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調查報告范文精選
以下CN人才網小編精選了水資源調查報告范文,歡迎閱讀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擁有時不知珍惜,失去時方覺可惜。--請珍惜每一滴水。
水資源污染調查報告范文(一)
之前,因為水的原因而成為難民者將多達1億人。
全球12億人難獲安全飲用水
現在全世界每年排放的污水達4000多億噸,從而造成5萬多億噸水被污染,到2025年世界上無法獲得安全飲用水的人數將增加到23億。
中國水資源排全球第128位
聯合國"第三屆水資源論壇大會"召開之前發表的報告(《世界水資源開發報告》)對180個國家和地區的水資源豐富狀況做出排名,中國以平均每人每年擁有近2260立方米用水統計數字排在第128位,格陵蘭島,美國的阿拉斯加州和法屬圭亞那則分別占了世界水資源豐富狀況的前三位。
海南省可利用水資源
在常人眼里,海南島四面環海,雨量豐沛,不會缺水。官方提供的數據顯示,海南人均水資源量3906立方米,約為全國平均值的2倍,海南平均年降雨量為1758毫米,而旱情嚴重的甘肅,寧夏等省份,年平均降雨量才300毫米左右,僅為海南的1/6。
去年海南的降雨量是1286多毫米,仍為旱情省份的四倍多,但今年的情形急轉直下。海南省"三防"辦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該省農作物受旱面積達315。075萬畝,占該省耕地面積的50。22%;有89萬人占該省一成多人口臨時飲水困難;還有19。4萬頭大牲畜臨時飲水困難。
水資源的富乏直接影響海南省的經濟發展,能帶來一糸列的負面影響,因此調查出的海南的水資源缺乏原因有與探討出可行的解決方法是一件很有深遠意義的事。
海南省水資源現狀
根據查閱有關資料和實地調查中發現:
水庫"喊"渴,河水斷流,田地龜裂,水井干涸,成片農作物枯死……截至3月中旬,海南全省水庫的有效蓄水量僅11億立方米,還不足一個大型水庫正常庫容的一半,其中已有11座中型水庫降至死水位以下。旱情持續蔓延,海南省田地受旱面積已達318萬畝,臨時飲水困難人口增至89萬人。
國家防總辦公室副主任田以堂在3月中旬在海南察看旱情時說:"海南的旱情比預想的還要嚴重,像這樣長時間大面積干旱的情況在全國并不多見。"
事實上,海南遭遇了26年來最嚴重的夏秋冬春連旱。
盡管受7月底臺風的影響,海南省部分地區有降雨,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海南省的旱情。大部分地區仍大面積缺水。現有的儲水量仍不能滿足海南人口的生產用水的需要。
8月初,臺風剛離去,熱帶低壓再登陸我省,給我省帶來大量的雨水,這是老天送給海南的及時雨,之所以說它及時,是因為全省大部分地區正等水來播種,插秧。
和上次臺風相似,本次熱帶低壓風力較小,但降雨量較大。使全省水庫蓄水量增加了4億立方米,為晚造生產用水提供了保障。9日,10日兩天全省有4個市縣降雨量達到100毫米以上,有11個市縣降雨量在50毫米以上。全省水庫總蓄水量增加了4億立方米,其中松濤水庫蓄水增加了6000多萬立方米。市縣當中,儋州市蓄水增加最多,全市蓄水量增加XX多萬立方米。
目前全省總蓄水量達到27億立方米,晚造的生產用水基本上得到緩解。
今年我省部分地區受災嚴重
文昌
今年3月中旬,過七旬的海南省文昌市會文鎮茶園經濟社社長謝自華望著干涸的老井喟嘆:"我活了大半輩子,從沒見過這么旱,以前水井有干的時候,但還有少量水滲出,今年卻徹底干了。"
類似這樣因旱而干的水井在文昌市就有1000多口,一個村沒有一畝水田插上秧。
由于受7月底臺風影響,文昌地區有少許降雨,目前大部分農民正在加緊插秧。但水井里的水位不高,勉強應付村民的日常使用。
澄邁
8月5日,筆者在海南省澄邁縣永發鎮北部的儒陳村看到,耐旱的茅草都已枯黃,在龜裂的水田里,幾頭水牛無奈地啃食著田里干枯的稻茬。
澄邁縣是海南省旱情較重的市縣之一,自去年9月份以來沒有下過一場大雨。目前,全縣插秧面積僅為1。2萬畝,而儒陳村的360多畝水田,仍然沒有一畝能插上秧。
在這個村里,水井都已干涸,800多名村民每天都要到2公里以外的一個田頭井里運水飲用。村里的池塘也大多見了底,僅有一口還剩點污水的魚塘,成了村民們惟一能洗衣服的地方。
其他地區
由于長時間的干旱,海南大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坡鹿也面臨著嚴峻的生存考驗。筆者從有關方面獲悉,近半年以來,由于保護區內滴水未降,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海南坡鹿的食物告急。
保護區正面臨1994年以來最嚴重的干旱,坡鹿喜食的植物正急劇減少,倘若干旱天氣再持續數月,坡鹿命運岌岌可危。保護區黨支部書記龍甫承說,考察人員已于3月9日在大田保護區發現了一只因饑餓而死亡的坡鹿。
造成水資源現狀的主要因素
天災 人禍
造成這一切的根源除了不作美的天公外,還有一個觸目驚心的人禍推手。
海南地處熱帶北緣,70%以上的降雨均為臺風雨,沒有臺風發生就易引發大旱。去年一年中,沒有一個熱帶氣旋直接影響海南省,這是氣象記錄里55年來的首個無臺風影響年。
海南年降水雖多,但降雨時空,地區分布不均衡。東部,東北部多雨,西部及西南部少雨,形成區域性缺水;此外,降雨時間分布也不均勻,主要集中在5~10月份,而11月至翌年4月則往往干旱少雨,形成季節性缺水。去年一年中,在傳統的干旱期過后,進入雨季的瓊島降水仍然偏少,并出現了階段性夏旱和持續性秋旱。
