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電影院》觀后感4篇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后感。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天堂電影院》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天堂電影院》觀后感1
今天,我們水杉文學社的全體成員坐在一起觀看了一部影片————《天堂電影院》,平淡卻飽含深情的劇情深深地打動了我。
影片以主人公多多的回憶貫穿全劇,三十年前的小鎮人們的生活與電影息息相關,電影為人們帶來多少夢想和歡笑,為小多多的童年乃至青年創造多少絢麗色彩。在舒緩的音樂中,我們和主人公一起緬懷往事,就像品嘗一杯醇厚的酒。觀看過后,彌漫的酒香仍使我沉醉感慨,不能自已。
其實,每個人何嘗不是演員,呱呱墜地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在人生的大舞臺上演繹自己認為最生動的情節。西西里小鎮上的人們在觀看電影,而他們沒想到————他們同時也在上演一部最生動的電影。多年以后,這些看似普通的情節讓坐在屏幕前的我們,觀看過后,唏噓不已。
時光就是釀酒師,它用一雙無形的手,把所有的回憶封存、發酵、最終釀制出最值得回味的歲月之酒,每一個經歷過的人,都會在心的某一處停留、在生命的某一刻回首、翻出發黃的記憶,品嘗最美的甘醇。劇中的多多就是這樣,三十年不曾回過家鄉的他,在回去后才知道,往事歷歷在目,并且經歲月過濾,當年的苦澀、沉重早已追尋不到,留下的,卻是色彩最為斑斕的畫面!多多說:我仿佛覺得我從來沒有離開過。原來我一直屬于這里。家里的老母親,依然那么慈祥,依然為了等他回家30年沒有鎖門,自己房間依然和30年前一樣,他依然要求別人叫他多多,依然有一群人懷戀著天堂電影院。
我們的心如同一個巨大而神奇的布袋,所有的行走腳印都被它容納封存,等待生命的某一刻被隨時提取。感謝記憶,讓我們的人生擁有回味的樂趣、品嘗的樂趣!我們何嘗不像多多一樣,內心塵封無數往事,只等待某一天,這些往事會被回憶之手拉開帷幕,到那時,我們會和多多一樣,演繹一部更溫情的天堂電影院!
《天堂電影院》觀后感2
小男孩多多和電影放映員艾費多因電影結緣,成了忘年交,艾費多因放映機著火導致雙目失明,小多多接替了放映員的工作,知道他成年。通過小鎮上的電影院,和形形色色觀眾的描寫,也反映了電影的發展,那時沒有電視、沒有互聯網,沒有手機,電影院成了孩子和大人們為數不多的娛樂之一,伴隨著人們的喜怒哀樂。
小時候聰明可愛,年輕時沉穩熱情,中年時取得成功,這就是小多多的成長軌跡。成功的代價就是與親人多年的分離,直到艾費多去世,他才回到家鄉,當年的天堂電影院已經要被拆除,當年的經理、牧師和觀眾們也都漸漸老去,一個時代就這樣過去了。當年的可愛淘氣小多多也變成深沉穩重,完全沒有了當年孩童時的影子,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的經歷,魯迅先生說過“窮人的孩子,蓬頭垢面在街上轉,闊人的孩子,妖形妖勢,嬌聲嬌氣的在家里轉,長大了,都昏天黑地的在社會轉,同他們的父親一樣,或者還不如”,這段話用在這里可能不太恰當,有一些貶義,但中年的多多沒有了孩童時的靈氣、年少時的英氣,讓人感覺到只是人到中年的暮氣,雖然他可能事業有成,但沒有了從前的快樂,看著有一些傷感。
影片還講述了多多和銀行家女兒艾蓮娜的愛情,他們熱烈的相愛,卻不能最終走在一起,因為家庭的原因,離開家鄉之后,多多換過許多女人,但他的母親說他都不愛她們,就像《霍亂時期的愛情》,主人公弗洛倫蒂諾沒有得到費爾明娜的愛情之后,通過各種手段換了不同的`女人,但他的心卻一直在費爾明娜那里,多多也是這樣,一直忘不了艾蓮娜。
《天堂電影院》觀后感3
《天堂電影院》是意大利著名導演兼編劇朱塞佩·托納多雷的"時光三部曲"之一,影片描寫的是一個特別喜愛看電影的小孩多多與放映師艾弗特的忘年交,圍繞電影、電影院或是放映電影的演進,講述了老放映師引導多多逐漸走向國際化電影人的故事。
