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5篇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后感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
在南宮實驗教書的日子,過得很快,總是會遇見課很多的日子,不但自己的身體受不了,就連學生都有點兒反常了,總覺得怎么這個老師老是來呀。所以我得想辦法哄著學生把作業寫完了,然后就是小獎勵了。當然,塑造一個學生的思想更重要,所以我更傾向于讓他們看些關于感恩或者勵志的短片。
今晚,在20班給學生看了《最美孝心少年》的頒獎典禮,里面一位位獲獎少年都才是上中學的樣子,卻在家里已經是頂梁柱了,照顧生病的媽媽或者爸爸。當第一位孩子從家鄉推著爸爸出發,跨行500多里,只是為了去上海給爸爸看病。當記者問他的時候,他卻說,不累,只是覺得這樣有他們陪著就很幸福。當看到有一個姑娘照顧生病的媽媽時,他的那種樂觀感動了我,她說,當時條件好的時候她覺得買很多好吃的東西是一種幸福,但是,自從生病花完了家里所有的錢之后,她覺得看到媽媽還活著,還在身邊,那就是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才是最需要做的。
尤其看到最后一隊姐弟出現的時候,我突然覺得那位姐姐特別的偉大,為了每次減輕弟弟背簍里的重量,她都要弟弟走在前面,然后,趁其不備,從背簍里拿出一些東西放到自己這里,而弟弟也為了給姐姐減輕重量,他會在未背起背簍的時候,騙姐姐說天上有飛機,然后偷偷往自己的背簍里放一些重物。見過很多單親家庭的孩子,大的總是讓著小得,結果小的孩子會認為所有別人的幫助和施舍都是理所當然。然而這位姐姐,用她的行動幫助弟弟實現了更加正確的人生觀,讓他勇于承擔,會感恩,一個十幾歲的姐姐把一個年僅十一歲的弟弟培養成了家里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我感動于他們的孝心,可是我更覺得姐姐對弟弟的塑造會更加重要。一個姐姐在牢記媽媽的囑托(你是姐姐,你要讓著弟弟)的情況下,對弟弟的性格完成了良好塑造,讓他知道了,在這個家里,都是頂梁柱,讓他知道,在這個社會上,只有自己努力才會成就,沒有誰會一味遷就,一切都得靠自己。所以,在姐姐外出上中學時,11歲的弟弟才會獨自撐起一個家,并且自豪的說,我和姐姐管的一樣好。加油,那位姐姐,好樣的,小伙子。
只是不知道,同樣是中學生的這些孩子們,能否在感動的背后讀出更多的內涵。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2
今天,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觀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那些堅強不屈的孩子們的故事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中,他們是名副其實的孝心少年。
其中,一位年僅五歲的小女孩xxx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不但會做各種各樣的家務,如:洗衣服、做飯、洗碗等,而且還很細心,每天晚上,她都記得用那雙暖和的小手為生病的媽媽按摩,減輕病痛。她知道媽媽記性不好,經常忘記吃藥,便耐心地在藥上標了字母:a代表早上吃;o代表中午吃。
有一次,xxx和媽媽在吃土豆時,媽媽不小心把土豆弄掉了,正當媽媽要撿起來時,xxx連忙把土豆搶了過去,毫不猶豫地吃了下去。記者問她:“為什么不給媽媽吃?”她的回答令人震驚:“掉地上的土豆太臟,怕媽媽把泥吃了!边@發自肺腑的回答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多么善良的孩子呀!寧愿自己吃泥,也不愿媽媽吃。而我呢?只要東西上有黑點,會毫不猶豫地給父母吃,掉在地上的東西更會嗤之以鼻。
xxx平時對《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情有獨鐘,她用最稚嫩,最清脆的聲音唱出了對媽媽最真摯、最樸實的愛。在現場聽完她唱這首歌時,我的眼淚在眼圈中打轉,是同情?是敬佩?還是感動?我的心中像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
