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聲聲慢有感(通用10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聲聲慢有感(通用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聲聲慢有感 篇1
認識李清照,是緣于她的一首《聲聲慢》的詞,這首詞是作者在既亡國又失去夫君時作的,讀來有股凄涼的感覺,光是開頭十四句話就催人淚下,可想而知,作者內心的情感是多么的豐富,否則也寫不出這樣的詞來。
這首詞既表達了作者內心渴望和平,也表達了她對夫君的思念。因為她的夫君就是在離開自己家園的時候去世的,作者既痛恨亡國,但又無能為力挽救破碎的河山,所以作者把所有的情感都寄托在這首詞里面。
作者的晚年并不幸福,孤苦伶仃,無依無靠,她在晚年作了很多的`詞,《聲聲慢》就是其中的一篇,并被列入學校的教材里,千古傳誦。
由于打仗,作者和她的夫君趙明誠經常分離,她也只好靠作詞來打發一個又一個寂寞空虛的日子,這可以從她的的另一首《醉花陰》的詞里體現出來。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三句話道出了作者內心的無奈和無比的凄苦。
在當時男尊女卑的時代,李清照能成為著名的女詞人,一半和她的人生經歷分不開,另一半就是無休止的戰爭。戰爭讓多少人家破人亡,流離失所,被迫遠離自己的家園,所以作者在這樣的情況下,一邊以作詞來抒發內心的情感,一邊盼望戰爭早日結束,和夫君團聚。
最終,她的夫君在南渡之后離她而去。
她是歷史上不可多得的才女,作詞的人很多,但女詞人卻并不多,在她的詞里,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一個女人的悲苦,一個時代的興盛和衰敗。
讀聲聲慢有感 篇2
在眾多詞人中,雖然很喜歡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的曠達;也很喜歡辛棄疾的“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豪邁;也很喜歡李煜的“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的悲凄;也都很喜歡柳永的“多情自古傷離別”的柔情。但是,最愛還是清照的水中芙蓉般的.麗質。
她的詞非常特別,緣于她是一位女性,更緣于她的一生的經歷。清照的詞無論是前期還是后期的,她都是那樣敏銳捕捉外界事物,細膩的感受和悲凄的情感以清新淡雅的文字表述于詞中。柔婉而不失素雅,凄清而不失清麗,平淡卻不俗。無論是苦澀還是幽怨傷感寫出來的詞,清照的詞仍是一種藝術上完美享受。
易安后期的作品更能代表她的文學地位。國破夫亡,飄蕩流離,居無定所的生活遭遇,易安的詞滿是凄涼,滿是淚,滿是愁。前已有李白的“白發三千丈”;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秦觀的“飛江萬點愁如海”。這些寫“愁”的已經達到高鋒,但是易安更勝一籌,甚至是無人能比。
《聲聲慢》中易安巧妙運用疊字將凄涼愁緒渲染得催人淚下,“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也更有“只恐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的無比沉重。讀罷,猶如“才下心頭,卻上心頭”之感。
清照雖然一生坎坷,國亡家破夫死重婚,流離失所,飄蕩在外,一生的坎坷和遭遇造成的心靈上的痛和怨,同時也成就了她的文學,哀怨離愁分別是她文學創作的魂。
晨露清流,銀樺初引,多少綠色窗臨。夏日夢舞詩詞,更待明日之晴。
讀聲聲慢有感 篇3
點點黃昏雨敲打著歷史古老的窗楹,濕了梧桐,碎了人心。翻開薄薄的詩頁,一聲悠悠的嘆息,便穿越了千年的時空,在那“尋尋覓覓”的悲切眼神中帶著入骨的凄冷撕裂了世人的心。你就用這一樣一首《聲聲慢》吟出你一生和全身心的痛楚。讓我在這千年之后,因你欲說還休的愁,痛了又痛。
