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三國演義有感左右 推薦度:
- 讀紅巖有感 推薦度:
- 讀《正面管教》有感 推薦度:
- 讀童年有感 推薦度:
- 讀《簡愛》有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讀《封神演義》有感7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封神演義》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封神演義》有感1
我自從讀過《封神演義》之后便對周武王十分崇拜。這是因為周武王為民除去了紂王這個昏君。周武王除去了紂王之后便將紂王的珠寶救濟災(zāi)民,并且做事都為百姓著想。所以百姓都過得非常好。
這個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叫成湯的人建立起了一個國家。600年來百姓過得平平安安,可是到了商紂王統(tǒng)治的那年發(fā)生了變化。商紂王力大無窮,而且十分好色。因此女媧娘娘讓三個妖精去迷惑紂王,助周武王討伐成功。三個妖精中的玉石琵琶精被姜子牙除去了。后來千年狐貍精變成了妲己,九頭稚雞精變成了胡喜媚迷惑紂王。她們幫助紂王殘害百姓,將女媧娘娘的話忘了。后來,姜子牙帶領(lǐng)的西岐軍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這樣很快打敗了紂王派出的所有人馬,直奔朝歌殺去。千年狐貍精和九頭稚雞精在這時居然幫助紂王對付姜子牙,但是都被殺死了。紂王知道妲己和胡喜媚被殺死了,明白大勢已去,便自焚摘星樓。
紂王死后,周武王身居京城,駕馭天下,四海升平,成就了一統(tǒng)大業(yè)。回想當年文臣獻智,武將施勇,龍爭虎斗,風云變色,千載風情佳話,后人紛紛評說。《封神演義》讀后感300字《封神榜》讀后感
讀《封神演義》有感2
暑假里,我認真讀完了一本家喻戶曉的書,它的名字叫《封神演義》。書中主要介紹紂王無道,妲己篡權(quán),陷害忠良,導(dǎo)致人心所背國破家亡的故事。
《封神演義》講述的是在中國古代,商湯的最后一個皇帝殷受,也就是——紂王。有一次,紂王去給女媧上香,突然一陣狂風吹來,卷起幔帳,現(xiàn)出女媧來。紂王見女媧容貌端麗、國色天香,不由神魂飄蕩,淫心頓生,在粉墻上提詩一首。回宮后,紂王終日憂悶,大臣就勸紂王選妃。紂王讓各大諸侯帶上美女來到朝歌。唯有蘇護沒有送禮,費仲和尤渾見此,便懷恨在心,他們告訴紂王說:“蘇護有一女,十分美麗。”紂王聽后大悅,向蘇護提親,蘇護不同意,在朝歌墻頭題了一首反詩。紂王知道后大怒,派諸侯去征討蘇護。北伯侯討伐蘇護,幾乎連連戰(zhàn)敗,直到后來蘇護之子被擒,蘇護沒辦法,只好送女兒去朝歌。誰想,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千年狐貍精控制了蘇妲己。自從“妲己”來到朝歌,紂王就開始貪圖美其色,再也無心理會朝政。杜元銑見了去進獻忠言,沒想到紂王并沒聽他的,而是殺了他。梅伯聽后怒氣難平,拉著商容一起來質(zhì)問紂王,紂王只作了簡單回答。一向忠君的梅伯滔滔不絕的開始指責紂王的劣跡,紂王大怒,在一旁的“妲己”揚起雙眉說:“不如用我的刑具處死他。”紂王又換了笑臉。后來,只要進獻忠言的人,都會被這炮烙處死。紂王聽了奸臣的讒言,要把諸侯都處死。姬昌好不容易逃回西岐,朝廷卻三番五次的圍剿西岐,可每次都是無功而返。天下人人都知紂王殘暴,而西岐明主卻深得民心,因此,很多能人異士都歸了西岐。但終因紂王無道,人心所背,最后,太師也戰(zhàn)亡了。這時,武王和姜子牙克服重重困難,殺向朝歌,戰(zhàn)敗紂王,擒了“妲己”,紂王自刎了。武王統(tǒng)一了天下,子牙封了360部正神。
讀《封神演義》這本書,我懂得了:作為一個君主,不能專聽專信,否則也會像紂王一樣國破家亡,要勤政愛民,才能人心所向,像武王、姜子牙他們一樣興國安邦;當今和平年代,我們的青少年不能因一己的私欲而忘公,沒有底線地放任自己,不好好學(xué)習(xí),長大以后“徒傷悲”啊!
