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重陽習俗
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九”在我國古數中既為“陽數”,又為“極數”。九月初九,日月皆逢九,故為“重九”,也稱“重陽”。因“九九”與“久久”同音,有長久、長壽(longevity)之意。那么大家知道在重陽節有哪些傳統習俗(traditional customs)呢?
首當其沖便是賞菊了吧,菊是長壽之花,是文人們筆下凌霜不屈的象征。重陽又稱菊花(chrysanthemum)節,賞菊也成了重陽節習俗的組成部分。宋代《東京夢華錄》:“九月重陽,都下賞菊,有數種”。
由此留下的重陽賞菊詩句也是非常之多,比如王縉的“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再比如李白的“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還比如白居易的“滿園花菊郁金香,中有孤叢色似霜”,等等。
民間還有這樣的歌謠“菊花黃,黃種強,菊花香,黃種康,九月九,飲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陽”。
重陽節還有一個習俗是登高(climbing),重陽節又稱“登高節”,一般指登高山、登高塔。登高也不單是攀登,還要觀賞山上的紅葉野花,并飲酒作樂,使登高與飲宴結合起來。
孫思邈《千金方月令》中有述:“重陽節,必有看酒登高遠眺,為時宴之游賞,以暢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歸。”
關于登高的.民謠(folk music/rhyme/songs;ballad)也有不少,如“重陽節,又試話登高。究竟年年如是,有乜功勞?雖則系如畫嘅秋山,游嚇亦好,做乜偏要向往重陽個日,至曉得風騷......”還有如“九月九,個個都去登高,你睇個班嫩仔,走得氣嘈嘈......”
在重陽節這一天人們還有佩茱萸(cornel)、簪菊花的習俗,古人認為佩茱萸可以驅邪辟災(exorcise evil spirits),茱萸雅號(gracious name)“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壽客”。
此外,在重陽節還有放紙鳶、飲菊酒的習俗。“九月九,是重陽,放紙鷂,線愛長”,紙鷂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風箏(kite),北方人放風箏多集中在清明節時期,而南方人放風箏則集中在重陽節期間,廣州、福建還一直保持著重陽節放風箏的習俗。
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直到明清,菊花酒依然盛行,是盛行的健身飲料。在古代,菊花酒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傳統習俗也逐漸被人們淡忘。
【關于重陽習俗】相關文章:
重陽的習俗有哪些12-13
重陽節飲食習俗介紹12-14
龍巖的重陽習俗有哪些12-09
重陽節的傳統習俗10-05
重陽節六大習俗12-14
重陽節的民俗習俗放紙鶴12-13
關于元旦的習俗11-22
關于元旦的不同習俗01-11
關于元旦的有趣習俗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