淚斑駁了詩頁,我久久凝視,久久沉思。曾經以為你會幸福一生,可宿命難敵,老天給了你半生的甜蜜,卻又給了你半生的苦澀。眼前不禁浮現了你“襪劃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少女時的清純與羞澀,腦海中勾勒出了你“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畫面好,云髻銀簪,徒要教郎比并看”為人婦時的甜蜜,耳畔響起了你“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時的豪情萬丈。而此時的你,吟出《聲聲慢》的你卻如此茫然無助,宛如一葉浮萍在孤獨與寂寞的苦海中沉浮。“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正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在那個曉寒露重秋風砭骨的清晨,你尋覓著曾經幸福的愛情,卻只留下“不終晚節”生前身后的奇辱;你尋覓著國家前程,卻已是山河破碎;你尋覓著自身價值,卻被時人視為異類。在這落葉紛飛的.異鄉庭院里你終于只尋到滿眼的“冷冷清清”,心中又怎會不生出“凄凄慘慘戚戚”之感?園中秋日正濃,菊花盛放,賞花的人已不在,賞花的心已老去。人不摘花,花當自落。及花已損,則欲摘已不堪摘了。如你失去的美好,喚不回,留不住。
世人皆知你是愁的化身,卻又有幾人懂得你的心,明白你為何而愁?你為孀居之悲而愁吧?紛亂的戰爭中,動蕩的局勢里,那個與你把酒邀明月的人早已逝去,昔日的溫存與甜蜜,此時卻成了折磨你的源泉。點點滴滴回憶起來,痛徹心扉!《金石錄》被毀,一生搜集的書籍文物被盜,可惡的命運竟將你唯一的精神寄托也奪去,除了承受在心中滋生的無盡的愁怨,你別無他法;你為淪落之苦而愁吧?“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鄉心正無限,借酒消愁,卻忽見舊時雁。那個開滿海棠花的家早已破碎,再也看不到“綠肥紅瘦”的美景,鄉愁又濃鎖心頭;你為亡國之痛而愁吧?“欲將血淚寄山河,去撒東山一抔土”,“經持紫泥沼,直入黃龍城”。你把滿腔的悲憤華為一聲聲怒吼,渴望喚起萬千男兒金戈鐵馬的雄風,但殘忍的事實讓你的心又在歷史的油鍋里飽受煎熬。君王棄都抱頭鼠竄,偏安一偶,不思反擊血洗奇恥,卻打擊志士,迫害忠良,屈辱求和。這亡國之痛的愁讓你陷入更深的傷痛之中。遭遇國難情仇,國事已難問,家事怕再提,你唯有用筆書寫著你的價值,尋求著一絲慰藉,然而一句“才藻非女子之事也”將你徹底打入深淵,萬劫不復。那個你為之呼喊,為之侍奉的社會竟容不下你!容不下你的滿腹才情,容不下你的學富五車!容不下你的大義凌然。你所驕傲的,所追求的,在時人眼中竟甚是怪異。可笑啊!原來在別人眼中你竟是一個笑話!哀莫大于心死,你唯有默默地咀嚼著自己的凄涼,抽出屢屢愁絲,將自己結成一個繭。
一切愛與恨已破繭只待化蝶,如今的你被世人譽為“亂世中的美神”。你一個被封建役使的歌者,作為女子身處社會的底層,卻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責,念國家大事。以女人之身述人格平等,愛情之尊。盡管把自己陷入深深的愁緒里,最終香消玉殞,也不曾有絲毫動搖;你守著自己的節操,決不隨波逐流,在封建世俗的刀尖上獨舞著。被視為異類又如何?超越于世俗之上,俯瞰眾生,才是好女子的真性情!你寫愁,不僅僅為傾訴你的人生之痛,更為了抒發你的家國之恨,你吶喊,不僅僅為反抗遭遇之不公,更為了喚醒千千萬萬個如你一樣生在社會底層被封建世俗禁錮卻渴望平等與自由的靈魂。
終于讀懂了你,讀懂了《聲聲慢》,你雖說寫愁,但實為寫真情大志,你的詞如你的人格,你把你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仇愁就這樣輕輕幾筆轉化為凄清的悲劇之美,美得震撼人心,美得讓人肅然起敬!
讀聲聲慢有感 篇4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殘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弟,怎一個愁字了得。
一直都很喜歡李清照的詞,即便有些悲涼。
今天再次讀了這首詞,似乎有了更深的感悟:
李清照十八出嫁,與丈夫一直恩愛情深,志趣相投,她的前半生的生活是安逸閑適的。然而隨著北宋的滅亡,丈夫的病逝,她的生活也從此跌入低谷,流落江南,身如黃花,心似枯井死灰。
乍暖還寒的.悲秋時節。雖有淡酒御寒,可又偏是晚來風急,真是雪上加霜。借舊時相識的大雁回歸,寄托自己流落他鄉的凄涼。黃花無人采摘,滿地零落堆積,一切不可收拾,一切百無聊賴。
尋尋覓覓,卻尋出這一番次第,真是非一個愁字了得!
在這里我讀到了一顆“女人心”,一顆“失落心”。
故國飛來的大雁啊,你可曾聽到,一個曾經輝煌的女人對親人、對朋友、對家園的深深眷戀!那滿地殘落的花瓣啊,你又可曾知道曾經清麗婉約的美人,現如今卻是如此凄慘,寂聊!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這一次次地尋覓,這一次次地失落,我仿佛聽到了她那難以抑制的哭泣聲,仿佛感受到了她內心深處不可名狀的悲痛。
此時,同為女兒身的我不禁淆然淚下,如此才華橫溢的女人,卻又如此凄慘的女人!命運為何如此弄人!