在生活中,我與她有著天壤之別,向來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過著公主般無憂無慮的生活。衣服都是父母洗,做飯這一類家務活更是靠邊站,要是飯桌上的菜不合自己的口味,還會變臉,鬧情緒。xxx年齡比我小,但比我獨立多了,跟她比,我自愧不如。我得向她學習,做一個獨立自主的好少年。
節目最后,一位老爺爺對像xxx一樣的孝心少年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他們就像被車輪壓過后,沾著泥水站立的小草,這品質真可貴!”話音剛落,臺下的觀眾不約而同地鼓起了掌,我也情不自禁地點了點頭。
這些最美孝心少年用他們最真的心,最好的行動,最堅強的意志,撐起了一個原本并不溫暖的家,演繹了《烏鴉反哺》的感人故事,深深地觸動了我。我會以他們為榜樣,做一棵沾了泥水也能站立起來的小草。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3
愛的力量是無限大的———這是我看過《最美孝心少年》所發出的感嘆。
這組節目里講述了十個孝心少年孝親敬老的典型事例,這十個事例不論看哪個都會讓我流眼淚。這十個人中,在我腦海里印記最深的是他——趙文龍。
趙文龍出生在一個平凡的家庭里,突然有一天他的身上發生了不幸——————他的媽媽本來就有脊椎病,誰知屋漏偏逢連夜雨,不久竟然又患上尿毒癥。媽媽不想拖累他的爸爸,最終分手了,照顧媽媽的這一份千斤重擔落在了當時只有八歲的趙文龍身上。給媽媽看病的醫生說過,要給病人補充營養,醫生不經意間說的這句話被趙文龍深深地記到了心里。由于錢少,不夠買肉,所以他就在上學和回家的路上撿塑料瓶換錢買肉。買回家后自己學著做成清蒸丸子,自己只吃兩顆肉丸,卻偷偷把剩下的都給媽媽埋在碗底……
為了照顧好媽媽,趙文龍的確付出了很多很多,支撐他一路走來的一定是他發自內心的對母親真摯的愛與關懷。
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粗聊簧系内w文龍,我不禁想起了自己……
還記得,有一天家里又該拖地了,爸爸整天在派出所里埋頭苦干,連個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哎!整個家只能靠我和媽媽打掃了。我們簡單分了一下任務:我拖廚房和小餐廳,剩下的地全由媽媽拖。我的直轄范圍只不過十平方米,我就覺的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可拖把一拿到手中,呵!真不輕,像一個沉甸甸的鉛球,把它立起來不容易,來回拖動更難,才拖了半個廚房我就吃不消,開始大喘氣了,家里只有一個拖把,得我用完了媽媽才能用,為了盡早打理完,媽媽開始教我,并幫助我。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努力,終于完工了,當時心里有說不出的滋味,現在想來那可能就是所謂的“快樂”吧。可是現在看來,我做的還遠遠不夠,簡直微不足道。
與趙文龍相比,我是幸運的。媽媽說過,我的健康成長就是她最大的安慰。
我想,我會努力的,因為,我心中有愛……
愛,反應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同時,愛也是強大的,相信它會給我勇氣和力量……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4
孝敬老人,你做到了嗎?
——關于“武陟縣孝道敬老模范教師十大孝道明星”的思考
俗話說,“孝是一切美德中的第一件事。”孝順老人是我們新時代的接班人必須繼承的優良美德。孝道也是一個奇特的漢字——上半部分是老人的上半部分。下部是“孩子”的“孩子”。上一代人老了,下一代人是兒子。這是上一代和下一代的融合。這叫做孝順。孝敬老人,你做到了嗎?
今天下午的第三節課對我來說既莊嚴又特別。在這節課上,我們觀看了"孝道、敬老、模范教師和武陟縣十大孝道明星"的視頻資料。雖然只是一段視頻,但這段視頻充滿了愛、孝敬老人的優良傳統,以及另一批孝敬老人的陰影。十大小星候選人(郭躍凱、潘瑞芳、王曉天、孫佳星、楊浩哲、張杰、張浩天、趙婉玉、張冬冬、王孟玲、盧延平、傅志星、王飛、劉若謙、孟夢恩、張浩宇、安白雪、楊丹、劉毅、趙亞男)都是我這個年齡的孩子。他們要么盡其所能做家務,要么勇敢地承擔家庭支柱的沉重負擔,要么照顧父母,照顧父母,要么愛家人,尊重長輩的教導。
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中,也有許多關于孝敬老人的好故事!疤鹁艢q,能暖席;如果你四歲,你可以做梨!蔽蚁嘈胚@兩個小故事一定是每個人都熟悉的,我也相信每個人都對這兩個小孩子充滿了欽佩。所以每個人都想成為這兩個孩子。孝順和尊重老人嗎?
