了明天,我們也許在明天來臨時,以另一個理由將是事情推到了更遙遠的明天。然而可曾想過,我們其實就像那只“明天再壘窩”的鳥兒,明日復明日,直到有一天被突如其來的大雨澆個猝不及防。
而這部電影告訴我們的,恰恰便是這個道理。人生就像一棵秋天的大樹,看似枝繁葉茂,充實繁密,然而秋風一吹,樹上的葉子便隨風飄零了,往往這時我們才意識到,我們還沒來得及仔細看一看身邊熟悉的事物。因為這些事物太過熟悉,熟悉到我們總是天真地以為他們永遠會陪在我們身邊,不會消失。然而在災難面前,人類永遠是卑微而猝不及防的',自然界一點小小的變動都會讓我們失去珍貴的事物,因為沒了,才知道什么叫沒了。許多人總是恐懼著世界末日的到來,然而恐懼又有何益?我們既然無力與自然對抗,那么就好好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多學一些知識,多運動運動,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美好。我們并不是圣人神仙,不可能解決人生中每個未了的心愿,但平時我們至少可以多珍惜身邊的一切,不要等到一切都沒了,才知道什么叫沒了,那就追悔莫及了。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4
影片結構概述:影片以敘事為主,以片中主人公的感情為線索進行的,把人物的情感與地震發生始末緊密結合起來,透過采用比較,相關等
手法,又影片情節感人至深,再有大牌明星的參與和一些搞笑情節的加入,使得影片更具有必須的觀賞性!
影片觀后感概述:影片以一個慘痛經歷唐山大地震的家庭為故事背景講述的,看似是一部紀實片,實則是一部講述人性倫理的情感大戲,影片開端丈夫與妻子十分恩愛,當地震來臨時,為了救自我的孩子,丈夫舍生將妻子推開,自我卻葬身于廢墟之中,和后面王登與研究生的感情觀構成了鮮明比較,這不僅僅體現的是一種人性情感的美,更是對青年男女之間感情是否能經的一種考驗的一種鞭策,還有母親在應對救助兒子與女兒抉擇時,內心的無耐與糾結,這也是對人性的一種考驗,女兒被救出時,和在隨后的幾年里一向對母親當初的做法耿耿于懷,其實母親的心里一向十分的痛苦,正如片中臺詞所說;‘唐山的建筑經過多年重建是能夠修復的,但母親心中的那份傷痛是始終無法修復的。”片尾最后女兒與母親的`心節最后得到了解開,母女二人又重歸于好,與片的開端得到了呼應,正好也印證一句話,只要人自有真情在,任何代溝都是能夠逾越的!魯迅先生以前說過;’真正的勇士,敢于直視敵人淋漓的鮮血,"而這位母親在失去自我丈夫和女兒的雙重打擊,任然堅持獨自生活三十幾年,不僅僅體現了對丈夫的忠貞,更是對人性美的一種宣揚,用修改過魯迅的名言講;真正的勇士,敢于直視慘淡人生,一點都不為過!不僅僅刺醒了人的靈魂,更喚
起了人的本性,這也就是這部電影能成為最強華語電影的關鍵所在。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5
對于唐山大地震可以說看讓讓整個人的身心都受到深深的震撼當中,在心里久久的回蕩摸之不去,對于一部電影能做到這樣,可以說已經到了化境了,整個故事圍繞的是一個人類歷史上可怕的一次災難性自然災害,一個母親在帶著自己的孩子如何經歷這次災難,如何在最困難最無奈的時候面臨著人生最痛苦的抉擇,在只能選擇放棄一個自己的骨肉的時候那種無奈,那種悲劇,太讓人感動了,有時候想一想,人類的確是很渺小的,對于災難我們只能選擇接受,只能忍受,只能看著自己的親人離去而什么都做不了,在災難面前我們只能選擇我們能做到得的,只能把災難減少到最小,只能含淚的抉擇,很無奈。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一開始就來一次所謂的天翻地覆的大地動,飛沙走石天翻地覆,撕心裂肺的哭喊加上母親孩子的呼喚,一下就將人性最弱點給激發到了極點,什么事人性最極點呢?母愛,在世界上最偉大的母愛面前我們的最弱點會暴露的一覽無余,只有在母親的面前我們才覺得是絕對最安全的,可是在大地震的時候母親也救不了我們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呢?,一個母親在自己的兩個孩子面前的時候只能痛苦的最后選擇救出一個,而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另外一個孩子被大地震給吞沒他幼小的生命,人性最薄弱的一單被激發到了最高點,太悲劇了,唐山大地震感覺最成功的主題思想就是告訴我們人生的真正意義是什么,人活著應該如何抉擇,在遇到無法改變我們的'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選擇有信心的戰勝這種困難,只有自己有信心了困難才能向我們低頭,只有自己偉大了,困難才會渺小,不要放棄任何一次希望,哪怕在世界最大的災難來領的時候我們依然是有希望的,只有有一絲陽光,明天的種子就會發芽,世界就會更美好。
唐山大地震看的是一部電影,可是思考的是一個人生,困難都是一時的,而面對困難大態度卻可以是永遠的……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相關文章:
觀《唐山大地震》心得07-04
唐山大地震的觀后感08-19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06-13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06-12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05-09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05-26
【熱門】《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2-31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熱門】12-26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薦】12-26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精】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