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遺產日主題介紹
中國的文化遺產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和創造力、生命力,是人民大眾的智慧結晶,也是全人類的文化瑰寶。以下是CN人才小編搜集并整理的文化遺產日有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7年6月10日 農歷 五月十六 中國文化遺產日
2017年文化遺產日主題:文化遺產與“一帶一路”
活動主題及宣傳口號
(一)活動主題
文化遺產與“一帶一路”
(二)宣傳口號
1. 保護文物 人人有責
2. 一帶一路新舞臺 文化遺產活起來
3. 保護文化遺產 擦亮中國名片 講好中國故事
4. 弘揚民族文化 傳承中華遺產
5. 相約古都洛陽 感受華夏文明
中國文化遺產日的由來
"文化遺產日"是法國人在該國文化部的積極倡導和組織下,于1984年始創的。受法國的影響,歐洲眾多國家從1997年開始,聯合舉辦"歐洲文化遺產日"。
為進一步加強對我國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2005年12月22日國務院就"文化遺產日"的設立下發了《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決定從2006年起將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定為我國的"文化遺產日"。原文化部部長孫家正說,國家特別設立"文化遺產日",一是因為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十分重要;二是由于這項工作艱巨;三是這項工作的深入開展必須要有全民族的參與和全民族的文化自覺。從2006年起每年6月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文化遺產日"。
中國文化遺產日簡介
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包括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畫、近代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動文物,歷史上各時代的重要實物、藝術品、文獻、手稿、圖書資料等可移動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樣、分布均勻或與環境景色結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歷史文化名城(街區、村鎮)。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包括口頭傳統、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和禮儀與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等以及與上述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
我國文化遺產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象力,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全人類文明的瑰寶。保護文化遺產,保持民族文化的傳承,是聯結民族情感紐帶、增進民族團結和維護國家統一及社會穩定的重要文化基礎,也是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和創造性,促進人類共同發展的前提。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的珍貴資源。
中國文化遺產標志為"四鳥繞日"金飾圖案。圖案中向四周噴射出十二道光芒的太陽,呈現出強烈的動感,象征著光明、生命和永恒。十二道太陽光芒與四鳥的"十二"與"四"是中國文化經常使用的數字,諸如十二個月、十二生肖、四季、四方等等,表達了先民們對自然規律的深刻認識。環繞太陽飛翔的四只神鳥,反映了先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體現了自由、美好、團結向上的寓意。而整體完美的圓形圖案寓意民族團結、和諧包容,圓形的圍合也體現了保護的概念。
【文化遺產日主題介紹】相關文章:
2017中國文化遺產日主題介紹06-01
文化遺產日活動方案06-06
2017中國文化遺產日主題及主場城市06-01
世界環境日主題與背景介紹03-05
2017中國文化遺產日活動主題及宣傳口號06-05
2016年世界文化遺產日宣傳活動主題05-09
2016年世界文化遺產日主題是什么05-09
2016第十一個世界文化遺產日主題05-09
2017中國文化遺產日主題宣傳材料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