三年級時,有一篇題為“寶貴的沉默”的課文。這個故事的情節在我的記憶中仍然記憶猶新。我必須對這群可愛的孩子感到欣慰。我不得不說,即使從現在開始,尊敬你的長輩還不算太晚。最重要的是心靈,金錢買不到的熾熱的孝心。
孟子記載了一句老話:“老我老,老人老;我越年輕,我就越年輕,我就越年輕!碑斨С趾妥鹁撮L輩時,不要忘記其他與自己無關的長輩。在撫養和教育年輕一代時,不應該忘記其他沒有血緣關系的孩子。是的,孝順和尊重老人不僅應該限于與我們有血緣關系的老人和兒童,而且應該是這個社會中值得我們尊敬和愛護的每一個兒童。
"孝敬老人,我該怎么辦?"許多學生都很困惑。
答案很簡單,即使是父母送回家的一雙拖鞋和一杯咖啡。甚至為爺爺奶奶輕輕搓背、按摩;即使這是一項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即使是對在路邊過馬路的婆婆來說,即使是……一點一點地,它反映了我們珍貴的孝心。記住,我們孝敬老人不是為了名聲,而是為了我們的孝心!
尋找最美麗的年輕孝順,問問自己:你做到了嗎?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5
當別人家的孩子望著一桌豐盛可口的飯菜食不下咽時,他們也許正對著一小盤清湯寡水暗暗發愁;當別人家的孩子對家務操作發出好奇的疑問時,他們也許早已“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般地擔起了家中的重擔;當別人家的孩子理所應當似的打開燈具時,他們也許正靠著微弱昏暗的燭光看書寫字。他們是誰?他們只是普通的孩子!這是我觀看《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后的第一感受。
4月18日,“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動正式拉開帷幕,面向18歲以下的少年兒童展開尋找。展現孝心少年風采的頒獎典禮。
其中,有許多真實而感人的人或事,令我淚花連連、潸然淚下,但最讓我不能自己的,卻是一個年僅十三歲的小男孩——趙文龍。趙文龍本來有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可好景不長,母親突如其來的尿毒癥卻像一朵烏云,遮掩了這個幸福之家的所有陽光。趙文龍卻不甘心,無微不至的照顧著生病的媽媽,盼望著用自己的努力將烏云趕走、重回光明。他洗衣、做飯、打掃、采購,一點點地驅散著陰霾:一次化療,醫生發現媽媽每次治療都疼苦不堪,判定為營養不良。趙文龍卻愁了:生活這么拮據,哪有錢買肉呢?他無可奈何,在上下學的路上,總要東瞅瞅,西瞧瞧,只要望見塑料瓶,就雙手開弓,無比雀躍地撿起來。通常,湊齊賣肉的錢,需要長時間的`努力。雖然只是幾顆肉丸,但母子倆總是推推讓讓,吃得很香。這時,房間里充滿了歡聲笑語。
從媽媽因為疾病而痛苦的那個晚上開始,懂事的小文龍便開始了按摩的工作。有時是幾十分鐘,有時是幾個小時,那時的文龍只要看見媽媽睡著嘴角掛著的微笑,一身疲倦便消失地無影無蹤。他的故事,怎能讓人忘懷!
我很佩服文龍,他的堅韌不拔,他的樂觀向上,他的勤儉節約,他的乖巧懂事就如潺潺流動的純凈春水,洗凈所有的功利與邪惡,也洗凈了我的心。愿趙文龍的媽媽尿毒癥早日康復,幸福平安!
在中國幾千載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孝文化可謂是君子的象征!所以,孝敬父母吧!血濃于水,別讓他們在苦短的有生之年留下遺憾。我想,這才是《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真正的蘊意!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6
今天,我們觀看了《最美孝心少年》,12個少年的事跡讓我深受教育,心靈也為之震撼,他們對長輩、父母充滿了愛,面對家庭的困難,疾病的困擾,不低頭,不屈服,不怕苦,不怕累,以驚人的毅力和滿滿的孝心,使家庭充滿了溫暖,親人們得到了安慰。
有一個少年的事跡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為了讓成了植物人的媽媽早日蘇醒,他每天放學后都要守在媽媽身邊反復給她講話,并親切地呼喚。他還想辦法把想對媽媽說的話錄了音,每天晚上堅持放給媽媽聽,終于他的媽媽蘇醒了。為了讓他媽媽早日說話,他又每天一個字一個字的教,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他的努力,媽媽又會說話了。我要向這位孝心少年學習,做個充滿愛心的人。
上周看完中央電視臺20xx年最美孝心少年節目,很受教育,也讓我,我覺得全社會應該深思:這些孩子們出身的家庭很有特點——除了貧困、還是貧困,在這樣的環境下造就了孩子從小吃苦,也能吃苦,把吃苦養成了習慣。用一雙柔嫩的肩膀擔起一個家的擔子!讓現場和電視機前的觀眾忍不住一次又一次流淚!是同情是感慨是驚嘆。繛槭裁醇彝ジ辉5暮⒆雍苌倌茏龅剑恳驗閷W校老師的教育,家長的教育對貧困家庭的孩子們來說能聽懂也能學會做到,而那些富庶家庭有的雇傭一個保姆,有的甚至幾個保姆,這些家庭出身的孩子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環境,怎么懂得孝心!