讀聲聲慢有感 篇5
幼時,與許多鄰里孩童一樣,在不時背誦上幾首唐詩宋詞間,我也算讀過李清照的《聲聲慢》,雖不懂個中意思,卻也朗朗上口,只是沒了感觸。如今再來品讀,感應是那么的強烈和清晰,像遨游星空,絢爛美麗,蘊涵深邃蒼穹;像品味清茶,歷久彌香,源遠流長。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我被這婉約之美所折服,全詞一氣貫注,如泣如訴,一字一淚,動人心弦,首句疊字,創意出奇,語言樸實,細膩瑰麗,情景交融,流轉如珠,讓人不由得隨著詞曲的跌宕起伏和哀婉憂傷,進入李清照的意境。
從小就書香繚繞的李清照,飽讀詩書,家庭美滿,一切看似那么幸福。可惜金兵入侵、國土淪喪、流離失所、朝政的x敗。國破、家亡、思念,無限的愁緒從心底涌出,是望不見星星的黑夜、燭光、孤影,看不見邊際,痛楚充斥著整個心房。沒有星星的夜里,也許一切已注定悲劇,留給自己的是凄苦孤寂,悲傷和惆悵……
一千年以前發生的事情,令人寒心刺骨,李清照的悲嘆,更是一個民族的悲慘呼喊!要使這種悲嘆與呼喊不再在后人身上發生,我們就會明白建立一個強大的國家、和諧的'社會、幸福的家庭是何等的重要!
望著那塊鉛色的天空,飄零的云朵,流瀉的星辰,還有沉淀的夜,揣著哀婉憂傷的愁緒,誰能預知未來……好在,天際的那端,漸漸地發亮。
讀聲聲慢有感 篇6
一卷古詩在手,李清照是宋詞大家,更是古今第一才女,在中國文學史上,真正舉足輕重的女性作家只有李清照一人。
喜歡李清照的《聲聲慢》,喜歡《聲聲慢》里面的詞藻,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細細讀來如同歌詞一般緩慢而來,卻又無聲無息,感覺像一地掉落的紅花,殘缺而艷麗的裹在風塵中,艷麗的美麗,凋落成釋然。我想一個女人,用身心寫下的詩詞就是這么細膩而悠揚,不知道為什么?沒有氣壯山河的華章,景色如畫,卻能夠寫出這么動人的詩篇,融入心扉!
外面的晚風仍舊凄涼,屋內的人兒看得流淚。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她知道,離去的大雁,淡去的酒濃,落葉和殘花,黃昏霜雨,都不如心底的這三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來得凄涼。是冷的詞,卻開出暖的花,美麗而娟秀的擱置在詞文里。她不說話,卻寫出了無限的思量和感慨,無論是誰讀來,心地有多少相思情懷,都能從那三句詞里讀了出來。聲聲慢,細細讀出自己的心底,是刻骨銘心的痛,還是侵入心腹的愁?
一個女子,一生清涼。她把所有的`傷感、浪漫都壓抑成一首《聲聲慢》。要說,不能說,全都融匯在一點思量詞里,不用說,只給懂得的人聽,是剛剛撥出來的兩聲弦,把一切的開始引出來,然后適當的止住,就把所有相思開了口,讓人費勁思量,滿地惆悵傷懷。或許她早已轉身而去,那一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七組疊字,創新出奇,為詩家所贊美!
夜色醉酒,看得一地落花蕭零,靜靜聽去,有女子在輕嘆,聲聲冷哀,聲聲緩慢。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寒風蕭蕭,燈,忽明忽暗,伴隨著李清照的古詩,醮著墨香,繚繞一片深邃的沉寂。
讀聲聲慢有感 篇7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是著名的南宋女詞人。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這首詞是李清照晚年詞作中的名篇。
她通過對秋天黃昏景物地觸動,勾起她的片片愁緒,傾訴了夫死國破,身遭離難和晚年飽經憂患的無奈和悲哀。
這首詞描述了她,一個孤獨的女人用一個“愁”字從不同角度反復描寫她內心的孤獨。凄涼和傷感。從天氣。體質,含蓄的透露了她的愁苦難耐和煎敖。暗含了借酒澆愁愁更愁的.感受。她感嘆自己老了,容貌已經憔悴凋零了,再也沒人陪自己采花了。只有一個人獨自守在自家的窗邊消磨這難耐的時光。
這首詞寫的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飄零生活。她善于運用疊字來表現她的內心情感獨白。在口語平淺中見深沉。用鋪敘的手法,來描寫刻畫景象和事物,將抽象的感情化為具體可感的形象。
大學時代我特別喜歡李清照的詞,她寫的每首詞我都能理解透徹。對這首詞,我是情有獨鐘!
