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山西太原端午節的風俗

時間:2021-03-02 09:36:51 端午節 我要投稿

山西太原端午節的風俗

  導讀: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山西太原端午節的風俗,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山西太原端午節的風俗

  吃粽子

  端午節的第一項風俗就是包粽子,吃粽子。太原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粽子個頭較大,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市場上供應的大多數是糯米粽。在農村中,仍然習慣吃大黃米粽。黏韌而清香,別具風味,太原粽子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采用果脯為餡。

  飲雄黃

  老太原人還有端午節喝雄黃酒的習俗。舊時視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端午節要飲雄黃酒,還要將酒“揮灑床帳間,以避蟲毒。”端午節喝雄黃酒是很有“說道”的。在“白蛇傳”的故事里,有白娘子飲雄黃酒現出真身的橋段。因此,人們認為蛇、蝎子等害蟲可由雄黃酒破解。大人喝完雄黃酒后,還要蘸著雄黃酒抹在孩子的耳朵、鼻孔處,以驅邪避害。

  插蒲艾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老太原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并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娛樂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制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在端午這一天,太原家長要帶著孩子去采艾。艾草一般長在土地貧瘠的坡上,一長就是一大片。采艾草實則是家長帶著孩子出門踏青,也是向春天舉行告別儀式:接下來的炎炎夏日,孩子們要遭受炎熱之苦,又有各種毒蟲出來亂咬。采艾草也就成為一種祈福儀式:傳說中,艾草有驅邪功效,好比打預防針。

  斗百草

  斗草就是古人端午采草藥歇息時,相互玩耍逗樂的一種休閑游戲。斗百草的玩法之一是比較草的韌性。這就要求參賽者在參賽前注意尋找那些草或花莖有韌性的作為自己的“選手”,無形中形成識別花草的要求。那種能“斗”倒各草的“選手”,則成為大家公認的當日“百草王”。斗百草另外一種玩法是比賽誰采摘的花草的`花色品種多和新奇。

  系百索

  系百索又叫“端午索”,還叫“長命縷”。系百索的風俗漢代已形成,漢應劭《風俗通義》說:“午日,以五彩絲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瘟病。”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用青、赤、黃、黑、白等五彩絲線合成細索,系于手臂、腳腕和脖子上,以此來驅瘟病,除邪氣,止惡氣,求吉祥之說。

  戴荷包

  端午節到來,奶奶、姥姥都要忙著給孩子做荷包,里面有裝五谷雜糧的,有裝樟腦球的,還有裝朱砂、雄黃、香料的。再配上五色絲線合股搓成的線索,佩戴在孩子胸前,或套在脖子上,小巧玲瓏,清香四溢,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

  插艾蒿

  在宅院中還有“端午到、插艾蒿”的習俗。艾蒿昧辣,是一種芳香化濁藥物,具有殺蟲和防治植物病害的功效。蚊子、蒼蠅往往避其味而遠逃。端午節,家家戶戶要在門上插一束艾蒿以辟邪。

【山西太原端午節的風俗】相關文章:

端午節的風俗15篇12-27

家鄉端午節的風俗作文09-03

端午節的由來及風俗07-29

最新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故事 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故事精選09-15

家鄉風俗端午節作文03-11

端午節風俗的作文15篇01-04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15篇)09-27

端午節風俗的作文10篇07-18

端午節風俗的作文四篇06-19

端午節風俗的作文三篇06-1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州市| 信阳市| 营口市| 安泽县| 务川| 松江区| 靖西县| 永定县| 察隅县| 东城区| 景德镇市| 贡觉县| 绥阳县| 虎林市| 浠水县| 宁国市| 菏泽市| 历史| 扶沟县| 汉源县| 宜昌市| 永新县| 灌南县| 越西县| 巴楚县| 平顶山市| 兴宁市| 怀仁县| 沾化县| 甘谷县| 天祝| 昌吉市| 平乡县| 突泉县| 抚松县| 九江市| 合江县| 洱源县| 师宗县| 益阳市| 乐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