母親就是一個家的頂梁柱,所以他們的母親只要有什么不舒服,這些孝敬父母的孩子都會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幫媽媽治好。如果媽媽不幸去世,他們都會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幫媽媽完成他們生前的愿望,支撐好這個家。不管路有多難走他們都會去應付,去克服,哪怕起早貪黑都不休息,盡全力維持好這個家。
讓我們過上幸福的生活,讓我們沒有憂慮地成長,是所有父母的心愿,如果說母愛是船,載著我們從少年走向成熟;那么父愛就是一片海,給了我們一個幸福的港灣。如果母親的真情,點燃了我們心中的希望;那么父親的厚愛,將是鼓起我們遠航的風帆。拿什么來感謝你,我的父母!父母的愛說不完、道不盡,所有的恩情我們銘記于心。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7
家庭的困窘,造就了他獨立自主的能力,當許多孩子還在享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幸福時光時,他已經學會了自己洗衣服、做飯、掃地、撿柴......
“奶奶,好奇怪呀,為什么他們家都有爸爸有媽媽,我就從小就沒有爸爸,沒有媽媽!毙び铐n的奶奶告訴我們,肖宇韓爸爸在他三歲時患病去世后,媽媽就出走了,自此她和孫子二人相依為命。小小年紀的肖宇韓知道家庭的情況,從來沒有埋怨過生活的困苦,反而更加孝順,只要一有空閑的時間,就會主動地幫奶奶分擔家務。當同齡的孩子放學在家看電視,和小伙伴玩耍的時候,肖宇韓已經拖著車打水去了。
因為力氣并不是很大,裝滿三個水桶,小宇韓大概需要來回近十次。從水井到家,有一段上坡路,上百斤的水加上拖車,對成年人來說都很吃力。肖宇韓埋著頭弓著身子,咬牙拖著不敢停頓,爬上坡才大口喘著氣休息!耙驗槟棠陶f自來水太貴了,我們兩人洗澡要用好多水,所以我才來打水!
除了拖水,到附近的山上撿柴火也是小宇韓的“日常工作"。小小年紀,一個人上山沒有絲毫害怕,也不覺得累。他說,在山里,他可以玩上一會,可以看看小草和野花,就什么煩惱都沒有了。用竹耙將掉落的松樹葉聚攏在一起,一點點裝進編織袋,放進斗車,肖宇韓的動作自然嫻熟。
雖然沒有豐厚的物質條件,但是肖宇韓卻從未因此在學校自卑。相反,在生活中他一直保持著陽光、開朗的性格。班主任老師知道他家的情況,課后也會對他的功課進行輔導。
這些年來,家里的生活都是靠奶奶一個人來支撐,祖孫二人一年到頭也吃不上幾次肉,他從不在物質上要求奶奶,也從不和別的孩子攀比。在奶奶看來,肖宇韓吃了許多不該是他這個年齡應該吃的苦,他的懂事與孝心,奶奶很是欣慰,但也十分心疼。
日子雖然很難,但奶奶覺得只要祖孫二人能在一起,就比什么都強,因此奶奶不管去哪都會帶著他!澳棠,長大后我養你”這是最讓奶奶感動的一句話。
時間的流逝,季節的變更,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生活縱有崎嶇,而肖宇韓會緊緊握著奶奶的手,一步一步走更長、更遠的路。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8
1月8日晚上,《眾里尋你——“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頒獎典禮》在中央電視臺播出。我看了之后,感受頗深。
在這次頒獎中,有一位來自xx的xx學生xx,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媽媽患有脊椎裂和尿毒癥,不能下床,他每天需要承擔一般學生雙倍的責任。12歲,正是一個男孩頑皮、叛逆的年齡,可在趙文龍身上,這些特質都沒有,很多時候他都在默默地沉思。不在校的大部分時間里,他都陪著媽媽去醫院透析。雖然只有12歲,xx卻幾乎會做所有家常菜。這么多年,他幾乎從未有過玩耍時間,最大的樂趣就是生日那天去趟八一公園。雖然家庭負擔如此沉重,可xx在同學和老師的眼中卻是開朗、幽默的孩子,學校里的開心事,他也會第一時間告訴媽媽,母子倆總會開懷大笑。當主持人說他的成績很好,有望上北大清華時,而他卻打算考一所自己心儀的軍校,當軍人是他的夢想。“省下一分錢,媽媽的病就有一分治愈的可能”聽著兒子這番言論,xx的母親沉默了,生活讓兒子過早地承擔了太多的沉重。小小的xx用雙手支撐起了這個家!
