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風俗作文合集五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風俗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 篇1
今年的端午節快要到了,端午節為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起源于中國,最初是我國人民以祛病防疫的節日,后來傳說愛國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也同時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以圍繞才華橫溢、遺世獨立的楚國大夫屈原而展開,傳播至華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皆知,追懷華夏民族的高潔情懷。但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且吳越之地以龍舟競渡在此日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
媽媽說:“端午節還要吃五黃,有黃瓜、黃魚……,門上要插艾草,驅蚊、辟邪。”這天我在臨安白水澗快快樂樂的過了一天。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 篇2
又是一年端午節,家家的粽子散發著清香,悠悠飄來,感動著我的心。
“寫寫端午的粽子吧!那里,有著一個美麗的世界!”我這樣對孩子說。
每年此時,你都聞著這樣的清香,你都品嘗著這樣的溫暖,可是,你想過它了,你凝視它了嗎?
粽子,和歷史有關,和文化有關。春秋戰國,汨羅江畔,屈子終身一躍,寫進端午的詩篇。從此,那浩蕩的江水,傳頌著這樣的美名,漂蕩著這樣的清香。
粽子,和溫暖有關,和親情有關。爺爺奶奶包的粽子你還記得其中味道嗎?爸爸媽媽包的粽子,你還能想起那些細節嗎?我還記得姥姥包粽子的過程,三層粽葉錯落著搭好,輕輕展開、抹平,兩手輕輕一彎,便彎出小小的.圓錐形狀,一撮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顆紅棗點在米中,再一撮米蓋在上面。姥姥不會讓棗露出米外,于是紅棗的汁液不會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卻更香更甜。姥姥的大手緊緊捏著盛滿餡的粽葉,一根線繩緊緊繞過,纏兩圈,系住,便成了一個精巧的四個角的粽子。
我覺得姥姥的粽子像是有生命,要用一只來做量詞,輕輕拉一下,線繩便解落,展開粽葉,精致的四個角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地染了青綠,第一口是葉的清香,第二口是米得甜糯……”那是生命!你想過粽子是有生命的嗎?
粽子,和成長有關。小時候,我們走過的路上,都飄滿這樣的香味。我在端午的歌謠中成長,門前的小樹隔年盈尺,長輩們卻在我們的鮮嫩反襯下日漸白頭。粽子相隨的歌謠,你還記得嗎?“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端午的歌謠是清晨的布谷鳥起的調啊。而今,生活水平高了,我們吃的東西也豐富了,可是,端午的粽香還是會在某個時光飄進我們的記憶。那些粽子隔著時光和故鄉,與我們相思凝望。
浸潤于每一張箬葉的時光,滲透進每一粒糯米的親情,纏繞在每一根粽線的感動,粽子就是“我”,這不起眼的普通大眾之物,給我們帶來了這多的記憶,歷史的,文化的,親情的,成長的……“我”讓世界想起汨羅江的千百年潺潺的流淌,“我”讓世界擁有這么豐厚充沛的親情,“我”讓大街小巷響起這么生動的呼喚,“我”讓世界流傳這樣悠遠的感動,世界怎么不因“我”而精彩?
“原來我不懂”,這樸素清香的粽子,才最是童年的記憶,最是愛的味道。
有一種“向前走”是逆向而行,走回童年的路,走到飄滿粽香的鄉村,不僅是粽子的召喚,更是本心的回歸!
記住粽子的歌謠,媽媽的粽子有我們的童心!
這一次,我們就細細讀讀粽子的細節,選擇這生活的感動!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 篇3
端午節就快到了,我來到奶奶家。爺爺奶奶都忙開了,整天在忙里忙外,也不知道他們累不累。
爺爺在收集五端,五端是哪五樣東西呢?它們是:艾草、菖蒲、龍船花、石榴花、蒜花。爺爺不到一天就采購到了。啊,讓我找十天半個月也找不到,也不是我笨,其實就因為我沒有見過,所以才不知道嘛,自然找不到哦。爺爺說要休息一下。奶奶也出去了,回來的時候,帶回了粽葉、肉、蠶豆、糯米。我猜奶奶是包我的最愛——肉棕子。我神不知鬼不覺,突然蹦了出來,把奶奶嚇了一跳。
粽子包好了,奶奶把粽子放進鍋里,不一會兒就好了,我吃了好幾個粽子,令我回味無窮。我還要吃,奶奶不許我吃了,我只好垂頭喪氣地走出去了。
在出去的時候。無意發現爺爺在插五端,我說:“爺爺,你插這個叫無端的東西,要干什么呀?”爺爺說:“不干什么,聽說這個可以避鬼神呢?”爸爸笑了起來:“你別亂說話了,不要讓她笑掉大門牙。”“爺爺,原來你是騙我的,我不理你了。”我無話可說。“誰說的,這是我爺爺的爺爺的爺爺傳下來的。”爺爺生氣了。
爸爸把我拉進房間里,說:“你別和爺爺吵了,其實那就是驅趕小蟲用的啦!”我好像有那么一點沒變了,慢吞吞地說:“哦!” 第二天早晨奶奶給我戴五色線,我說:“難看死了,像什么東西呀?”奶奶說:“別亂說,這是長命縷,能保你長命百歲的。”我啞口無言。
原來端午節有這么多的風俗,我才知道呢。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 篇4
今天是端午節,放假不上課。為什么端午節放假不上課呢?因為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古時候有一個愛國詩人叫屈原,他愛人民,人民也很愛他。在五月初五這一天,他在汩羅江去世,為了讓魚不要吃愛國詩人屈原,人們就在江里拋許多粽子。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到五月初五那天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吃粽子,還在江里、湖里舉行龍舟賽。這個風俗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地傳下來,就成了端午節。
我們這里的端午節還要在門上掛艾葉,插菖蒲劍……端午節真有意思!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 篇5
端午節有許多的習俗,如吃棕子、賽龍舟等。在我媽媽的家鄉——三明就有一種“插茱萸”的習俗。
茱萸是一種草,它細細長長的,又是綠油油的。每到端午節,當地的老人民就會在自家的每一個門的兩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靈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見外公搬來一節長梯,在門的旁邊(門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詞,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細找這門邊的裂縫,等到找到了裂縫之后,再把那一把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來。
我們和外公在遠處得意洋洋望著大大小小的門上被我們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風徐徐吹過,門旁的茱萸在微風中輕輕搖擺著身體,好像笑這對我們說“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端午節習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隨這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人會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議:大家要保持這種習俗把古老又悠久的習俗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合集五篇】相關文章:
端午節風俗的作文合集10篇09-05
端午節風俗作文合集九篇07-13
端午節風俗作文合集六篇07-06
關于端午節風俗的作文合集7篇11-07
【精華】端午節風俗的作文合集九篇11-06
精選端午節風俗的作文合集五篇11-01
【熱門】端午節風俗的作文合集8篇10-24
【實用】端午節風俗的作文合集五篇10-23
【必備】端午節風俗的作文合集六篇10-22
【精選】端午節風俗的作文合集8篇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