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風俗作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的風俗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1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叫“五月節”。每逢過端午節時,家家戶戶都要吃上香噴噴的粽子,還能觀看激動人心的龍舟賽。聽聞有的地方還會有掛艾草的習俗呢!據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
每年的端午節,我們全家一起包粽子。奶奶先拿出粽葉,并將粽葉卷成漏斗狀,再往里面放糯米,咸蛋黃,五花肉,最后用繩子將其綁緊就大功告成啦!我也寫著奶奶的樣子,拿出兩片粽葉,卷成一個漏斗形,把材料放入后便蓋上粽葉,用繩子圈了幾圈打了一個結。我開心地提起粽子想跟奶奶分享我的杰作,但是不一會的功夫,粽子里的料紛紛跑出來了,看著自己包的粽子散了,我好傷心。這時一旁的媽媽摸著我的頭說:“沒關系的,第一次包,難免會有失誤,可能是沒綁緊呢,我們要從中總結經驗,不要放棄,慢慢來。”在媽媽的鼓勵下,我終于包出了一個完好無損的粽子,我露出了喜悅的笑容,奶奶也滿意地笑了。這時廚房里傳來的.爸爸的聲音,爸爸說:“看來,以后包粽子有小幫手啦!哈哈!”我們開心地笑了起來,似乎整個屋子都充滿了歡樂。
我喜歡端午節,我每年都盼望著端午節的到來,這樣我不僅可以和家人們一起開開心心地包粽子,還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粽子。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2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一樣,但各地人民過節的風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風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節,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你們還記得楚國那位愛國大將屈原嗎?我來說一說他吧!
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都城被敵人占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楚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劃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端午節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列如賽龍舟,掛香囊,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一樣的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
端午節的活動可真多啊!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3
端午節有許多的習俗,如吃粽子、賽龍舟等。在我母親的故鄉——三明就有一種“插茱萸”的習俗。
茱萸是一種草,它細細長長的,又是綠油油的。每到端午節,當地的老人們就會在自家的每一個門的兩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靈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姥姥插茱萸。只見搬來一節長梯,在門的旁邊(門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詞,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仔細找這門邊的`裂縫,等到找到了裂縫之后,再把那一把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來。
我們和在遠處得意洋洋望著大大小小的門上被我們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風徐徐吹過,門旁的茱萸在微風中輕輕搖擺著身體,好像笑這對我們說“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端午節習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隨這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人會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議:大家要保持這種習俗把古老又悠久的習俗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4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我從書上知道,這是紀念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屈原是楚國人,他在流放期間,楚國被秦國攻破,他很難過,投了汨羅江。老百姓很感動,就把飯團、雞蛋丟進江里,吸引魚兒,不讓他們吃屈原的身體。所以,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我們就有了吃粽子和茶蛋的習慣。端午節早上,我的早餐就是粽子加雞蛋,還吃了大蒜子呢!
說到吃大蒜子,那是因為端午節也被稱為“五毒日”,是古代的一個衛生節,我聽廣播了解到,五毒是指五種有毒的動物:蛇、蜘蛛、蟾蜍、蜈蚣、蝎子,如果接觸到它們,我們很容易就會中毒。所以端午節前后,人們灑掃庭院,插艾條、播灑雄黃酒,殺菌防病,強身健體。記得爺爺在的時候,爺爺就做過雄黃酒。不過,媽媽也帶我去中藥店做了一個香包,里面有五種中藥:冰片、白芷、丁香、藿香、菖蒲,有驅蟲的功效呢,而且很香。晚上睡覺的時候,我把香包放在枕頭邊,蚊子也不來找我了。
每一個節日都可以互相祝福,而這個節日是紀念故人的`,所以只能說“端午安康”,這個節日,我漲了不少知識呢!祝大家端午安康!
