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端午節的風俗作文集合九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風俗作文9篇,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 篇1
一年中有很多個節日,我最喜歡端午節。
每年的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賽龍舟和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將粽子投進河里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今年的端午節又快到了,我提議咱們自己包粽子吃,媽媽一下就同意了。利用星期天,我跟著媽媽學包粽子。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先取三片葉子,將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然后將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空心的圓雉形,然后在空心的圓錐形里插個筷子,拿小勺子舀了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搖動筷子,一直將粽子包的緊緊地。不一會兒,我和媽媽就包完了粽子。上鍋蒸的任務就包給爸爸了。
打開電視,正在直播龍舟競賽,吃著自己包的香噴噴的粽子,看著賽龍舟,心理別提多高興了。
怎么樣?我家鄉的端午節有意義吧!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 篇2
每年的端午節我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懸艾葉、我最喜歡看賽龍舟的比賽了,這比賽并不是為了爭誰第一水第二,是為了在觀眾面前展示他們嫻熟的技能與美好的姿態。
我先來說說粽子吧。粽子是用墨綠色的蘆葉包裹著糯米和棗子。煮熟后,剝開蘆葉,只見米團里仿佛鑲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非常好看。粽子的的味道美極了,蘆葉散發著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膩。
粽子還有一個悠久的故事。傳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屈原一生寫過許多著名的詩篇,提出過許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是君王不采納。后來君王淪喪,他滿懷憂憤跳江自盡。人民還念他,崇敬他。兩千多年來,人民把粽子投入江中,當做獻給詩人的祭品。——這就是粽子的由來。是的,每逢端午節,人民怎么會忘記偉大的詩人屈原呢?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并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制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 篇3
古代有個愛國大詩人,名叫屈原。因受奸人挑撥,被皇上驅逐。但是他仍然愛自己的國家。最后投江自盡。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便有了今日的端午節。
端午時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但隨著歲月的流逝,許多地方的節日特色已經不復存在了。可是閩南一帶卻還有著濃濃的民風民俗。
上午,大家都會去割艾草。割來的艾草都被掛在門前屋后。整條街都是綠茫茫的一片,仿佛有千萬條綠色的絲巾迎風飛舞。這艾草寓意驅蚊除蟲,驅災避邪。
艾草驅邪的民俗流傳至今,而十二點的光陰更讓人難以忘懷。
正午十二點。家家戶戶都端著盆子,到河邊取水。用晶瑩剔透的水來沖洗腳或臉,洗走自己身上的晦氣。之后,人們還會聚集在河邊跪拜祭祀。不僅是跪拜,在貢臺上還供著不少供品,有雞鴨魚肉、美酒果蔬等。當然,更少不了最重要的棕子。最后,將其中6個棕子投下河去喂魚蝦。(好讓屈原的遺體繼續安息于海底)祭祀便完畢了。其余的貢品便可以自己帶回家食用,以求沾一些福氣,帶來好運。
午后,端午的又一個高潮到了采蓮。由一個打扮不堪入眼的醉漢為導,抬一尊木雕龍頭。龍頭雕刻的栩栩如生,眼睛炯炯有神,有一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威嚴。身后跟著鑼鼓隊、花童等。這一個游行隊伍要進入每家每戶舞旗拂塵。主人則要行待客之禮,送一些糖果餅干給他們。隊伍十幾米長,上百人組成。鞭炮聲持續不斷,鑼鼓聲響徹云霄。氣勢真是不同凡響!
在端午,小孩子最高興的莫過于得到一件禮物香包。它的色彩多以紅黃紫為主,表面細繡著一些美麗的圖案。據大人們說,香包里還有許多好東西。喻吉祥如意,帶有長輩們對孩子的美好祝愿。
閩南的端午節總是那么別具特色,那么令人難以忘懷!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 篇4
端午節有非常多名字。比如:端陽節、賽詩節、重五節等等。
端午節有非常多風俗,像吃粽子、賽龍舟、戴五絲線、吃“五黃”等。
說到粽子,我可是非常喜歡。我見到的粽子有兩種,一種是竹葉粽,一種是竹筒粽。餡兒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紅棗餡的,豆沙餡的,有香米餡的,有糯米餡的,有八寶粥餡的,這些餡都是粘粘的`,吃在嘴里又香又甜,好吃得非常!恐怕你饞得都要流口水了吧!
