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端午節的風俗作文9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的風俗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 篇1
中國的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端午節是中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中國人為什么要過端午節呢?這里有著不少的傳說,最著名的的就是為了紀念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并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和紀念屈原緊密聯系在一起。隨著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始于春秋戰國的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節日。
過端午節,中國各地有很多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
懸鐘馗像:鐘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中國中部的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鐘馗和一個離奇傳聞有關,相傳中國唐代(618年-907年)的皇帝病中夢見一大鬼捉一小鬼而啖之,自稱鐘馗,醒后令畫家吳道子描成畫像,相貌兇殘丑陋,以為打鬼、驅邪、除祟之用。
掛艾葉菖蒲: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于堂中,剪為虎形或剪彩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于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賽龍舟:據說中國古代百姓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尸體。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 篇2
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佳節之一,相傳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的。這一天有許多風俗習慣。
懸菖蒲艾葉。這天一清早,奶奶將鄉下帶來的菖蒲艾葉掛到了門上。我很好奇,就問奶奶,奶奶告訴我,這是為了驅瘴,艾葉有藥用功能,驅蚊子、蒼蠅,凈化空氣。原來,端午節還有這些風俗呀!這下我知道了。
吃粽子和黃魚。到了中午,桌上突然多了幾樣在平時很少看見的東西——粽子、黃魚。我很奇怪地問奶奶:“今天又不是過年怎么吃粽子了呀?”奶奶笑著說,“因為今天是端午節呀,所以要吃粽子和黃魚。據說這天人們把粽子裹成尖角形投入江中,尖角形能嚇跑魚蝦,里面的米能喂飽魚蝦,它們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尸體,這是人們對屈原的敬愛!爆F在我才知道吃粽子還有這講究。
賽龍舟、掛香囊。晚上看電視我還知道端午也有賽龍舟、掛香囊的風俗,坐在一邊的媽媽告訴我:“相傳當年屈原跳江以后,人們舍不得屈原,紛紛駕船竟相趕去救屈原,一會兒工夫就看不見了,后來,人們就用這種方式來紀念屈原。另外,人們還用五色的線纏繞香囊,有驅邪、保平安的美好愿望!
!端午節的風俗可真豐富呀,聽說,端午節的風俗已由湖北省為代表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我真為我的祖國感到驕傲。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 篇3
端午節就快到了,我來到祖母家。祖父祖母都忙開了,整天忙里忙外,也不知道他們累不累。
祖父在收集五端,五端是哪幾樣東西呢?它們是:艾草、菖蒲、龍船花、石榴花、蒜花。祖父不到一天就采購到了。啊,讓我找十天半個月也找不到,也不是我笨,其實就由于我沒有見過,因此才不知道嘛,自然找不到哦。祖父說要休息一下。祖母也出去了,回來的時候,帶回了粽葉、肉、蠶豆、糯米。我猜祖母是包我的最愛——肉棕子。我神不知鬼不覺,突然蹦了出來,把祖母嚇了一跳。祖母把肉放進醬油里,然后又把蠶豆弄成了豆瓣兒。祖母終于開始包粽子了,太有趣了,我目不轉睛地觀察著。粽子包好了,祖母把粽子放進鍋里,不一會兒就好了,我吃了好幾個粽子,令我回味無窮。我還要吃,祖母不許我吃了,我只好垂頭喪氣地走出去了。出去的時候。無意發現祖父在插五端,我說:“祖父,你插這個叫無端的東西,要干什么呀?”祖父說:“不干什么,聽說這個能避鬼神呢?”父親笑了起來:“你別亂說話了,不要讓她笑掉大門牙!薄白娓福瓉砟闶球_我的,我不理你了。”我無話可說!罢l說的,這是我祖父的祖父的祖父傳下來的!弊娓干鷼饬。父親把我拉進房間里,說:“你別和祖父吵了,其實那就是驅趕小蟲用的啦!”我好像有那么一點沒變了,慢吞吞地說:“哦!”
第二天早晨祖母給我戴五色線,我說:“難看死了,像什么東西呀?”祖母說:“別亂說,這是長命縷,能保你長命百歲的'!蔽覇】跓o言。快到學校了,我偷偷把它放進衣袖里,到班級了,我看見大家都戴著五色線,于是把它拉了出來,看看誰的美。
原來端午節有這么多的風俗,我才知道呢。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 篇4
今天,我在讀《中國歷史故事》時,讀到了一篇文章——屈原沉江。
屈原因為愛國,不愿意隨波逐流,被楚頃襄王革了職,在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跳進汨羅江自殺了。楚國的老百姓把米、雞蛋等食物丟進江里,希望喂飽魚蝦,不讓它們吃屈原的尸體。到了第二年那一天,當地百姓為了紀念屈原,劃著船用竹筒盛了米撒到水里。后來他們把盛著米飯的竹筒改為粽子,劃小船改為賽龍船。慢慢地,這種紀念屈原的活動成為了一種風俗,五月初五這一天也演變成了我們今天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 篇5
說到端午節,大家一定都知道。
端午節有非常多名字。比如:端陽節、賽詩節、重五節等等。
端午節有非常多風俗,像吃粽子、賽龍舟、戴五絲線、吃“五黃”等。
說到粽子,我可是非常喜歡。我見到的粽子有兩種,一種是竹葉粽,一種是竹筒粽。餡兒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紅棗餡的,豆沙餡的,有香米餡的,有糯米餡的,有八寶粥餡的,這些餡都是粘粘的,吃在嘴里又香又甜,好吃得非常!恐怕你饞得都要流口水了吧!
