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開門節,也稱“出夏節”,象征著三個月以來的雨季已經結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開門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歡迎大家閱覽。
開門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開門節,亦稱“出洼”,傣語為“豪瓦薩”,我國信奉上部座佛教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佤族的傳統節日。流行于云南地區,源于古代佛教雨季安居的習慣。
拓展閱讀:
開門節的時間:
開門節在每年傣歷的12月15日(公歷10月15日)。開門節與關門節同是少數民族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佤族的傳統節日,具有典型的、濃郁的宗教主義色彩。
開門節的由來:
開門節,象征著三個月以來的雨季已經結束,表示解除“關門節”以來男女間的`婚忌,即日起,男女青年可以開始自由戀愛或舉行婚禮。節日這天,男女青年身著盛裝去佛寺拜佛,以食物、鮮花、臘條、錢幣敬 獻。祭把完畢,舉行盛大的文娛集會,慶祝從關門節以來的安居齋戒結束。主要內容有燃放火花和高升、點孔明 燈、唱歌跳舞。青年們還將舞著各種 鳥、獸、魚、蟲等形狀的燈籠環游村寨。這時,正逢稻谷收割完畢,故也是慶祝豐收的節日。
相關傳說:
關門節傣語叫“進洼”,意為佛祖入寺。云南傣族傳統宗教節日,每年傣歷9月15日(農歷7月中旬)開始舉行,歷時3個月。相傳,每年傣歷9月,佛到西天去與其母講經,3個月才能重返人間。有一次,正當佛到西天講經期內,佛徒數千人到鄉下去傳教,踏壞了百姓的莊稼,耽誤他們的生產,百姓怨聲載道,對佛徒十分不滿。佛得知此事后,內心感到不安。從此以后,每遇佛到西天講經時,便把佛徒都集中起來,規定在這3個月內不許到任何地方去,只能懺悔,以贖前罪。故人們稱之為“關門節”。
關門節開始后,也就進入農事繁忙季節,為了集中精力從事生產勞動,人們定下許多戒規:禁止青年男女談情說愛和嫁娶活動;和尚不得隨便外出;進奘拜佛的人不能遠離家庭或到別家去過夜;任何人不得進佛屋,上佛臺,拿佛的東西等。直到3個月后,即開門節時,人們才又恢復關門節前的一切正常活動。
有關名族:
傣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少數民族,自遠古以來傣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國西南部。公元一世紀,漢文史籍就已有關于傣族先民的記載,稱其為“哀牢”、“撣等;唐宋時期,稱其為“烏蠻”、“白蠻”、“白衣”等;元明清時期,稱其為“白夷”、“百夷”、“僰夷”、“擺夷”等,民國時期稱為“泰族”,新中國成立后,更名為“傣族”。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少數散居在附近其他縣。中國境內傣語有泰弄方言、泰泐方言、紅河流域方言三種,有泐體、哪體、繃體、端體四種字體的文字。
【開門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相關文章:
花山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01-24
盤王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01-25
雪頓節是哪個少數民族的節日01-24
開齋節是哪個少數民族的節日05-31
火把節是哪個少數民族的節日01-24
潑水節是哪個少數民族的節日01-24
那達慕大會是哪個少數民族的節日01-25
卯節是什么民族的節日02-03
插花節是什么民族的節日02-02
白雪節是什么民族的節日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