“諸事不順因不孝,怎知孝能感動天?”看完頒獎典禮,我深受啟發,再想想我們自己,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在父母的關愛下成長,過著幸福的生活,卻不懂得體諒父母的艱辛,不僅不能為父母分擔些家務活,甚至有時對他們還大呼小叫,想想真是慚愧。
主持人白巖松在節目里說道:“孝,這個字,老在上,子在下。這個字的結構說明了孝的內涵。它是一種承擔,當初古人創造的何止是一個字,簡直是給中國人定下了一個規矩。孝就成了中國文化重要的一部分!睕]錯,孝,是對老人的尊敬;孝,是對弟弟妹妹的關愛;孝,就是報答父母。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何孝敬?——買房子,汽車?不,孝敬父母要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最美孝心少年的朋友們,你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學習的楷模,我們今后也一定要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尊敬老師的好學生,奉獻社會的好公民。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9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播出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讓我非常感動!靶ⅰ弊稚厦媸且粋老,下面是一個子,這意味孩子要孝順長輩。當我看完十個少年的故事時,我被他們孝老敬老的行為、被他們自強不息、陽光向上的信念所深深的感染,同時也心存一絲愧疚。
命運的不公讓小小的他們過早地承受起生活的壓力,讓我最心疼的是來自山東青島的王薺悅,她的媽媽先天性失明,爸爸也只有0。1的視力,王薺悅就像爸爸媽媽的眼睛,給這個家帶來了正能量。5歲時就會做飯、洗衣服、主動幫爸爸媽媽做家務。家里主要靠爸媽給人按摩掙錢,客人用過的床單要每天清洗,小薺悅幫媽媽洗床單,厚厚的床單將小薺悅的雙手累得通紅,媽媽想要摸摸她的手,她笑著說:“沒事,我先去拿拖把拖地了!本徒韫首唛_了,為的就是不讓媽媽擔心,枯燥無味地洗床單對于小薺悅一家,就像是有趣的親子活動。小薺悅那爽朗的笑聲,給全家帶來了希望。
在學校,小薺悅會主動幫助老師處理班務,幫同學解決學習問題;在家里,她像爸媽的啟明燈,貼心小棉襖。面對生活的困難,她從不低頭,王薺悅,好樣的!
00后的我們是生長在蜜罐里的一代人,從小被父母寵愛,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沒人敢惹,沒人敢訓,像皇帝公主一樣無法無天。我們何時為父母倒過一杯水、洗過一次衣、主動承擔些什么?遇到困難,只會逃避;為人處事,自私先行;只知索取,不懂回報。
看完頒獎典禮后,我深受啟發,回想自己過著幸福的生活,卻一點點都不懂得珍惜,去體諒父母的艱辛,不僅不能為父母分擔一些家務,甚至有時候對他們還大呼小叫,嫌他們嘮叨,經常會在父母前發脾氣,不尊重他們。現在真覺得非常對不起他們。
孝心和感恩是無聲的,也是無窮的,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去尋找、去發現。
同學們,父母給了我們寶貴的生命,把我們養育成人,他們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我們應該學會感恩。心動不如行動,現在就讓我們用一個“孝”字來回報他們吧!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0
昨晚,在淚眼朦朧中觀看《中國最美孝心少年》。今天上午,又和同學們二度觀看了此片。在同學們的一片抽泣聲中,依然還有自己的哽咽聲。是什么讓我們淚臉滿面?是他們小小的年紀,就屢遭磨難,令我們心疼不已;還是他們面對不幸的態度,勇敢樂觀,讓我們唏噓贊嘆。也許兼而有之吧!感觸良久,如果只能用一句話概括,還是:不幸是化了妝的幸福更貼切。
這些孩子們要說不幸真是人生的大不幸:家庭貧困,父母離異,僅有的一位親人還有得了大病,不是癌癥,就是白血病 (除了11歲就和殘疾的母親買燒烤的高雨欣),而他們都還是少年,遇到凡此種種,都還不滿14周歲。但凡家庭條件稍好一點的人家,像他們這樣都還是撒嬌的年齡!可是這些孩子們,卻用他們稚嫩的雙肩,挑起了家庭的全部責任。要,采茶葉,背玉米,討價還價,換錢買藥;要,一次40多斤重,來回一個多小時,一天7,8趟的挑水;要,兩年如一日,不停地奔跑,堅持為別人送票,來延續母親的生命。要,告誡自己:雖然暈血暈針,但為了母親,為了骨髓移植,就不怕不怕......有時候,物質的貧困就夠折磨人的了,可是,和精神的折磨比起來,那又真是小巫見大巫了。家里出了如此的難事,沒有人和你分擔,你還得反過來照顧他們,安慰他們。而他們的身體大多每況愈下,最終的結果還是人財兩空。你明明知道是這樣的結果,還要為了這個沒有結果的結果拼命。你怕這樣的事情發生,但又不得不面對,所以,對于這群孩子們來說,常;钤趽鷳n恐懼中是他們最大的折磨。每念及此,我就深感命運弄人,造化殘忍。