天然林破壞也是禍根
旱情除天災外,還有人禍的因素。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天然林破壞嚴重,導致森林對水源的涵養功能降低,從而使得河流,水庫,地下水等水位下降,加重了旱情。
原始林,天然林的水源涵養能力很強,一旦被破壞,就會加速地表水的流失。農民挖在天然林邊的水塘儲水量較多,出水也較豐富,而在人工林或者無林地挖的水塘,大部分儲水量較少,甚至干涸。
近幾年來,海南一味單純地強調森林覆蓋率,忽略森林質量,導致森林改善小氣候,涵養水源的生態功能大大減弱。
XX年,海南省政協曾組織各市縣政協對海南省昌化江,萬泉河,南圣河,珠碧江等7大河流進行環境質量評價,發現這些河流流域的森林都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河流的水位也在逐年降低。
1998年~XX年間,海南全省共發生各類破壞森林資源案件4444起,平均每天3起。而水庫庫區由于水源充足,不少果農,開發商都盯上了海南的水庫,他們毀掉庫區周邊的天然林種植芒果,龍眼,香蕉等經濟作物。這樣惡性開發,是以海南的生態環境為代價去滿足少部分人的經濟利益。
原始林,天然林的生態價值,社會效益不可低估。原始林和天然林有落葉等長期堆積形成的凋落層,它們覆蓋在地表,在降水時可以減緩水流,加大地表水滲透量。同時,天然林里每株植物體內都能蓄積大量水分,在干旱時釋放出來,緩減旱情。
水利基礎設施先天不足
此次旱災,暴露出海南水利設施的脆弱性,尤其是工程性缺水問題突出,整體抗災力不強。
據了解,海南省僅有6個大型水庫,69個中型水庫,且工程布點不均,瓊東北無一座大型水庫。在海口,三亞,文昌,昌江等地,工程性缺水問題尤為突出。
由于海南大型水利工程基礎相對薄弱,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較低,目前海南省水資源開發利用水平僅13。6%,低于全國19%的平均水平。全省有效灌溉面積357萬畝,不足耕地面積的一半。
海南水利基礎設施先天不足,水利化程度相對較低,而且也缺乏相應的水利投入和發展機制。據了解,中央每年撥給海南省的水利建設資金為2億多元,海南省自己每年撥出6000萬元~7000萬元,但對于點多面廣的水利工程來說,這簡直是"杯水車薪",要上馬大型工程談何容易
缺乏長效抗旱機制
文昌市會文鎮村民張大為對田里沒水很是無奈:"電灌站沒了,我們用水可難了。"他說,村里原來建了座電灌站,但因設備多年失修,電灌站已名存實亡。類似情況在其它沿江的市縣也同樣存在。
在海南一些市縣中,仍然缺乏長效抗旱機制,抗旱應急建設項目仍不完善。,大部分市縣還沒制定抗旱預案,遇上大旱,不知從何入手。抗旱要未雨綢繆,一些應急項目要提前安排,否則,就容易陷于被動。
澄邁縣水務局副局長蔡仁雄對此體會頗深,他說:"我們不能光盯著大的,平時就得多建一些攔水壩,引水壩等小型蓄水工程,先把水蓄住,不能等到米下鍋才找柴火。"
眼下干旱缺水,可有些市縣對后期用水和長期抗旱用水缺乏周密的安排和考慮,不按計劃供水,存在"寅吃卯糧"現象,這將直接導致后期春耕生產用水困難。
只有建立長效抗旱機制,由被動抗旱向主動抗旱轉變,我們才能從容應對大旱長旱。
解決水資源缺乏問題的一些可行方法
一 發動群眾
面對嚴重旱情,我省各地廣泛發動干部群眾,采取多種行之有效措施抗旱,掀起搶種冬季瓜菜熱潮。
今年我省降雨偏少,遭遇近年來罕見旱情。至今年7月,全省受旱面積222。59萬畝,占耕地面積的35。5%,21。02萬人,6。61萬頭大牲畜發生臨時飲水困難,嚴重影響了當前農業生產和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
面對嚴重旱情,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及時部署抗旱工作。各級黨委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抗旱措施,尤其是轉變抗干旱工作思路,由原來的抗旱轉為防旱,從單一的抗旱轉為全面抗旱。省氣象局提前一個月實施人工增雨,最大限度減輕了災害損失。省水務局,省三防辦,省農業廳還先后派出工作組分赴各市縣了解旱情,指導抗旱冬種工作。
二 資金投入
各市縣不等不靠,多方籌集抗旱資金,充分發動群眾封江堵河,開溝引水,廣辟水源,解決當前抗旱用水。
---瓊海市已投入抗旱資金180萬元,用于資助農民購買柴油抽水抗旱。
---萬寧市動用了112萬元市長預備金投入抗旱工作,封江堵河達11處。
水資源污染調查報告范文(二)
作者班級:
作者姓名:
指導教師姓名:
中文摘要:水是生命的源泉,生命最早出現在水中,水是文明的搖籃,著名的河流和湖泊往往孕育著人類輝煌的文明,人類的生活和生產離不開水,水是自然賦予人類最寶貴的財富之一。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盡,但實際上,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資源。人類目前利用的淡水,僅占全球淡水總儲量的.0.3%,相當于全球總水量的十萬分之一。但人類對保護淡水資源的認識不夠,保護措施不力,人類在利用水資源的同時,把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質排入河流湖泊,使水體受到污染,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產生了不利影響,另外,大家的節水意識不夠,日常生活的一些用水習慣或多或少地浪費了水資源。