讀《封神演義》有感3
今天下午,我寫完作業(yè),就拿起老師推薦我們看的書———《封神演義》讀了起來。剛開始,我一看見里面那些怪異的人物形象,就嚇的膽顫心驚。例如書里面的雷震子,他長長的獠牙伸出嘴外,鼻子高高隆起,眼睛暴突,耳后長著兩束紅毛。好恐怖!我實在看不下去,就把書合上了。
到了晚上,我對爸爸說:“爸爸,《封神演義》太可怕了,我們就不看它了。”爸爸說:“其實沒什么可怕的,讓我來帶你讀吧。”我連忙說:“No! No! No!”可爸爸非要給我讀,沒辦法,只能和他讀了。我們讀了"妲己設(shè)計除比干“和”陳塘關(guān)哪吒出世“兩篇,在爸爸的帶領(lǐng)下,我慢慢被書里面的故事情節(jié)吸引了,覺得非常好看,也沒有我想象的那么可怕。
現(xiàn)在,爸爸不在的時候,我都自己看《封神演義》,我覺得之前認為那些人物可怕,是對他們不了解,現(xiàn)在知道了故事的來龍去脈,也不覺得他們可怕了。瞧!我已經(jīng)快把它看完了呢!
讀《封神演義》有感4
暑假期間,我讀完了《封神演義》這本書,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商朝紂王聽信小人讒言殺害了無數(shù)忠臣和無辜百姓,國家民不聊生。最后,姜子牙與姬昌手下眾將經(jīng)過無數(shù)次艱難困苦終于推翻了紂王的商朝,建立了周朝。周朝成立時西伯候去世,兒子姬發(fā)繼位,成為了周朝的第一個開國皇帝。
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姜子牙,他大公無私,強烈反對殘暴的紂王,輔助周武王,建立周朝。
我最喜歡的章節(jié)是第十章“西伯候回歸吐子”,這一章主要講了紂王將姬昌的兒子伯邑考做成肉餅給姬昌吃,后來西岐的散逸生買通費仲和尤渾,那兩個人讓紂王把姬昌放了。最后姬昌經(jīng)過孩兒雷震子幫忙回到了西岐。從這個章節(jié)中我體會到了一個人要經(jīng)過巨大艱辛,克服重重困難才能成就一番大事業(yè)。
讀《封神演義》有感5
他有一大群神仙朋友——會七十二變的二郎神楊戩,三頭六臂的哪吒;他還有很多法寶——翻天印、太極圖、杏黃旗、混元金斗;它就是我國古代的一部可以比肩四大名著的長篇經(jīng)典神魔小說——《封神演義》。哪吒鬧海、姜子牙釣魚等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封神演義》的作者是明代的許仲琳。它以西周周武王伐紂為歷史背景,講述了由紂王去女媧宮進香所引起的闡教與截教斗法、神鬼人妖三界大戰(zhàn)、姜子牙幫助姬昌伐紂奪取商朝,最后紂王自焚而死,姜子牙封神等一系列的故事。
這本書最讓我著迷的就是作者奇特的想法,有點異想天開的感覺,但卻又寫得特別逼真。他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個豐富多彩的藝術(shù)形象——會七十二變的二郎神楊戩、有三頭六臂的哪吒、脅身雙翅的雷震子、會鉆地的土行孫……。
而我最喜歡的部份就是以紂王和申公豹為代表的截教跟以武王和姜子牙為代表的闡教大斗法:打神鞭、陽陽鏡、金絞剪、定海珠……雙方各有異寶斗得不亦樂乎;魔家四將、哼哈二將、千里眼、順風耳……各顯神通。他們都能上天入地,撒豆成兵無所不能。十絕陣、天河陣、誅仙陣、萬仙陣……座座兇險異常,雙方絕一勝負,但死傷神仙無數(shù)。
但最讓我感動的就是姜子牙封神,姜子牙不計前嫌,把許多跟他的仇的人都封神了。他用一顆善待他人的心,容下了別人所不能容的事。封神結(jié)束后,申公豹譏笑他,姜子牙悠然地對他說:“難道我姜子牙下山,圖的是榮華富貴?只要看到天下安寧,天地人三界協(xié)調(diào)有序,我心愿已足。至于我個人,別無所求。”他以廣闊的胸懷看淡紛擾,看輕得失,視功名利祿為過眼云煙。他是真正的君子,做人無愧于心。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不能心胸狹窄自私自利,讓我們向姜子牙學(xué)習(xí),每個人多一份善意的寬容,少一份無意的傷害。
讀《封神演義》有感6
再一次讀完了《封神演義》,還是被故事中的神、魔、人三種形式的結(jié)合所吸引,從紂王無道到周武文討伐朝歌,每一個故事都讓我難以忘懷。
這本書以紂王的荒淫無道為故事的起因,接著以周武文率領(lǐng)的征商大軍進軍朝歌的事,最終以武王分封列國和姜子牙封神作結(jié)。書中的紂王不僅整天與妃子妲已鬼混,還聽信妲已的胡言亂語,接二接三地將首相商容、亞相比干、上大夫梅伯和司天臺首官杜元銑殺害,而且他還沉湎酒色,聽信奸佞,殘害忠良,殺妻誅子,擾害百姓;制炮烙、造蠆盆、剜目挖心、剖孕婦、敲骨髓等種種暴行。這些惡劣的行為導(dǎo)致了天下諸侯紛紛起兵造反,以至最后成湯這六百年的基業(yè)會毀在了一個妖狐的刀斧之上。首相商容、亞相比干這些大臣,他們勇于上讕,誓死守,直至被害死也毫無怨言,而聞太師更是戰(zhàn)死在異國他鄉(xiāng)。這些朝歌大臣都有一顆不可改變的“忠”心!看著那么多的忠臣和將才為一個必定要滅亡的國家而死去,怎能不讓人看著心痛呀!