讀聲聲慢有感 篇8
生活在地球這個共同的大家園里,面對著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人們總會有不同的體會和感慨。但是,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深知其味。然而,如果把這些體會、感慨用筆尖“攝”下來,保持永久性的“記錄”,它將會給人一種怎樣的感受呢?當李清照的《聲聲慢》這首詞在我耳邊縈繞時,我不禁浮想聯翩,感慨萬千。
李清照,這位生活在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女詞人,經歷了國家從安定興盛到戰亂衰敗的過程,自己的生活也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丈夫離她而去之后,她的生活,可以說是從天堂跌到了地獄,使她飽受了人世間的悲涼凄苦!她的作品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轉變,由早期的輕快歡暢轉向晚期的低沉憂郁。這位飽經風霜的老婦人別無他法排解內心的苦悶,只能借詞消愁:“……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欣賞她的詞句,使人漸染一種無名的惆悵,仿佛自己也親身經歷了一次人生的悲歡離合,與女詞人同一遭遇,同一命運。
一幅“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的秋雨圖,看似冷峻,萬類俱昏,白茫茫的一片,卻又有梧桐的風華正茂;乍看似冷漠的秋雨圖,卻又給人以美的生機萌動,陡然間又有希望重生。在無形中似有形,用輕描淡寫描繪出刻骨銘心的最真實的`感受,李清照內心的郁悶在此表露得既形象又生動。所以這首詞千百年來被人們廣泛引用,久傳不衰。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強勁的旋律,低沉的聲調,深深震撼著我的心靈,我不禁問自己:生活在當今這個時代里,過著豐衣足食的求學生活,又有什么不知足?便縱有數之不盡,無法言清的壓抑和寂寞,比比李清照所經歷的一切,我們的壓抑和枯燥又算什么?唯一不知足的就是對詩詞學習付諸的行動太少了!縱然也在生活中遇到那么多的困難和不盡人意,也要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去克服。
《聲聲慢》早已朗讀完了,但它的意境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從中我了解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我甚至學會了怎樣調節消極的情緒……
讀聲聲慢有感 篇9
讀了李清照的《聲聲慢》詞,突發其想,寫上幾句,這是李清照晚年的詞,是一首極度傷感的詞。寫詞的時間是暮秋季節,是在思念心上的人,一般常理分析是在思念她因戰亂分離的丈夫趙明誠,我想我們不應該去虛設立場,至少思念心上人是不會錯。就詞論詞,全詞分了四部分,每部分都貫穿著濃濃的秋寒。以秋寒的背景讓人帶入極度的傷感和憂愁。
第一部分突出了“乍暖還寒,最難將息”這八個字,一是說明秋天結束,冬天來臨時候氣候是突然變化的,作為我們普通人,天冷管天冷多穿些衣服也罷了,可是作為一個思念心上人的人就不一樣了,在這種氣候突然變化的時刻,更會去惦記自己心愛的人,而且最難將息,最難將息就是最難做到不去惦記他。前面用了許多疊音詞,只是為后面“乍暖還寒,最難將息”作鋪墊,突出了一個冷與愁。
第二部分用了二個物景,酒與雁,酒是消愁之物,又是驅寒之物,可是在這里作者卻認為“怎敵它、晚來風急!” 愁也解不了,寒也驅不了,更進一步渲染了傷感的氣氛。接著寫大雁,大雁是秋天的象征,秋天即將結束,大雁就要往南飛,到暖和的南方度過冬天。大雁又是書信往來寄托的象征,現在大雁要走了,好象是舊時相識,可是大雁無法帶去我對心上人的深深思念,此景此情,真不叫人傷心致極。傷感情緒的渲染再一步推進。
第三部分是用了滿地黃花和梧桐細雨二個景物,滿地黃花是寫秋風掃落的菊花,以憔悴的黃花自喻,當自己容顏憔悴,殘花敗柳的時候,還有誰會來關心她呢?所以是“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命運只有走向孤獨,走向寂寞,這樣的景遇,即使是從早晨盼望到天黑,也只能獨坐窗前,癡癡發呆。可是在秋風秋雨的時刻,特別觸動人情感的是那梧桐更兼細雨,在黃昏時候,點點滴滴聲音,實在讓人傷感啊!讀到這里,我不僅感嘆世事的艱辛,更被作者真實環境的渲染而流淚長嘆。