我聽家長說,端午節還有一個故事呢。楚國時期,當時正是五月初五,屈原因受冤枉,抱著石頭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百姓聽到這個消息后,劃船去搭救,可是打撈了半天都沒撈到。他們怕魚蝦吃了屈原的尸體,就在汨羅江上劃龍船、丟粽子,引開魚蝦。
后來,人民為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人士,一直把賽龍船、吃粽子的習俗延續到今天。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 篇5
端午節有很多的風俗,如吃棕子、賽龍舟等。在我媽媽的故鄉——三明就有一種“插茱萸”的風俗。
茱萸是一種草,它細細長長的,又是綠油油的。每到端午節,當地老人們就會在自家的每一個門的兩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靈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見外公搬來一節長梯,在門的旁邊(門框前)架好,接著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詞,接著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細找這門邊的裂縫,等到找到了裂縫后,再把那一把茱萸草插上去,接著下來。
我們和外公在遠處得意洋洋望著大大小小的門上被我們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風徐徐吹過,門旁的茱萸在微風中輕輕搖擺著身體,像笑這對我們說“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端午節風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隨這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人會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議:大家要保持這種風俗將古老又悠久的風俗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 篇6
端午時節就快到了,我來到奶奶家。爺爺奶奶都忙開了,整天忙里忙外,也不知道他們累不累。
爺爺在收集五端,五端是哪幾樣東西呢?它們是:艾草、菖蒲、龍船花、石榴花、蒜花。爺爺不到一天就采購到了。啊,讓我找十天半個月也找不到,也不是我笨,其實就因為我沒有見過,所以才不知道嘛,自然找不到哦。爺爺說要休息一下。奶奶也出去了,回來的時候,帶回了粽葉、肉、蠶豆、糯米。我猜奶奶是包我的最愛——肉棕子。我神不知鬼不覺,突然蹦了出來,把奶奶嚇了一跳。奶奶把肉放進醬油里,然后又把蠶豆弄成了豆瓣兒。奶奶終于開始包粽子了,太有趣了,我目不轉睛地觀察著。粽子包好了,奶奶把粽子放進鍋里,不一會兒就好了,我吃了好幾個粽子,令我回味無窮。我還要吃,奶奶不許我吃了,我只好垂頭喪氣地走出去了。出去的時候。無意發現爺爺在插五端,我說:“爺爺,你插這一個叫無端的東西,要干什么呀?”爺爺說:“不干什么,聽說這一個可以避鬼神呢?”爸爸笑了起來:“你別亂說話了,不要讓她笑掉大門牙。”“爺爺,原來你是騙我的,我不理你了。”我無話可說。“誰說的,這是我爺爺的爺爺的爺爺傳下來的。”爺爺生氣了。爸爸把我拉進房間里,說:“你別跟爺爺吵了,其實那就是驅趕小蟲用的啦!”我好像有那么一點沒變了,慢吞吞地說:“哦!”
第二天早晨奶奶給我戴五色線,我說:“難看死了,像什么東西呀?”奶奶說:“別亂說,這是長命縷,能保你長命百歲的。”我啞口無言。快到學校了,我偷偷把它放進衣袖里,到班級了,我看見大家都戴著五色線,于是把它拉了出來,看看誰的美。
原來端午節有這么多的風俗,我才知道呢。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 篇7
端午節的風俗農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們都知道端午節這天,全國最為相同的是吃粽子。關于端午節有很多說法,比如我的家鄉;在農歷五月初一這天要給家人帶兩色絲線,五月初五要換五色絲線。傳說;帶彩色絲線上帝可以保佑家人身體健康,驅走瘟災,萬事如意。
端午節這天,太陽還沒出來,全家人就要上山拔一些艾回來,用艾葉水洗臉,傳說這樣能夠驅蚊蟲。洗完臉之后就開始吃粽子,粽子是用糯米,紅棗,紅豆包成的,特別好吃,吃上一個還想再吃一個。還有將蛋黃煮灰了的雞蛋。吃完飯太陽露出半個腦袋,一家人還要弄些柳條回來,再用彩色紙疊成葫蘆,插在大門上方。這樣就國泰民安了。傳說;這是人們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留下的風俗,雖然是個傳說但家鄉的人都很相信。
媽媽說這些都是姥姥告訴她的。家鄉的端午節非常隆重。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 篇8
每年的端午時節我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懸艾葉、我最喜歡看賽龍舟的比賽了,這比賽并不是為了爭誰第一水第二,是為了在觀眾面前展示他們嫻熟的技能與美好的姿態。
我先來說說粽子吧。粽子是用墨綠色的蘆葉包裹著糯米跟棗子。煮熟后,剝開蘆葉,只見米團里仿佛鑲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很好看。粽子的的味道美極了,蘆葉散發著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膩。
粽子還有個悠久的故事。傳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屈原一生寫過許多著名的詩篇,提出過許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君王不采納。后來君王淪喪,他滿懷憂憤跳江自盡。人民還念他,崇敬他。兩千多年來,人們把粽子投入江中,當做獻給詩人的祭品。——這就是粽子的由來。是的,每逢端午節,人們怎么會忘記偉大的詩人屈原呢?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跟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并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制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 篇9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有兩千年歷史,習俗有很多,讓我來介紹一下吧!
端午節地習俗:掛艾草 ,因為夏天有很多蚊子,掛艾草可以驅蟲除病。用艾草洗澡還可以防止蚊子叮咬呢!我在電視上看見8歲左右的小孩光著身子在小木盆里洗澡。
吃粽子的來歷是因為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他覺得世界不公平,抱著石頭投江自盡所以,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會包粽子,吃粽子。還會把粽子投到江里,不讓魚把屈原的尸體吃掉。
【精選端午節的風俗作文集合九篇】相關文章:
【精選】端午節風俗的作文集合9篇12-26
【精選】端午節風俗的作文集合7篇12-23
【精選】端午節風俗的作文集合五篇12-16
精選端午節風俗的作文集合9篇01-21
端午節風俗作文(集合15篇)02-23
【精選】端午節風俗作文集合6篇11-25
精選端午節風俗作文集合五篇11-07
精選端午節風俗作文集合6篇10-16
【精選】端午節風俗作文集合六篇04-24
精選端午節風俗的作文8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