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七夕節在農歷幾月幾日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1七夕節在農歷幾月幾日,歡迎大家分享!
牛郎和織女的傳說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每當別人羨慕牛郎織女的真情,又惋惜他們的結局時,其實小編我更可憐那頭老牛。那頭老牛估計都成精了,當初獻計成功讓牛郎取了織女,可惜最后為了牛郎獻出自己的一身皮都沒能讓他們繼續相守,那老牛也算是白死了一回。后人為了紀念那頭老牛的奉獻精神,每年的七夕節都有為牛慶生的傳統。
2021年七夕節時間為:
公元2021年08月14日農歷2021年七月初七 星期六 沖鼠(甲子) 煞北
七夕節的來歷
1、神話傳說
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是七夕節由來歷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
相傳,天上有一位叫織女的仙子,有一天,仙子偷偷來到人間嬉戲,遇上了善良勇敢的牛郎,從此一見傾心結為愛侶,兩人還生下一雙兒女,在人間過上了一段男耕女織的幸福生活。但王母不許仙凡相戀,就拆散了他們并將織女抓回天上,用簪子劃出一條銀河阻止他們想見,但最后被他們的`真情打動才允許他們七月初七在鵲橋相會。這一神話傳說,其實也與人們最初對于星斗的崇拜有關。
2、古文記載
據記載,七夕乞巧個節日起源于漢代,《西涼雜記》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之”這就是我國古籍中最早關于七夕乞巧的記載了。牛郎織女的傳說是后來流傳過程中融入進去的,古時歷來都是以男耕女織為主要的家庭生產生活方式,民間的未婚姑娘對這個故事就信以為真,這個傳說就這樣流傳下來了。七夕乞巧在最初也許是對女子紡織針鑿技藝的重視與提倡
3、數字崇拜
七夕節的來歷,有一種說法是源于古時候對于特殊數字的崇拜。如民間的正月正、三月三我國多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五月五的端午節、七月七的七夕節、九月九的重陽節都是奇數成雙的日子。而且“七”與“妻”同音,七夕節在古時候就是專屬少女的節日,這也是表達了她們對婚后生活的向往與期盼。
七夕節各地習俗
歡慶七夕
在廣州七夕節流行七夕拜仙的傳統,僅限于未婚女青年參加,但結婚頭一年的新娘要在七月初六晚上舉行一次“辭仙”儀式,寓意告別女兒時代。
在西南地區,如四川、兩廣等地都有七夕節染指甲的習俗,多是未婚女子借此展示自我,以求找到心上人。
在閩南臺灣地區,織女也叫“七媽娘”顧有在七夕節拜七媽娘的習俗,保佑家里的女孩能健康長大成人。
江南地區刺繡是女孩子過七夕節的傳統,也是向織女乞巧的一種習俗。
【2021七夕節在農歷幾月幾日】相關文章:
2018農歷元旦是幾月幾日12-24
國慶節是農歷幾月幾日09-28
2018清明節是農歷幾月幾日06-14
農歷幾月幾日是臘八節01-05
臘八節是幾月幾日農歷01-04
2017年清明節是農歷幾月幾日02-25
2022元旦節農歷幾月幾日01-11
國慶節在幾月幾日09-28
2017清明節是幾月幾日農歷還是陽歷01-17
臘八節在幾月幾日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