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管理案例分析
在中小型企業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應該如何進行中小型企業的管理案例分析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企業沖突管理的內涵與作用
沖突泛指各式各類的爭議、不協調、抗爭等等,究其實質,是人或組織因為既得利益或潛在利益的差異而表現出的一種抗爭方式。沖突存在于人與人的一切關系之中。在任何社會、團體或家庭中,沖突都是無可避免的,企業也是如此。
企業在實際運作過程中產生沖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認知的差異、目標的分歧、稀缺資源的爭奪、價值觀的對峙、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久拖不決或處置不公、地位的沖突、性格的不同以及競爭等等都有可能引發形形色色的沖突。一般而言,企業的沖突往往會產生兩方面的效應:積極的一方面,可以使潛在的矛盾公開化,以起到警示作用,并促使企業去協調、去改進,也即沖突可以最大限度的激發企業的活力及創造力;消極的一方面,沖突可能會導致矛盾雙方關系緊張,互不信任,內耗嚴重,從而造成企業生產效率的.低下,過度的沖突甚至可能會造成企業的倒閉或破產。
沖突是一種矛盾激化的初顯形式,無從回避也不需回避,關鍵在于企業的管理者如何進行沖突管理。管理得好,矛盾紓緩或解決,企業可以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管理得不好,矛盾強烈激化,企業可從大到小、從有到無。因此,企業的管理者特別是人力資源管理者,應以積極的心態努力學習并掌握沖突管理的技能和方法,洞察人性管理,化解沖突,而企業也唯有在發展進程中,不斷地去預見潛在沖突,積極化解沖突,合理保持沖突水平,才能確保企業的健康發展。
針對沖突的產生,企業管理者可以采用妥協、回避、競爭、雙贏、折衷等方法予以解決:
妥協---以不自信但愿意合作的態度,犧牲自我,滿足他人;
回避---以不自信且不合作的態度,繞道而行,拖延問題;
競爭---以非常自信但不合作的態度,只求勝利,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雙贏---以自信且合作的態度,尋找能滿足雙方需求的解決辦法,同時學習對方的先進之處;
折衷---持適度的自信與合作態度,尋找能令雙方得到部分滿足,相互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法。
以上幾種策略,各有其長處和
弱點,企業管理者應視不同的場合,以不違背企業管理目標、根本利益及相關政策制度為原則,對不同的類型沖突采取最有效的方法去解決。
同時,企業也可以依靠制度化的建設將沖突管理納入制度的規范,靠法制而非人治以回避和降低沖突。合適的制度是企業防范和處理沖突最有效的辦法。
企業管理者必須要對沖突有正確的認識,正視沖突的存在。一團和氣并不代表和諧,反而可能是企業失去活力的表現。一定水平的有益沖突可以使內在矛盾外顯,可以促使決策層對發生的問題作深入的思考和改善,可以促使企業不斷創新和變革,可以使企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企業管理者不應該懼怕沖突,而要鼓勵有益的沖突并適時適度激發沖突,設法引導和增強建設性沖突,緩和并解決破壞性沖突,以確保企業的和諧與活力。
二、企業沖突管理實例分析
順德汽運公司是一家有著悠長歷史的老牌國有企業。根據區政府的工作部署,策劃企業轉制,并最終于2005年中旬被一家頗具實力的大型民營企業收購。
消息一傳出,就引起員工的強烈反應。這個公司老員工多,工齡最長者達四十多年。與大多數國營企業一樣,公司存在人員年齡老化、欠缺先進的管理制度、一家幾口都在同一企業工作等問題。因此,絕大部分員工都擔心企業轉制之日就是自己失業之時,對企業轉制十分抵觸,私下議論紛紛。潛在沖突已有所表現。
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與籌劃,公司轉制員工安置草案終于公布。大部分員工的情緒十分激動,認為公司決策層與區政府未能充分考慮廣大員工的切身利益。沖突開始加劇:公司近80%的員工聯名寫信上訪,要求區政府修改員工安置方案的相關條款;員工無心工作,勞動紀律松懈,工作效率低下,公交車駕駛員開快車、搶道、飛車過站、不準點發車的情況屢有發生,旅客投訴劇增。
為更好地了解情況、化解沖突,公司決策層主動召集職工代表大會討論員工安置方案,廣泛聽取員工意見并積極向區政府有關部門反映;政府有關部門也根據公司的建議對員工安置方案進行了合理修改,并按國家相關政策的規定,重新公選職工代表,并先后兩次召集職工代表大會討論、投票通過了員工安置方案。由于職工代表是由全體員工公平、公正、公開選出的,代表的是全體員工的心聲,方案得到了全體員工的認可。在公司決策層的努力下,方案得以實施。員工既得到了買斷工齡的補償金,又與新公司重新簽訂了為期三年的勞
動合同,各項安排也得以落實。公司的運作秩序迅速恢復,各項工作重新走上正軌。為了改善市民出行條件及駕駛員工作環境,新公司投入巨資新置近百輛公交車投放使用,同時加緊跟進公交駕駛員的素質教育及安全教育工作,要求他們安心并珍惜本職工作。駕駛員感受到了公司對他們的人本關懷,士氣重新振作,服務質量大大改善。旅客滿意度提升。
三、企業沖突管理的運用
從順德汽運公司對改制引發利益沖突的解決實例可以看到,企業沖突管理,要通過對抗爭焦點的檢查去識別根源,采用相應的沖突解決策略予以解決。沖突并不一定會給企業帶來不利的影響,管理者應鼓勵有益的沖突。
同時,也使我們認識到,沖突并不可怕,企業管理者必須勇于直接面對沖突。企業中任何沖突的基本面都是人的問題,企業的管理者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了解員工的需求,以 “尊重人”、“關心人”、“信任人”和“平等待人”的基本立場出發,對待每一位員工并盡力滿足員工的合理需求;要積極疏通溝通渠道,充分利用各種溝通渠道使企業上下之間、企業與員工之間信息接收、反饋及時,避免由于信息傳達的不及時、誤解、失真而產生溝通障礙,引發不必要的沖突;要靠企業的制度化建設來規范和管理沖突,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企業的沖突管理得以良性的發展,利用有益沖突提高企業的活力與效率。
更多相關文章閱讀
【中小企業管理案例分析】相關文章:
企業管理經典案例分析08-18
企業管理考試案例分析08-10
大學企業管理案例分析08-10
企業管理問題案例分析08-10
現代企業管理案例分析08-16
國際企業管理案例分析08-16
某企業管理案例分析08-16
優秀企業管理案例分析08-18
工商企業管理案例分析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