教師評語:孩子的思路很清晰,條理清楚,結合自己的經歷給我們介紹了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讓我們大人也漲了不少知識呢!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5
兩千多年從來,人們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就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
端午節的前一天,家家都忙著包粽子,我家也不例外。
這一天,姥姥是大忙人,我是小忙人。因為姥姥包粽子的手藝最好,所以我就在一邊幫助姥姥。每次姥姥包粽子的時候,總是左手拿著粽葉,先把粽葉卷成一個空心錐形,然后右手抓米,放在空心的錐體里,直到放滿為止。接著姥姥用粽葉緊緊地裹住錐體,最后,再用一根草繩把粽葉緊緊扎住。等姥姥包好粽子,我就3個、5個,10個地把粽子串成一串,然后分清哪串是我的,哪串是媽媽的.……可是我每次不等姥姥包完,就趴在沙發上睡覺了……
端午節當天陽光明媚,白云在天空頑皮的飄著,一大早,爸爸就會叫我起床,讓我和他一起去市場上買來艾葉插在門上,說是可以辟邪,還可以驅蚊。
早餐自然是粽子,媽媽把粽子端上桌,我迫不及待地解開了一個粽子,然后在粽子上撒上白糖,哇!咬上一口粘粘的,甜甜的,我一口氣吃了好幾個呢!除了粽子,桌子上還有雞蛋和綠豆糕,足夠我們吃個痛快!吃完早飯,姥姥總是要把紅、黃、藍、白、黑的五色線帶在我手腕上,才許我出門。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更讓我們知道了要像屈原一樣熱愛自己的祖國,我們也要一代代地把它們傳承下去。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6
端午節有許多的習俗,如吃粽子、賽龍舟等。在我媽媽的故鄉——三明就有一種“插茱萸”的習俗。
茱萸是一種草,它細細長長的,又是綠油油的。每到端午節,當地的老人們就會在自家的每一個門的兩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靈保佑平安。
有次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見外公搬來一節長梯,在門的旁邊(門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詞,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細找這門邊的`裂縫,等到找到了裂縫之后,再把那一把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來。
我們和外公在遠處得意洋洋望著大大小小的門上被我們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風徐徐吹過,門旁的茱萸在微風中輕輕搖擺著身體,好像笑這對我們說“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這就是我的故鄉的端午節習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隨這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人會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議:大家要保持這種習俗把古老又悠久的習俗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7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春節、端午……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傳統節日中的——端午。
端午傳統習俗是吃粽子。快到端午了,家家戶戶都開始忙著包粽子活動,大人們先把兩片竹葉疊在一起,然后放入糯米等各種調料,包成立體的三角形,再用細繩纏緊。
粽子的口味有非常多,如:加糖的,肉餡的,還有加蛋黃的等等
就連粽子的形狀也是各種各樣的,如:圓形,三角形……讓我看的眼花繚亂。
過了一會兒,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拿來蒸,過上半個鐘頭,媽媽把粽子放到桌上,我看到粽子像一個小胖娃娃,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粽子,撥開它的竹葉,我又看到里面的糯米從肉色變到黃色,我情不自禁的嘗了一口,啊!好吃的無法形容……
忽然,我聽到外面傳來了一陣陣“嘿喲”,“嘿喲”的.吶喊聲,我連忙從窗口望出去,只見湖里的龍舟上一個人在擂鼓,還有八個人在劃漿,而且比賽隊員都整齊有規律地吶喊著,劃動著,個個都生龍活虎,并且精神抖擻。看那一艘艘龍舟就像一支支發射出去的利箭一樣向前沖去。在岸上的啦啦隊員們也都大聲的喊著;“加油”,“加油”!龍舟聽到大家為它喊“加油”似乎變得更快了。
啊!端午既能吃上美味的粽子,又能看上精彩的賽龍舟比賽,真是趣味無窮啊!我真希望每天都是端午那就好了!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8
端午節有許多的習俗,如吃粽子、賽龍舟等。在我媽媽的故鄉——三明就有一種“插茱萸”的習俗。
