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是鬼節嗎
中元節又稱鬼節、七月半,在每年的農歷七月十五,中元節還與寒食節、清明節和重陽節三節,并稱中國傳統祭祖大節,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傳統節日。那么中元節和鬼節有什么區別呢?中元節是鬼節嗎?一起來了解下吧:
在中國民間的傳統觀念中,農歷七月神秘而幽暗,地府鬼門大開,萬鬼都從陰間來到人間,探視親友子孫、或尋求供奉,直到七月底關閉鬼門時才返回。作為禁忌,人們很少選擇在七月舉行結婚、搬家或開幕等喜慶儀式。而這個“鬼月”的高峰,無疑是“七月半”也就是被稱為“中元節”的這個日子。
“七月半”也叫“盂蘭盆節”,這個名稱體現了該節的佛教因子。“盂蘭盆”是梵語音譯,意思是解倒懸之難。盂蘭盆節是為了紀念佛祖弟子目連救母的故事。這則佛門的'孝義故事,很合深受儒家忠孝觀念熏陶的中國民眾的口味。因佛教文化的融入和盛行,盂蘭盆會與“七月半”的嘗新祭祖習俗合并,并開始確定了七月十五日在中國節日系統中地位。
而“七月半”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于道教的說法。道教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大帝”,他們是天帝派駐人間的代表,分別在“三元日”為天帝檢校人間功罪以定賞罰:天官為正月十五上元賜福,地官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則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
地官所管為地府,所檢的重點自然是諸路鬼眾了。所以中元之日,眾鬼都要離開冥界,接受考校,有主的鬼回家去,沒主的就游蕩人間,徘徊在各處找東西吃。道士們在這一天講誦經文,為地官慶賀誕辰,為眾鬼超度,同時信眾們也設齋為祖先求冥福,請地官赦免罪過、早日超生。在統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節開始興盛,并且逐漸將“中元”固定為節名。
鬼節傳說:目連救母
鬼節源于目蓮救母的故事:“有目蓮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為烈焰,饑苦太甚。目蓮無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為說盂蘭盆經,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據說當時目蓮在陰間地府經歷千辛萬苦后,見到他死去的母親劉氏,發現她受一群餓鬼折磨,目蓮想用缽盆裝菜飯給她吃,菜飯卻被餓鬼奪走。目蓮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蓮的孝心感動,授予其盂蘭盆經。按照指示,目蓮于農歷七月十五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母親。挨餓的母親終于得到了食物。為了紀念目蓮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蘭盆會”,即我們現在所說的“鬼節”。
中元節的意義
從有關中元節的傳說中,可深切體認到中元節的祭祀具有雙重的意義在,一是闡揚懷念祖先的孝道,一是發揚推已及人,樂善好施的義舉。這全是從慈悲的角度出發,很有人情味。所以,我們在慶贊中元的同時,應該跳脫鬼的角度,期勉互愛。
【中元節是鬼節嗎】相關文章:
鬼節中元節的習俗09-08
中元節鬼節的由來08-12
中元節為什么叫鬼節08-24
KTV鬼節活動策劃方案(中元節)08-02
鬼節中元節禁忌注意事項07-03
文化習俗:中元節為何叫鬼節09-05
7月15鬼節中元節忌諱什么08-21
中元節(鬼節、盂蘭盆節)的禁忌09-02
中元節能放假嗎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