然而,生活就是這樣,它露出了猙獰的面目。你先是勇敢的面對了,然后努力微笑著應付,咬著牙堅持 。突然,某一天,“不幸”以另一種形式出現:不忍賣出去的十字繡《旭日東升》又物歸原主者有之;淘氣的小弟長成小男子漢者有之;輟學的孩子也有實現當主持人的夢者有之;每天接送母親透析功課也沒落下多少者有之;骨髓移植成功母親又回到了自己身邊者有之......的確,不幸真是“化了妝”的幸福。
不僅如此,還有種種:愛心人士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幫忙問藥,助其一臂之力;慷慨解囊,予以鼎力相助;私下談心,給以精神慰藉。更有甚者,列其姓名于中華大地之上,萬眾矚目,心向往之,并進而效仿,種植孝心,結出善果,稱雄一方,未為不可。由是觀之,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不論男女,不分長幼。美哉!我中華之少年,幸哉!我少年之中華。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1
今天我們看最美孝心少年,聽著那一個個感人的故事,我情不自禁的淚流滿面。
我觀看了中央電視臺20xx年“眾里尋你——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頒獎典禮。在頒獎典禮上,活動將首次發布經過幾個月征集并提煉濃縮的“新時期新孝行”內容。
徐佳琦今年13歲,她的弟弟徐圣杰今年8歲。在20xx年8月份的一天,他們的媽媽張登霞覺得心慌、氣短,到醫院后,經過搶救,才得知患有很嚴重的心臟病。在徐圣杰出生之后,張登霞的心臟病就經常發作。東拼西湊,家里終于湊夠了做手術的錢,徐佳琦看著媽媽全身插滿了管子,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從那時開始,徐佳琦擔起了家中的重擔,不僅細心地照顧著媽媽,還要照顧年幼的弟弟。
本以為一切風雨都已經過去,可是做完手術的第二年,張登霞又檢查出了癌癥,讓這個家庭再次陷入了困境。張登霞做心臟手術借的外債還沒有還完,現在還得借錢治病。這期間,有好多的好心人捐助,親戚們也再次伸出援手,經過六次化療,才把張登霞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20xx年,張登霞的子宮又檢查出了問題,徐佳琦的爸爸為了掙醫藥費和生活費,只能帶著徐圣杰跑出租。當時年僅11歲的徐佳琦便獨自陪著媽媽去北京看病,給媽媽加油鼓勁兒。最終,媽媽順利進行了子宮切除手術。幾經波折,病情終于穩定,為了養家糊口和還債,徐佳琦的爸爸不得不去外地打工掙錢,幾個月才能回一次家。而張登霞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開了一
家小小的面筋館,徐佳琦姐弟不僅幫著媽媽收拾家、洗衣服、做飯,為了讓媽媽不要過于勞累,還在課余時間爭著搶著幫媽媽打理面筋館,做面筋、賣面筋、招呼客人。在這對姐弟心中,媽媽經歷了很多很多的磨難,他們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媽媽能感受到更多的溫暖,媽媽在,家就在,而他們,是媽媽最大的依靠。
百善孝為先”,古人不僅創造了一個“孝”字,更為中華兒女立下了一個規矩;锇閭,請珍惜父母為我們做的一切,體諒父母的辛苦,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父母感受到我們的孝心。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2
20xx年11月8日晚八點,我準時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黃鳳、吳林香、邵帥、龍花、徐沁燁、趙文龍、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王芹秀是這次頒獎的主人公。他們用單純、善良的孝行詮釋著血濃于水的親情,他們孝敬父母、孝敬長輩;他們為父母排憂解難、幫父母照顧弟妹、代父母擔當家庭責任;他們自強不息、陽光向上、奮發有為。