茱萸是一種草,它細細長長的,又是綠油油的。每到端午節,當地的老人們就會在自家的每一個門的兩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靈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見外公搬來一節長梯,在門的旁邊(門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詞,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細找這門邊的裂縫,等到找到了裂縫之后,再把那一把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來。
我們跟外公在遠處得意洋洋望著大大小小的門上被我們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風徐徐吹過,門旁的茱萸在微風中輕輕搖擺著身體,好像笑這對我們說“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端午節風俗之一—插茱萸。但,隨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人會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議:大家要保持這種習俗把古老又悠久的習俗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9
“咚咚咚咚……”忽然從湖中傳來了驚天動地的鼓聲,我好奇地往聲音傳來的地方跑過去。
走到半路便看見文峰塔腳下湖中的賽道每條賽道的分界線上都有串在一起的許多彩色氣球,每條賽道的起點都有一條“龍”,而且每一條“龍”上都有駕馭它的使者。
這不就是“驅龍者”嗎?突然一聲鑼鼓響,所有的“龍”一躍而起你追我趕的向終點駛去,不過一會兒,就只能看見“龍尾”了。
緩過神來才發現身后有一大堆人圍在一起,我混進人群,看到一只龐大的“金龍”正表演著“龍”是由三個人組成的,是它們披上了“龍皮”,戴上了沉重的“龍頭”為市民們表演,這時,另一只有著鋒利的爪牙的`'“黑龍”也騰云駕霧地上臺了。“金龍”看見它上臺就沖上去。我以為還以為它們是見到伙伴要親熱一會兒,然而它們竟直接白刃相接了,看形勢大有不爭個你死我活誓不罷休的樣子。
正沉醉于激烈的比賽時,旁邊小女孩找媽媽要粽子吃的聲音把我從那比賽中拉了回來,哦!看我這記性,原來今天是端午節!,我說怎么一會兒龍舟一會兒龍賽呢?哈哈哈,端午節除了舞龍還有各種口味的粽子呢,正想著我最愛的豆沙粽,發現手上一濕,口水都出來了呢?我喜歡端午節,有“龍”可看,有“粽”可吃。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喜歡端午節嗎?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10
今天,媽媽給我講了端午節的資料,例如:端午節的兒歌、端午節的來歷……就讓我來介紹介紹吧。現在我知道關于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我還知道端午節的來歷。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還有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我還知道了端午的.習俗。因為端午又稱重五,所以許多的習俗都與“五”這個數字有聯系在一起,例如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單的脖頸、手腕或足踝,稱為長命縷。名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還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怎么樣,我媽和我都是知識廣博的人吧。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11
端午節有許多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等。在我媽媽的故鄉——三明就有一種“插茱萸”的風俗。
茱萸是一種草,它細細長長的,又是綠油油的。每到端午節,當地的老人們就會在自家的每一個門的兩旁都插上一秼茱萸,以求神靈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見外公搬來一節長梯,在門的旁邊(門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秼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詞,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細找這門邊的裂縫,等到找到了裂縫之后,再將那一秼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來。
我們和外公在遠處得意洋洋望著大大小小的門上被我們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風徐徐吹過,門旁的茱萸在微風中輕輕搖擺著身體,好像笑這對我們說“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端午節風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隨這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人會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議:大家要保持這種風俗將古老又悠久的風俗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12
