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的分是什么意思
下個月就是春分了,大家知道春分是什么意思嗎?讓中國人才網小編給大家科普下吧。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四個節氣,在每年的陽歷3月20日左右,此時太陽黃經為0度。春分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春分之后,北極附近開始出現極晝,范圍漸大:南極附近極晝結束,極夜開始,范圍漸大。
春分,古時候也被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对铝钇呤蚣狻酚涊d:“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意思是說,春分這天晝夜長短平均,正當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為春分。人們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為四季的開始,而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處于各季的中間,都是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
古代將春分分為三候:“一候玄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
便是說春分日后,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下雨時天空便要打雷并發出閃電。春分時節,我國除青藏高原、東北、西北和華北北部地區外都進入了明媚的春天。
每年3月21日左右春分。春分有兩個意思;一是春分這天晝夜時間相等,二是春分這天是春季(立春至谷雨)90天的一半。漢朝董仲舒著《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肌己載:“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此日太陽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等長,其后,太陽更向北移,北半球晝長夜短。農諺說:“春分秋分,晝夜平均”,“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
明清時期,朝廷在春分祭日,寅時日出時分去東郊日壇致祭:
我國古代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但現代氣象學規定,凡每候的平均氣溫10~22℃之間者為春季,因而現代天文學劃定以春分日為北半球春季的開端。
我國黃河流域四季的'特點是:春秋短,夏冬長。如開封春季為3月28日至5月21日55天,夏季為5月22日至9月11日113天,秋季為9月12日至 11月7日57天,冬季為11.月8日至3月27日140天。春秋季為112天,夏冬季為253天,夏冬季比春秋季長一倍多。但全國各地四季時間差異很大。昆明為立體性氣候,四季如春,沒有夏天,春秋相連289天,長達9個多月,冬季只有76天(11月28日至2月11日)。
廣州無冬天,春秋相連161天,夏季長達近7個月204天(4月8日至10月28日)。哈爾濱冬長?個月211天(9月2日至3月31日),黑龍江愛琿縣以北和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帶沒有夏季。
黃河中下游地區在春分節平均氣溫8一10℃,降雨量5一10毫米,海南島平均氣溫22℃,黑龍江北部為一8℃,南北溫差30~C。
北京地區春分節氣溫上升很快,平原地區平均氣溫已達8℃,比上一節氣溫高5亡左右。春天大風多是北京氣象的一個特點。北京歷年1—4月平均每月8級以上大風3次,最多一年達 8次。春天大風的次數占全年大風總數的一半。近幾年大風次數有所減少。8級大風的風速為每秒鐘17.2—20.7米,可折毀樹枝。這節氣地面蒸發量很大,可達100多毫米,加上刮風日數多,所以土壤失墑速度快,到3月底春旱就開始露頭。“春雨貴如油,雨多谷豐收”。但春分節的平均雨量不超過5毫米。冬春雨雪稀少,因此要做好抗旱的準備。
春季冷空氣活動頻繁,容易形成晚霜凍。春分節后到了終霜期,這期間易發生霜凍。霜凍一般是指日平均溫度高于 OC的溫暖時期,夜間地面或植物表面的溫度降到植物所能忍耐的限度以下,使植物遭受凍害的觀象。通常用日最低氣溫來近似地表示無霜期。氣象站對距地面 1.5米高的百葉箱中觀測,日最低氣溫一般常比作物葉面溫度高2℃以上,所以凡是日最低氣溫大于2C以上時,就認為無霜,無霜期與農業有著密切的關系。無霜期是指春季終霜后至秋季初霜前一整段時期。無霜期越長,農作物生長期也越長。無霜期與地球緯度和地形有關。;我國南嶺以南和四川盆地無霜期最長,南嶺以北緯度越高及青藏高原海拔越高,無霜期越短。北京地區終霜期在3月底或4月初,初霜期在10月中旬。全年無霜期為180—200天左右。
霜凍的產生與天氣、土壤、地形等條件有密切關系。霜凍苫·丫÷址在寒潮前鋒過境后,晴朗而平靜的夜間或清晨發生的。沙性大和干燥的土壤夜晚冷得快,容易形成霜凍,洼地或深谷霜凍程度嚴重。霜凍能危害春播作物的幼苗和已拔節的越冬作物、蔬菜及開花的果樹等。在終霜期間要注意做好防霜凍的作物,可以用熏煙、澆水、覆蓋農膜等辦法防霜凍,對受霜凍的作物要及時加強管理。
春分節后,我國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返青生長階段。冬小麥開始起身拔節,華中農諺有:“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干金。”要對冬小麥迫肥、澆水、中耕。華北地區農事活動有:要進行白薯選種、浸種上炕育曲。“春分不上炕,立夏栽不上”;棉花陽畦育苗;水稻秧田起畦播種;花生精選種子;種植蓖麻以及送肥、春耕、耙蓋保墑。菜區開始收獲菠菜、小蔥、芹菜、油菜等越冬根茬菜。春天風多風大,要注意塑料棚及溫室蔬菜的風害,做好防風抗風的準備。春天雨水稀少,蒸發量大,容易造成春旱地干,小麥、根茬菜容易失墑,風搜根,引起死苗,要注意適時澆水。
春分歷法氣象
公歷每年3月21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起點0度,也就是春分點,即為春分。
春分這天太陽光直射赤道,白晝和黑夜時間U本等長,之后陽光直射位置開始向北移動,北半球白晝變長、黑夜變短。春分過后,我國華北平原、黃淮平原及長江以南地區日平均氣溫升至10t,已經進入物候學上真正的春季。
因為“春風不度”。此時的西北高寒山區仍沒有進入春季。
春分一到,雨水明顯增多,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雨水充沛,陽光明媚,氣溫繼續回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這段時期上升得快。但是,春分前后華南常常有一次較強的冷空氣入侵,氣溫顯著下降,最低氣溫可低至5℃以下。此時,東北、華北和西北廣大地區降水依然很少,抵御春早的威脅仍是農業生產上的主要問題。
春分節氣候應
玄鳥至—古時候,人們習慣將“燕子”稱為“玄鳥”。與大雁一樣,燕子對節氣規律性變化的反應也比較典型、每年春分前后,燕子必會從南方飛到北方。所以,人們歸納為“玄鳥至”。
作為春分節氣一候的候應。
雷乃發聲與始電—在長期的社會生產和生活實踐中,人們發現每年春分節氣就會出現陰雨天氣,并且出現雷電現象。所以,雷電成為春分節氣的候應,人們歸納為“雷乃發聲”和蝕臺電”作為春分節氣的二候、三候的候應。
【春分的分是什么意思】相關文章:
冬至是什么意思?12-06
職場寶釵是什么意思04-04
崗位工資是什么意思09-04
稅前工資是什么意思?05-18
回南天是什么意思02-20
綠皮書是什么意思?05-28
藍皮書是什么意思06-15
hr是什么意思解答12-02
面試hr是什么意思02-20
夢見男孩是什么意思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