看到短片中他們忙碌的身影,我的淚水奪眶而出。不只是為他們艱辛的生活流淚,更多的是感動。特別是我的同齡人趙文龍給我的印象最深。他是一個憨厚淳樸的小男子漢,留著小平頭,臉上始終掛著淡淡地微笑。13歲,正是一個男孩貪玩兒好動、頑皮叛逆的年齡,可在趙文龍臉上,這些特質都沒有,很多時候他都在默默地沉思。不在校的大部分時間里,他都陪著媽媽去醫院透析。雖然只有13歲,趙文龍幾乎會做所有家常菜。因為媽媽患有脊椎裂和尿毒癥,這么多年,他幾乎從未有過玩耍時間,最大的樂趣就是生日那天去趟八一公園;他是包鋼八中一名普通的初一學生,而他每天需要承擔的卻是一般學生雙倍的責任。每天除了緊張的學習之外,還要忙碌家務照顧生病的媽媽,給媽媽做飯,按摩。他的家里雖然陳設簡單,但卻被小文龍收拾得一塵不染。每次給媽媽按摩,他都會滿頭大汗。當醫生說媽媽營養不良,需要吃些肉類食品,他就在課余時間去撿廢品,賣了四元錢給媽媽買了二兩肉;丶液蠼o媽媽做了好吃的肉丸,自己卻舍不得吃?吹竭@兒我是多么的慚愧呀!從小到大我都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家務活很少干。每天起床后被子都是媽媽疊的。以后我要向文龍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幫爸爸媽媽做些利所能及的事情。
看到他們母子生活困難,很多好心人給他們捐錢捐物,這些都被文龍記在一個筆記本上。他懂得感恩,他說長大后要上軍校,以后回報社會,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通過“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這個活動,樹立新時期孝心好少年的榜樣,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老敬老的社會風尚,弘揚社會主義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弘揚勵志成長、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最美孝心少年,帶來的不是幾個精彩的片段,而是靈魂的洗滌......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3
有句俗話說的好:“百善孝為先”,孝,被排到第一位,懂的孝的人終究會成為善良的人,善良的人終究會成為偉大的人。做子女的要孝順自己的父母,這是天經地義,但我們真的做到孝了嗎?
我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那一個個和我們年齡差不多的孩子們,就像小草,不管環境有多么惡劣,有多少困難和挫折,他們都克服困難茁壯成長。他們對孝的實踐,比我們都要懂得多,做得多。他們多半都失去了親人,失去那童年的快樂,但他們比我們更懂得孝,更懂得父母掙錢有多么不易。在《最美孝心少年》的節目里,他們為了給家里減輕負擔,有的在工地上幫忙搬磚,有的在附近花店里包花,還有的在路邊撿瓶子去賣,他們這么做只有一個小小的愿望,不要讓親人離開自己,只有這么一個心愿,有的卻也無力回天了。
令我最敬佩的是那個天天賣報紙的小小身軀—游拓楠。她的母親去世了,父親不分晝夜地工作,只為了掙點錢撐起這個家。家中不只有她一個孩子,她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雖然父親拼命工作,家里還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父親在外打工很少回來,游拓楠非常想念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幸福時光。
他們覺得只要有親人在身邊就很幸福,看看我們,我們其實比他們要幸福得多,起碼我們的親人都還在身邊,都是健康的。但我們卻還不知足,有了這個還要那個,這個沒用幾天就要換,那個不喜歡就要再買一個。我們的生活環境也比他們要好得多,衣服塞滿了衣柜,各種各樣的書到處都是,吃的飯菜比他們吃的可口、豐富的多。可我們為什么還要父母幫我們倒水,收衣服,疊被子。我們可以做到的事情為什么不自己做呢?有些人總是認為這些事情是父母應該給我們做的,如果你這么想,那就是大錯特錯了,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們養大,為了讓我們好好學習,給我們買文具、買書籍,給我們提供舒適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不說錢花了多少,就算精力也在我們身上花了不少,為我們的一點一滴操心,給我們做了這么多,我們連一句感恩的話都沒有,只是不斷地索取,我們難道就不能體會當父母的辛苦嗎?