我聽家長說,端午節還有一個故事呢。楚國時期,當時正是五月初五,屈原因受冤枉,抱著石頭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百姓聽到這個消息后,劃船去搭救,可是打撈了半天都沒撈到。他們怕魚蝦吃了屈原的尸體,就在汨羅江上劃龍船、丟粽子,引開魚蝦。
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人士,一直把賽龍船、吃粽子的習俗延續到今天。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 篇6
提起端午節,大家都不陌生,對端午節的習俗與來歷也應該略知一二吧!但,一個地方一個風俗,有很多端午習俗大家都不知道,今天就由我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吧!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與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于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避邪。“中國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歷代有大量詩、詞、歌、賦等文學作品傳世。
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揩記》與南朝宗懔《荊楚歲時記》。據說,屈原投汨羅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的時候,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糯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磥恚宋绻澇贼兆、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萬水千山粽是情,糖餡肉餡啥都行。糯米沾著紅棗香,粽葉包著朋友情!辈还茉趺凑f,聽完我的介紹后,是不是又知道了很多端午節的知識呢?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 篇7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艾節、端午、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各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
傳說,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為國忠誠。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都城被敵人占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楚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劃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在過端午節時,人們有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掛荷包和栓五色絲線等許多習俗。這些習俗都是為了驅邪或紀念屈原的死。
端午節的許多習俗與五這個字聯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過端午節還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币荒暌欢鹊亩宋绻澯值搅,提到端午節,心里肯定想到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
在我們家,過端午節當然少不了2件事,你們應該也知道那2件事了吧!如果不知道也沒有關系,因為下面有答案了,也讓我們一起走進端午節的世界吧!
包粽子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一大早的,太陽公公早早地起來向我們打招呼了,小草喜歡那吵鬧聲,所有也迫不及待地醒來了。我也有點迫不及待了,看見媽媽在包粽子,我想:包粽子一定很好玩。我馬上跑過去,對媽媽說:“我也要包粽子!眿寢屶诺囊宦,我們現在就要包粽子咯。要準備糯米、粽葉、肉、花生、綠豆、芝麻等材料。先把粽葉放在鍋里滾洗,然后拿出來放在盆子里洗干凈,再把糯米洗干凈,然后放在鍋里炒,肉也要炒,和芝麻混合在一起,花生炒脆,還要把外面的那層簿簿的皮去掉,還要壓碎,糯米、綠豆等材料混合在一起,嘻嘻,材料都準備好了。包咯,拿2片粽葉,上下一層,然后向自己的方向一轉,就像一個圓錐,先放糯米,然后放肉、花生等,然后在再邊上加一片粽葉,再把側邊的粽葉壓下去,最后用繩子綁著,ok啦,大功告成,粽子下鍋咯!
總算把粽子包完了去看賽龍舟。看見觀眾水泄不迎,可真熱鬧啊!觀眾們為賽者加油,大聲地歡呼。看完了賽龍舟,回到家里,聞到一陣陣香味,一定是粽子的香味了,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過去了,小草再也聽不到那樣吵鬧的聲音了,我可真是懷念端午節的味道啊!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 篇8
每年的端午節我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懸艾葉、我最喜歡看賽龍舟的比賽了,這比賽并不是為了爭誰第一水第二,是為了在觀眾面前展示他們嫻熟的技能與美好的姿態。
我先來說說粽子吧。粽子是用墨綠色的蘆葉包裹著糯米和棗子。煮熟之后,剝開蘆葉,只見米團里仿佛鑲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很好看。粽子的的味道美極了,蘆葉散發著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膩。
粽子還有一個悠久的故事。傳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屈原一生寫了很多著名的詩篇,提出過很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是君王不采納。后來君王淪喪,他滿懷憂憤跳江自盡。人民還念他,崇敬他。兩千多年來,人們將粽子投入江中,當做獻給詩人的祭品!@就是粽子的由來。是的,每逢端午節,人們怎么會忘記偉大的詩人屈原呢?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將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并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作艾人、艾虎;制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產生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 篇9
“五月五,是端午節。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泵慨斅牭竭@首歌,我就知道農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來了。端午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端午節有許多風俗也與“五”這個數有聯系。有用紅、黃、藍、白、黑絲線系在兒童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長命縷。各家也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每逢這一天,人們會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酒,用來殺死毒蟲或孳生。
關于端午節,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呢!據說,古代時有一位愛國的詩人叫屈原。他得知自己國家滅亡了后,跳進江河里了,眾人得知后,有人去撈屈原的尸體,有的將粽子投進江河,讓魚蝦不再吃屈原的尸體。
我家鄉過端午節時會劃龍舟,還會全家團圓,吃美味的大粽子,吃完后,我們還會一邊看電視一邊談笑風生,開心極了。
【【精選】端午節的風俗作文9篇】相關文章:
【精選】端午節風俗的作文3篇08-29
【精選】端午節風俗的作文5篇08-19
【精選】端午節風俗的作文4篇08-07
精選端午節風俗的作文4篇07-24
端午節風俗的作文(精選71篇)03-29
【精選】端午節風俗的作文四篇07-01
【精選】端午節風俗的作文6篇06-29
【精選】端午節風俗的作文九篇06-26
精選端午節風俗的作文三篇05-26
精選端午節的風俗作文7篇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