詞的`最后還是積極意義的,次第是層次意思,這次第就是作者寫這詞的一段一段層次,作者認為這層次無非是在寫一個愁字,這是對詞意的高度概括,可是,筆意一轉,“怎一個愁字了得”僅僅愁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就算是我的感嘆吧!這里也可以看出李清照還是個堅強的女性,她沒有完全屈服于自己的悲慘命運。
讀聲聲慢有感 篇10
“尋尋覓覓”的動作;“冷冷清清”的環境;“凄凄慘慘戚戚”的心情;“乍暖還寒”的氣候;“舊時相識”的感覺;“守著窗兒”的哀嘆;“點點滴滴”的聲響——隨著李清照的勾勒,我的心,似乎被系在了她的筆尖上,與她一同感受。
我第一次與李清照相識,是在公元二零零四年的夏天。因為,那年我來到了李清照的故居——趵突泉。我見到了她在漱玉泉旁邊梳頭的倩影:修長的纖纖細手在捋著長長的秀發,連她身旁的艷美花鈿都失去了幾分光彩。那時,我就聽老爸說:李清照最著名的詞就是這首《聲聲慢》。同時,我也愛上了這位鐵骨柔腸的女子。
《聲聲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可以稱作是《漱玉詞》中的壓卷之作。全文是在猝然喪夫、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艱苦背景下寫成的。尤其是字里行間里流露出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有多少人曾經潸然淚下。
金兵南下,侵略中原,大宋皇帝的軟弱無能,致使老百姓在水深火熱之中。可偏偏李清照這位曠世才女就遇到了這樣一個危急時刻。其實,只有艱苦與困難才能開發出人的最高成就。李清照就是在這個時期創造了,不,應該是奠定了自己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崇高的地位。《聲聲慢》這首詞,無疑是最好的代表。
全詞一開頭十四個疊字就緊緊抓住了讀者的心——“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將晚年喪夫、沒有兒女、孤苦寂寞、心酸艱難的生活體驗表達的大膽、細膩、貼切、震撼人心。
本來心情就差,再趕上乍暖還寒的'暮秋時節,只能“借酒消愁”。酒烈,愁亦烈,酒是壓不過心頭濃愁的。從“濃睡不消殘酒”到“三杯兩盞淡酒”,事隔幾十年,竟有如此之大變啊!當初無憂無慮的少女情懷哪去了?卻換到比酒還弄的愁,把烈酒都變成淡酒了!風再急,酒再烈,真是“此情無計可消除”啊!
抬眼望去,亦真亦幻的大雁,在空中飛蕩,看到他們,李清照便泛起了疑問:是為我和明誠之間捎過“錦書”的大雁嗎?哎,現如今,已沒了“怕郞猜到,奴面不如花面好”的閑情逸致,也沒了“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那還有寄托的深情相思。人約黃昏了,人倍憔悴了,人去樓空了——只有那已經無人理睬、滿地堆積的飄零花瓣……
獨守窗兒,聽簾下細雨聲,到黃昏時分,陰雨還在啪啪不停地拍打著心扉,使李清照簡直不能自抑。李清照的愁,太多太多了:身世之痛、家國之痛、孤獨之病等等,僅用一個“愁”字又如何概括得盡?她給我們留下的,就是這么玄妙。
在不眠之夜,心中的一切掛戀,都在“點滴霖霪”中大起大落。愁,何時才能消失?恐怕,這已經深深的刻在了李清照的心中,無法磨滅。
這首詞似乎都是非常的普通,并不難懂。但如果您在仔細去品味,您會發現這詞中蘊涵著李清照的含蓄與豪邁,透露出她不凡的心境。這首詞,字字珠璣,對于我們來說,這是千錘百煉才造就出來的文字,對于才女李清照而言,這叫信手拈來。這便是李清照的高才在于:第一時間感覺到被撥動的心弦并在第一時間行云流水般地記在紙上。
這首《聲聲慢》是她卓越成就、天才藝術創造力集中的體現,堪稱是一曲千古絕唱。我曾經也寫過一曲《聲聲慢》,不過比先生寫的差遠了。
【讀聲聲慢有感】相關文章:
《聲聲慢》詩詞賞析08-18
聲聲慢教學設計02-17
《聲聲慢》教學設計01-20
聲聲慢教學設計15篇02-18
《聲聲慢》優質課教學設計11-15
讀《竊讀記》有感06-18
讀《竊讀記》有感06-28
讀竊讀記有感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