筆者只想從他成為國際著名的電影人方面談談對電影的感悟。這幾天正好在看一本從朋友處借來的關于中外教育的書籍,書中一段話很引人注目:國外的孩子在最善于幻想的時候受到贊賞而發展了想象力;在最有表達欲的時候受到了鼓勵而發展了表達能力;在最喜歡動手的時候受到訓練而發展了動手能力;在最有好好奇心的時候得到了機會而發展了探索能力。
艾弗特可能一開始討厭多多打擾他,但時間一長就接受了多多,并盡量滿足多多的各種要求。放映室是多么令人尤其是兒童感到神秘的地方啊!艾弗特把多多領進放映室,讓多多撫摸任何一件陳設,把多多抱到膝蓋上,讓多多從放映孔里看電影,等于多多享受了專場,他還把一些電影技術的活讓多多去做,如讓多多剪接膠片,甚至教多多放映影片等……
尤其一個情節令人印象深刻,多多沒有完成媽媽交給的家務而是去看了電影,且把錢給丟了,因此受到責罰,艾弗特過來解圍,他機智地說:錢一定在清掃師傅清掃到的觀眾的遺留物里。趁大家檢查物品不注意的時候,他把自己的錢塞進遺留物里,從而避免了多多受更嚴厲的責罰。多多成長在一個沒有父親的家庭里,而和艾弗特的友誼恰恰彌補了他生活中的缺失,讓小多多得到了溫暖的、智慧的、力量的父愛。正是多多與艾弗特在一起的時光,滿足了多多的好奇心,并有了剪接膠片、放映影片等操作性活動。這些不正是培養了多多的想象力、表達能力、動手能力、探索能力嗎?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多多對于電影的熱愛與夢想吧!
很多人的成就都源于兒時的夢想,我想多多后來成為國際著名的電影人,與此不無關系吧!愿《天堂電影院》對我們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有所啟示。
《天堂電影院》觀后感4
有時候一些逝去的過往就像冰封一樣埋藏在記憶深處,在某一時刻,也許會像蝴蝶一樣破繭而出。
——題記
這部電影中我看到了小多多與阿爾萊多之間深厚的友誼,盡管年齡相隔數十歲,但是他們之間的友誼卻不會因此改變。他們亦師亦友,阿爾萊多教給小多多放映師的技巧,引領他走過了童年、青年數十年的路程,小多多也陪伴了阿爾萊多,在他失明的時候給他講故事,也將生活的小事。
電影以倒敘的形式交代了小多多的一生,從童年到青年在到老年,這讓我明白了人生就像曇花一現,美麗而又短暫,有時那些美好的記憶只恰如一場盛大的煙花,繁花似錦卻又轉瞬即逝。阿爾萊多后來為小多多選擇了事業,而讓他放棄了愛情,離開了小鎮,踏上了奮斗尋夢的道路,這也讓我懂得了人生往往需要面臨選擇,選擇不同最后的結局也不同,但任何一條道路都不可能是芳草遍地的,我們要聽從自己心中的聲音,選擇一條無悔的道路。小多多歷經坎坷,不斷成長,電影院也從曾經的輝煌到最后的滿眼灰燼,我看到了時光易逝,世事變遷。小朵朵小時候在家里是一個調皮、不懂事的小男孩,但他從小就對電影有著濃厚的興趣,長大后依然對夢想不懈執著與追求,這是他克服了重重困難,完成了自己的夢想,成為了一個有名的大導演。這也驗證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但是除了興趣之外,與個人的不懈追求和堅持也是脫離不了關系的。
一個人只有付出努力,然后不斷地堅持,才有可能成功。就像種花一樣,要不斷地澆灌,辛勤地培育,才會種出嬌艷美麗的花。俗話說得好“不經歷風雨哪能有彩虹”,在數日的積累下,無數次的流汗,才會有絢爛美好的一天。
【《天堂電影院》觀后感4篇】相關文章:
天堂電影院觀后感(9篇)02-02
天堂電影院觀后感9篇02-02
天堂電影院觀后感精選9篇02-02
天堂電影院經典臺詞精選11-19
天堂午餐觀后感04-04
《海洋天堂》觀后感14篇03-27
《海洋天堂》觀后感(精選15篇)02-18
電影《海洋天堂》觀后感(2篇)01-23
電影《海洋天堂》觀后感2篇01-22
海洋天堂觀后感集錦15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