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校端午節包粽子通訊稿
相信大家都寫過通訊稿吧,很多場合都離不了通訊稿,通訊所報道的新聞事實,可以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去反映。那么你有了解過通訊稿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校端午節包粽子通訊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校端午節包粽子通訊稿1
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為中國法定節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至今為止它有著獨特的風俗習慣,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等慶祝活動。為了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西校區初二年級秉承“在成才的路上成人”的辦學思想,組織開展了端午節主題活動。
老師們對活動進行了精心策劃,包粽子、品詩詞、分享節日習俗......等活動,使孩子們的熱情異常高漲,對端午節充滿了期待。
在老師和家長的指導下,同學們將粽葉卷成漏斗狀,放入蜜棗,再用米充實壓緊,邊包粽子邊講故事,從粽子的歷史說到身邊的粽子軼事…一個個粽子火速出爐。年級領導也參與其中為孩子們送上節日的祝福,大家一起包粽子,吃粽子,感受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與精深,體會團結友愛的濃濃之情。
有的同學發揮自己的特長,聲情并茂地朗誦關于端午節的詩詞。他們時而飽含深情、時而娓娓道來,時而聲音宏亮、時而激情洋溢,一首首深情的'詩歌牽動著我們對屈原的思念,他那光照后人的絕唱將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
活動在一片祥和的氛圍中落下了帷幕。本次活動鍛煉和發展了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增加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同時也以這種形式預祝初三學子在即將到來的中考中一舉高"粽(中)",馬到成功!
學校端午節包粽子通訊稿2
端午到,粽米香。在端午佳節即將來臨之際,為讓師生能更真切得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內涵,以輕松的方式進一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學習能力,6月11日,鶴湖學校在食堂組織學生開展了端午節包粽子實踐活動。老師和學生們一起包粽子,其樂融融,校園里洋溢著濃濃的傳統節日氛圍。
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在食堂阿姨和老師們的指導下,紛紛拿起粽葉,興奮又認真地學習起了如何包粽子。折粽葉、填糯米、裹葉子、扎線……一道道工序有條不紊,忙得不亦樂乎,大家你爭我趕,不甘落后。不一會兒,一個個飽滿漂亮的三角粽子、四角粽子就包好了。看著自己的作品,孩子們樂開了花,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大家紛紛表示,參加這次包粽子比賽特別開心,不僅學會了如何包粽子,更真切地感受到了端午節的文化內涵與濃濃的節日氣氛,并表示要把粽子帶回家給爸爸媽媽品嘗。
包粽子實踐活動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讓學生感受到了端午節獨有的傳統習俗,加深了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活動中,大家互相交流,分工合作,共享勞動成果,不僅增進了師生情誼,更凝聚了孩子們的同窗友誼。
學校端午節包粽子通訊稿3
又是一年五月五,端午粽香滿園芳。為了讓同學們親身體驗端午節的獨特習俗,更好了解端午節的歷史文化內涵,激發孩子們的愛國情感,職院附中中專部舉行了一場富有趣味性的包粽子活動。希望孩子們通過包粽子這一傳統習俗,體驗傳統文化魅力,回望厚重歷史,度過一個難忘而又有意義的端午節。
活動之前,各班老師組織學生學習有關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活動現場,桌面上擺滿了整整齊齊的材料。原材料可是真豐富,有粽葉、蜜棗、葡萄干、蜜豆、紅豆沙、糯米等。老師為學生們進行講解示范。
在老師講解和示范后,同學們一個個“爭葉奪米”,好不熱鬧!你瞧,濃綠的粽葉在手中左右搖擺,一粒粒白白胖胖飽滿的糯米滾落在粽葉中,一枚枚蜜棗陪著糯米安睡,糯米、粽葉在心靈手巧的.學生手中翻轉飛舞,如變戲法一般,一只只棱角分明的粽子就誕生啦!
教室里充滿了歡聲笑語,學生們既體驗到了包粽子的樂趣,也感受到了端午節的魅力。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忙碌,一百六十余個大大小小的粽子堆成了小山,濃濃的粽香飄溢在校園里,更飄逸著濃濃中國文化的氣息,浸染著孩子們的心靈。
學校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場地,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的主要場所。舉行包粽子活動,體驗端午節習俗,為我校學子打開了一扇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門,不僅讓學生體會到了勞動帶來的快樂,同時也極大增強了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值此端午佳節,祝愿我們美麗的附中蒸蒸日上,祝愿我們偉大的人民幸福安康,祝愿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
【學校端午節包粽子通訊稿】相關文章:
端午節包粽子通訊稿06-15
(熱)端午節包粽子通訊稿5篇06-15
學校端午節包粽子活動方案08-31
端午節的習俗包粽子06-21
端午節包粽子日記02-01
(經典)端午節包粽子日記04-19
端午節包粽子教案06-15
端午節包粽子的教案05-15
學校端午節包粽子活動方案【范例6篇】06-21
端午節包粽子吃粽子風俗作文通用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