而姬發(fā)、姜子牙、哪吒、楊戩這些人卻體現(xiàn)出了正義的.行為,他們關(guān)心百姓的疾苦,而受到百姓的擁護,使黃飛虎、蘇護王、李靖等朝歌大將接二連三地造反,加入到西岐這一邊來,一起反對紂王的暴行。只有一個英明的君主才能使對方的良將投靠到這一邊;而一個無能的昏君,即使擁有再多再多的將領(lǐng)與謀士,也將失去這些人,而武王與紂王就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點。
這本書中,姬發(fā)就是仁慈的代表,他關(guān)心天下的百姓,有著廣闊的心胸和長遠的眼光,同時又有著果斷的處事能力,使他成為百姓心目中的明君。他甚至連捉到的敵人也不愿意殺害,而是真誠的勸誡他們棄暗投明,善良的內(nèi)心充分在這些事情中體現(xiàn)出來,到最后他才能贏得天下。
《封神演義》的神話色彩更是極為豐富,不僅有歷史典故,也夾雜著神、魔,這些神和魔不僅可以呼風喚雨,隨意變化,甚至能夠擁有一個不死之身。比如哪吒鬧海那一回,當哪吒拔劍砍臂膊,剖肚皮、剜腸剔骨之后,魂魄卻仍然還在,后來又附入到荷葉之中,化身成為另一個不會死的“哪吒”,“三分事實七分虛構(gòu)”,書中的故事扣人心弦,使讀者總能融入到故事中去。這便是這本書的高明之處。
《封神演義》這本書,充分體現(xiàn)了反對專制,揭露邪惡,歌頌仁政,宣揚正義,還有邪終勝不了正的主題思想。“順天者昌。逆天者亡”,歷史雖然在變遷,但這個真理卻永遠不可能改變。因為只有一個能與百姓同甘共苦的人,一個能關(guān)心百姓疾苦的人,一個能順從民意的人,才能真正得到天下百姓的尊敬和信任,才能真正統(tǒng)一天下。
讀《封神演義》有感7
“真是時間如流水”,一年一度的暑假又到了。我又走進書店精心挑選了一本書,名字叫《封神演義》。
《封神演義》是明代許仲琳寫的一本名著。這本書主要講述了紂王昏庸無道,使得百姓生活十分艱苦。終于姜子牙、周文王和周武王,開始伐紂。最終,紂王被姜子牙和周武王打敗了。姜子牙歸國封神,周武王分封列國。
這本書不但有歷史典故,最吸引人的是在商周兩派的斗爭中,還有許多身懷特異功能、能呼風喚雨、填海移山的天兵神將、神仙道士參加了斗爭。聞太師、申公豹代表了維護商紂的邪惡勢力,姜子牙、哪吒等代表了西周正義勢力。正邪雙方運用各種異想天開的法術(shù)進行斗爭,刀對刀、法寶對法寶,使得小說更加引人入勝。
書中的人物形象各具特色,姜子牙足智多謀,哪吒調(diào)皮有趣,紂王殘暴無道,黃飛虎忠誠,武藝高級以及妲己(千年狐貍精)奸詐、可惡......等等。但邪不壓正,正義最終戰(zhàn)勝了邪惡,商紂違反天意,倒行逆施,終于逃不脫滅亡的結(jié)局。
《封神演義》不愧為一本古代優(yōu)秀的歷史神話小說我覺得這本書的作者想象力太豐富了,被紂王挖去眼睛的楊任,被赤精子所救,從眼里長出兩只手,手里卻還有兩只眼睛,這兩只眼睛上觀天,下管地......看著看著,我徹底被書給迷住了,太好看了,連媽媽叫我吃飯我都沒聽見。
讀完這本名著,我最喜歡楊戩這位神仙,因為他很機靈,施巧計收復(fù)了七天怪物。總之,這本書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邪惡永遠壓不倒正義,我們一定要向西岐學(xué)習(xí),成為現(xiàn)在的有用人才。
讀課外書真得可以了解很多知識,以后我還要繼續(xù)閱讀更多的課外書。
【讀《封神演義》有感】相關(guān)文章:
讀《封神演義》有感09-21
讀《封神演義》有感(精選28篇)06-16
讀《封神演義》有感(精選40篇)08-01
封神演義經(jīng)典的語句01-11
封神演義讀書心得09-01
封神演義讀書筆記12-20
封神演義讀后感04-01
讀《隋唐演義》有感01-07
與封神演義有關(guān)的讀書筆記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