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個年輕人的眼鏡創業觀勵志故事
“像配眼鏡一樣,要選擇合適的度數和瞳距。”李德朋的創業觀與他所從事的眼鏡行業頗為相似。
28歲的李德朋2007年畢業于哈爾濱師范大學,學習英語專業的他選擇了自己創業,如今己在哈爾濱開了三家眼鏡店。“我曾考過公務員,沒考上,參加過幾次招聘會,也沒找到合適的職位。”李德朋說,“我家在牡丹江,我決定通過自己的打拼留在哈爾濱。本來想做電腦方面的生意,但投入大,很難做。臨畢業前幾個月,我了解到眼鏡行業投入相對小些,而且眼鏡這東西還沒有保質期,就決定干這一行試試。”
“選擇鏡片時得選擇適合的度數,大學生創業也是這樣,得認清自己的實力,腳踏實地,不能好高騖遠,干些自己掌控不了的事情,要選擇自己適合的行業和職業來做。”大學一年級就在學校里賣過冰刀的李德朋,憑借有限的經商經驗考察了哈爾濱眼鏡店聚集的區域。畢業前兩個月,在家人的支持下,李德朋盤下黑龍江大學附近的一家眼鏡店,他的第一家店順利開張。
“既然選擇了干這行,就要把它干好。”李德朋跟原來的眼鏡店老板學習配鏡技術,從小就愛擺弄模型的他,幾天下來就可以親手配鏡了,后來他還到配制眼鏡的專業學校進行了培訓。“想干好這個行業,先得了解它。”現在身為老板的李德朋依然會親自上陣配鏡,而且他是圈里公認的“技術好手”,配鏡中的一些疑難雜癥都由他來處理。“配鏡度數合適之后,就要看瞳距是否合適,瞳距不合適就意味著眼鏡的焦點偏了,這樣的眼鏡戴起來會特別累,甚至會頭疼。”李德朋說,“瞳距就相當于大學生創業中的行為標準,把焦點聚焦在勤奮、付出和堅持上,不付出這些努力便很難會有好的結果。”
李德朋的創業也并非一帆風順,他的生意也曾在擴張中因受騙而遭到重創,但他堅持了下來,現在的他要穩中求進。“如果有一天生意真的不行了,擺地攤的活我也能干。幾年的創業讓我對生活充滿了勇氣,不再為‘面子’所困。”李德朋淡淡地說,“能拿得起,就要能放得下。”
【一個年輕人的眼鏡創業觀勵志故事】相關文章:
創業的年輕人勵志故事08-25
年輕人創業做什么好?年輕人創業故事07-22
國外年輕人創業故事07-28
年輕人農村創業故事07-26
90后年輕人農村養殖的勵志創業故事07-18
90后創業年輕人的故事08-03
年輕人創業的故事(精選13篇)11-30
五個年輕人的軟件創業故事07-23
精選創業勵志故事08-15
創業勵志故事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