孝心不分大小,孝心不分貧富,現在,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之心來報答父母,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到真正的愛父母和親人。讓我們在愛的指引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踐行孝的承諾。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4
今天我看了《20xx年度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講述了十位小哥哥小姐姐跟生活中的困苦頑強抗爭、自強不息的故事,非常令人感動。其中,我對三位少年印象特別深刻。
9歲的馮莫林,爸爸媽媽都雙面失明,他省吃儉用,從學;丶易吆苓h的山路,卻不舍得坐車,用省出的錢給爸爸媽媽買米面和蔬菜,看著他背著沉重的背簍走在崎嶇的山路上,我的眼睛濕潤了。開始我不太理解他為什么在干農活時肚子疼也不舍得去醫生那兒看病,后來,看到他用自己打零工掙來的錢給家里買了冰柜、電視機,我理解了。他買冰柜給爸爸媽媽多做幾天的飯放在里面,買電視機可以讓爸爸聽見新聞,現在他的目標是攢錢給家里買一臺洗衣機,讓媽媽的手不在皸裂,看著他畫在墻上的洗衣機,我的淚水忍不住流了下來。我明白了他的執著,更敬佩他的自尊,他不接受別人的施舍,用雙手創造財富,他自強自立的精神是最令我感動的。
11歲的王帥康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他的一只眼睛視力0.2,另一只眼睛視力幾乎為0,在條件這么艱苦的情況下,他自己撿瓶子賣廢品掙錢,一次賣了一大袋瓶子掙了14塊錢,他立刻用這些錢給生病的奶奶買了好多好吃的,奶奶特別高興。在節目播出時,他的奶奶已經去世了,我覺得很難過。我想起了一句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告訴我們每一個人,行孝要及時,不要等明天不用等長大,今天就是我們孝敬父母的最好時機。
另一位非常另我感動的少年是12歲的劉倩,她媽媽因為生她時難產而死,他爸爸收廢品維持生活,因為整天和廢品打交道而得了病,她天天給爸爸熬藥喝。藥特別苦,每次喂給爸爸之前,她都幫爸爸嘗一下!兜茏右帯分姓f“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劉倩就是真正做到的人。當《父親》那首歌想起的時候,“你牽掛的孩子啊長大了啦”,我的眼淚不禁奪眶而出。
還有其他好幾位小哥哥小姐姐,他們的事跡都非常感人。我覺得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的家庭都遭受了很大的磨難,雖然面臨困境,但是他們都非常孝順長輩,也很堅強,每天面帶微笑的不斷努力,不被困難所擊敗。我們每個人都應當向他們學習,從身邊點滴小事做起,做一個孝敬父母、堅強自尊的人。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5
“眾里尋你——20xx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頒獎典禮在中央電視臺錄制完成。
白巖松和歐陽夏丹擔任了頒獎典禮的主持人,頒獎嘉賓包括航天英雄楊利偉、表演藝術家呂中、歌詞作家任衛新、主持人李修平、鞠萍姐姐、金龜子,以及孩子們生活中的“偶像”等。兩個半小時的錄制過程,10位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的故事,讓現場的所有人一次又一次地熱淚盈眶。
向小康,11歲。母親患間歇性精神分裂癥,父親打零工賺錢。媽媽發病時,她一遍遍深情呼喚;媽媽病情穩定時,她給媽媽唱歌,陪媽媽看電視,給媽媽講學校的開心事。 她成了媽媽的最佳護理,成了家里的核心。樂觀的她,她還被選入北京衛視《音樂大師課》,成為楊鈺瑩的學員。
遲凱琳,14歲。7歲時母親因車禍去世、父親重傷失去勞動能力,姐姐先天失明。8歲時,同情這個家遭遇的繼母來到了這個家。遲凱琳一直喊繼母“姨”,為了給繼母分憂,她不僅做家務,還一手帶大了今年4歲的弟弟。晚會現場,工作人員請來了繼母田薇上臺為遲凱琳頒獎。平生第一次,她對著“姨”喊出了“媽媽”。倆人相擁而抱的一幕,看哭了現場的很多人。
周蕊,16歲。父母離異,母親到外地謀生,她幾乎從小被舅舅帶大。小時候,做體育老師的舅舅最愛抱起小周蕊投籃,但現在,舅舅患上運動神經元病,成為一名“漸凍人”。于是,周蕊成了舅舅的依靠。她給舅舅買菜、做飯、洗衣,抱著舅舅康復訓練,還在每個周末送外賣掙錢,給舅舅治病。今年高二的她,希望報考中國醫科大學。
田應志,17歲。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田應志8歲就開始每天照顧;加邪d癇手腳殘疾的哥哥,幫助93歲的奶奶操持家務、下地干農活。在他的堅持下,哥哥也上了學,和他成為同桌和室友。今年,他又以年級第三的成績,考上了省級示范高中。兄弟手足情,艱難有愛心,他說:一家人就是要相互扶持,這才是一家人。
李佳,14歲。愛美的小姑娘偷偷開始猛吃猛喝,在幾個月里胖了20斤,這才告訴患白血病的媽媽原因:“醫生說干細胞移植的供受雙方,體重不能相差太大,媽媽,我的體重和你一樣了,我要和你做骨髓配型!苯衲5月,李佳和媽媽配型成功,但是由于病痛,媽媽的體重降到103斤,為配合手術,李佳又開始了減肥歷程。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相關文章: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01-17
最美孝心少年的觀后感01-19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05-22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05-21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01-06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01-10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精選02-13
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孝心動天地01-19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01-17
最美孝心少年直播觀后感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