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如:元旦節、清明節、母親節、勞動節、端午節、兒童節等。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聽爺爺說:“戰國時期有個偉大的愛國詩人,他叫屈原。當他聽說自己國家將要滅亡,便投江自盡。當地百姓聽到消息馬上劃船撈救,但始終不見屈原的尸體,老百姓為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尸體,家家戶戶包粽子,然后把粽子投入江中,讓魚兒吃飽,這樣就不能吃到屈原的尸體。端午節就這樣慢慢的傳下來。端午節還要賽龍舟、帶彩帶線和掛香包等形式來紀念屈原。”
端午節又到了,看著媽媽在包粽子,我感到非常好奇,就問媽媽能不能教教我,媽媽爽快地答應了我。我連忙跑出去,拿了兩片粽葉,學著媽媽那樣包,可包來包去一點都不像媽媽包的.那樣,反而把糯米灑了一地。我生氣地把粽葉丟在地上,準備走開。媽媽說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來,首先要把粽葉繞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后把糯米放進去。”我靜下心來按照媽媽說是那樣做,終于第一個粽子包成了。我很高興的笑著說:“我會包粽子了啊。”看著我的樣子媽媽笑了。后來連續包了好幾個。包好了粽子,我們就煮起來了。過了半個多鐘頭粽子也煮熟了,媽媽就拿給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自己包的粽子就是好吃。”端午節真好,我不光學會了包粽子,還了解了端午節的來歷。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13
端午節是我國的四大節日之一,在這個節日里,按照習俗我們會包粽子、做五絲繩等事。相信你一定做過,我也不例外。
正值端午佳節,我和爸爸媽媽回到奶奶家,準備度過這個美好的節日。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而特有的節日,吃粽子是在端午節中必不可少的習俗。于是,早上,我跟著奶奶一起包粽子。奶奶先將泡過的糯米取出來,又將事先摘好的竹葉拿出來,就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奶奶那邊,手指上下翻飛,一下子就用粽葉做出了一個小漏斗。再用勺子挖了幾勺米,拍拍平。又用剩下的.粽葉一裹,就做出了一個穿著綠衣裳的粽子。
而我這邊,連用粽葉包出一個小漏斗都沒呢!有時我差點就裹好了,可沒抓緊,粽葉就一彈,回到了一張平平整整的粽葉了。有時我都要填上米了,但手指一滑,不僅沒做好粽子,米還灑了一地。我難過極了,奶奶安慰我說:“沒事,第一次難免都會有失敗。”我聽完奶奶說的這一句話,又開始努力的包粽子。半小時后,我終于包好了我的第一個粽子!我高興死了,蹦來跳去的。奶奶也很高興。中午,我終于吃上了自己包的香噴噴的粽子。
這就是我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14
每年的陰歷五月五日是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
去年過端午節時,早上一醒來,我家的樓上樓下吵吵鬧鬧,爸爸媽媽也不知道去哪了?到了中午他們回來了,他們手里拿著許許多多的粽子和一些五色絲線,我問你們拿這么粽子和這么多五色絲線是怎么回事,媽媽說:“今天是端午節,當然吃粽子和做花花繩了。”哦,我知道了,怪不得今天早上外面這么熱鬧,原來是過端午節啊!媽媽說:“今天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
粽子是由米和餡做。媽媽說:“要想把粽子煮熟,得先把水燒開,然后再把粽子放入鍋內煮,這樣粽子才能熟。”我按媽媽的'方法做了,最后粽子出鍋了,我發現,粽子各種各樣,有肉的、素的、甜的、咸的,并且粽子又粘又黏。我、媽媽、爸爸都吃了一口挺好吃的'。吃完粽子,媽媽把我的手上和腿上系上花花繩,表達對我的祝福。端午節真有趣,我真希望每天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15
今天,端午節到了,想必大家都過了一個難忘的節日,而我也過了一個難忘的節日。
我和媽媽提著禮物,高興地去二外爺家。一開門,發現哥哥也在,太好了!我立刻跑過去,像一只箭離弦似的,哥哥也很歡迎我,跑到冰箱拿了一瓶牛奶,就遞給我,我十分愛喝牛奶,迫不及待地把吸管扎到盒里,津津有味地喝起來。
我和媽媽準備聊會兒天就走了,可是我和媽媽被迫留下來吃飯,當時我以為是我最不喜歡吃的食物面條,等到開飯時,我一看頓時就傻眼了,好家伙,滿滿一桌子美味佳肴,有雞排,雞腿等各種肉類,讓人看了就想吃呀!品嘗完美味佳肴,當然還要在二外爺家待一會兒,這一點時間我還不知道要干什么,哥哥立即拿出來了他新買的'樂高積木和我一起拼裝,哥哥一直在分類,讓我更好拼,可是哥哥漸漸地睡著了,那時我還沒發現,等到媽媽叫我回家了,我才注意到,哥哥睡的真香啊,我推推他,撓撓他,都無動于衷。哥哥真像一位天蓬元帥,叫都叫不醒。這就是我的端午假期,真讓人印象深刻。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02-22
端午節風俗作文07-13
端午節風俗作文12-12
[精選]端午節的風俗作文05-21
端午節的風俗02-18
家鄉的風俗端午節作文12-22
關于端午節的風俗作文01-21
傳統的端午節風俗作文12-17
家鄉端午節風俗作文06-20
[經典]家鄉端午節風俗作文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