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鄉的風俗作文端午節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家鄉的風俗端午節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蘸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伴隨著這首童謠,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熱鬧非凡。
聽大人們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節日。農歷五月初五,屈原投江自盡,人們為了哀悼屈原先生,便將食物用葉子包住扔進江中,希望魚蝦不去啃食屈原的身體,后來就演變成了包粽子的習俗,聽到這我不禁想起了屈原的古詩:“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每到端午節,媽媽都要包粽子。早晨的霧靄還未散去,陽光淡淡地灑在母親的身上,柔和,清雅。母親熟練地做著準備工作,我像尾巴一樣跟著她進進出出,如過年一般,喜滋滋的心態不言而喻。
一切準備就緒,媽媽終于坐下了,她先將粽葉卷成一個圓錐形,然后放半勺米,再夾兩塊五花肉,撒上些綠豆,最后在中間塞顆蛋黃,簡簡單單的一套動作一氣呵成,我看得入了神,這幾個動作是我端午記憶里最鮮明的畫面。
整個程序精細,繁瑣。母親做得那樣專注卻又得心應手,我蹲在母親身邊,如癡如醉地看著。母親的嘴角往上輕輕揚著,淺淺的笑容在眉眼里鋪展,流溢。臉頰上已經涔滿了細密的汗珠。在微光的照耀下,宛如一粒粒瑪瑙。
粽子的香味很快就在屋子里沸騰了,我貪婪地嗅著這一絲絲、一縷縷的粽香。來不及等到它冷卻,撿肥實的撈起一個,我小心翼翼地剝開嫩綠色的粽葉,一股甜膩膩的糯米香撲鼻而來,乳白色的糯米鑲嵌著各色寶石,令人陶醉。再蘸點白糖,輕輕地咬上一口,令人回味無窮。小小的粽子注入許多感動,承載很大的滿足。
粽葉的清香還在夢中縈繞,無意的穿堂風沁入胸膛,昔日一縷香,化作難以泯滅的情愫。哦,那難忘的端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