關鍵詞:水資源浪費 水污染 節約用水。
正文:
“水是生命之源”。由此可知道水對人類的生活有多重要。如果沒有水,人類將無法生存于世;如果沒有水,那么植物就不能生存,大自然的“空調”也將關閉。
據資料介紹,當今世界上有80多個國家,約20億人口正面臨著水資源危機。其中26個國家約3億人口正生活在缺水狀態中,到2010年,還將增加8個國家。在我國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嚴重缺水有108座。造成缺水原因有兩方面:一是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勻,二是水體污染。在我國每年排放污水總量360億噸,其中80%以上未經處理,直接排放水域,使河流、湖泊、水庫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家鄉的水資源狀況如何呢?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決定以 “生命之源——水”為基礎,設計一次綜合實踐活動,對
家鄉的水資源進行一次調查。
水資源是指由當地降水產生的,可以用于人們生產與生活各類用途,存在于河流、湖泊、地下含水層中的逐年可更新的動態水資源,主要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資源具有循環性和有限性、時空分布不均勻性、不可替代性、經濟上的利害兩重性等四種特性。
一.水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十年前: 水的顏色:無色;水的用途:生活用水、農業用水;河道大小:一般大小;水上漂浮物:水草等水生植物。
現在:水的顏色:大部分呈現黑色;水的用途:生活用水、農業用水、工業用水;河道大小:好多河道變窄,河床升高;水上漂浮物:白色垃圾,生活垃圾等。
1.生活用水調查分析
居民環境保護意識較為薄弱,臨河居民有隨意將生活垃圾倒進河道中的現象;家庭節水意識不強,一水多用現象比較少見,節水器材的使用率低。
2.農業用水調查分析
由于農民使用化肥、農藥的增加,導致水中生物銳減,有水質變壞的現象。
3.工業用水調查分析
某些工廠的廢水直接排進河道,導致水質變差,水生動植物瀕臨滅絕。
二.建議
針對家鄉水資源已經受污染的現狀,針對要讓家鄉的水重見晶瑩,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的目標。我們提出以下幾項建議:
1宣傳節水: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加強環境保護宣傳,讓環保意識深入人心。
2.我們中隊成立“護河勸導小隊”,對污染水資源行為進行勸告。
3.生活節水:①提倡循環用水;②推廣節水器具;③少使用洗滌劑和清潔劑。
4.農業節水:①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②轉變作物品種,多種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
5.工業節水:①提高水的利用率;②要求污水經過處理后,達標排放。
6.希望政府加強監督管理,并增加投資,興建綠色工程。
三.目標
一是實行用水總量控制,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二是建設節水型社會,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三是強化水功能區達標管理,有效保護水資源。
四是推進河湖水系連通,增強水資源配置能力。
五是加強工程科學調度,提高水資源保障水平。
六是抓好水域岸線管理,促進水生態系統修復。
七是加強水資源統一管理,推進水管理體制改革。
八是夯實行業管理基礎,提高水資源管理水平。
四.感悟
通過這次調查家鄉水資源的活動,我們不僅了解了家鄉水資源的基本狀況,水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改善家鄉水資源狀況的建議,樹立了關心水資源、珍惜水資源、保護水資源的意識,還通過合作學習,學會了一些調查的方法、親身經歷、體驗一個完整的科學考察過程,并享受到科學考察所帶來的樂趣。
【水資源調查報告范文精選】相關文章:
關于水資源調查報告13篇01-15
2021年關于水資源調查報告03-27
水務局對水資源現狀調研報告范文02-23
學生調查報告范文04-30
貸款調查報告范文04-30
會計調查報告范文10-29
環境調查報告范文10-28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就業形勢04-05
關于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就業前景02-26
環保調查報告范文15篇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