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外出務工狀況調查報告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農村外出務工狀況調查報告
希望知曉一個情況、一個事件時,我們要通過科學的方法去研究,調查結束以后,還需要寫調查報告。一起來參考調查報告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農村外出務工狀況調查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調查人:羅**
調查時間:20xx年* *月
調查地點:*****村
近期,我們按照縣統計局的安排部署,對我鎮*******村20xx年1—9月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及返鄉情況,開展了為期半個月的專項調查。現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一、兩村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及返鄉情況的現狀
****村同位***庫區,發展水產養殖和邊貿經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版圖面積 *** 畝,耕地*** 畝,總人口2714人,實際從業人員為1457人,占兩村總人口的53.68%。其中:在本鄉鎮從業人員634人,占兩村實際從業人員的43.51%,同比減少2.42%;外出務工人員823人,占兩村實際從業人員的56.49%,同比增長2.42%。外出返鄉人員46人。其中選擇在本地從事二、三產業16人,占返鄉再就業人員的34.78%;再次外出就業30人,占返鄉在就業人員的 65.22%。兩村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及返鄉情況具有特點:
1、省外就業人員比重高于省內就業比重。從兩村調查結果看,省內就業的有293人,占 35.6%;省外就業的有530人,占 64.4%。從外出務工就業人員地區分布情況看,鎮外縣內的有40人,占 4.86%;縣外省內的有253人,占30.74%;省外的有530人,占64.4%。
2、外出務工人員以東部發達地區向中部轉移。兩村調查結果表明:到東部發達地區務工人員有287人,占34.87%,同比減少23.75%;到中部務工人員有477人,占57.96%,同比增長32.03%;到西部欠發達地區務工人員有58人,僅占7.05%。
3、外出務工農民受文化素質、勞動技能的影響以中低收入為主。兩村調查結果表明:農民外出務工月收入在1001—2000元的有367人,占 44.59%;2001—3000元的有420人,占51.03%;3000元以上的只有36人,僅占4.38%。
4、再次外出就業人員多。從兩村返鄉再就業調查情況看:
外出務工返鄉46人。返鄉再就業46人。其中再次外出就業30人;在本地從事二、三產業16人。
此外調查中還發現:外出務工人員以18-50歲青壯年為主,50-60歲年齡段為輔,60歲以上的也有 ;外出務工人員以親友幫帶自發為主,企業招為輔,收政府組織或中介組織介紹的很少;外出務工人員以從事第二產業為主,從事第二產業為輔,技術水平低,勞動強度大。
二、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存在的困難及問題
農民外出務工不僅緩解了本地區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就業壓力,更為重要的是優化了農村勞動力資源的合理配置。避免少數人無事生非,促進農村社會穩定。大部分農民通過外出務工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學到了技能,更新了觀念,綜合素質普遍有所提高,許多人成為用工單位技術能手,不少人打工回鄉后成了農村經濟發展的帶頭。農村外出務工戶收入是無外出務工戶收入的三倍以上,且外出務工戶消費水平也高于無外出務工戶兩倍左右,外出務工促進了農民增收,提高了農民消費檔次,縮小了城鄉差別,對帶動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促進了城鄉協調發展。但也存在以下不可護送的困難和問題:
1、農民整體素質普遍不高。兩村,外出務工人員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6%,而高中以上的只有34 %,參加過專業技術培訓的僅占9%。由于打工者少知識、缺技術,使得外出務工只能從事純體力、技術含量低的廉價職業。
2、農民外出務工缺乏制度保障。由于現行的戶籍制度、就業制度、醫療制度、養老制度等方面的差別,多數進城務工的農民工無法與城市居民平等地享有社會福利。農民工往往是勞動時間長、勞動強度大、工作條件差,一旦出現工傷事故,多數也只能協商解決,農民工合法權益得不到有力的保障。
3、農業發展還是慢。隨著農村青壯年勞力大量外出,農村勞動力結構的改變已制約農村科技推廣、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難題。留守農村的弱勢群體因受思想觀念、體力等因素的制約,在科技推廣、產業調整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的實施上失去了主要的依靠力量,產生農村新技術新信息推廣慢、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慢、農村社會面貌改變慢的系列問題。
4、農村工作還是難。由于外出務工的農民一般都是年輕勞動力,留在家的大多是“38”“61”“99” 弱勢群體,許多農戶少了“頂梁柱”,給農村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增添了新的壓力。同時衍生出系列社會問題。諸如老人贍養、留守兒童教育和身心健康、公益事業發展等諸多問題。
5、單純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收入相對來說還是低。由于農產品價格增長空間有限,受農資價格等因素影響農業投入大,回報低。尖角村姓周老人給我們算了這樣一筆賬:他種了6畝田,每畝一年兩季毛收入1500元,刨掉種子、農藥、化肥、耕地等投入每畝在1000元以上,年成好每畝一年可以純賺500元,6畝一年好的話搞3000元,僅相當外出務工人員兩個月的收入,相當機關工作人員一個多月的工資。
三、對農民外出務工及返鄉創業的幾點建議
1、加強對農村勞動力的培訓,提高農民素質。
一是進一步鞏固農村九年義務教育,條件成熟可實行十二年義務教育,提高農民的整體文化素質;
二是按照市場化、社會化的要求,增加職業培訓基地,健全完善農村勞動力就業培訓體系;
三是按照市場需求,突出培訓重點,有針對性地對農村富余勞動力進行技能培訓,使他們有一技之長,增強就業穩定性,提高從業收入。
2、加強勞動力市場信息的交流,保證勞動力供需雙方的聯系暢通。
一是隨時掌握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情況,了解外出人員數量、分布地區、工作狀況等方面情況,加強與外出務工人員的聯系和溝通;
二是應積極與用人單位聯系,建立長期的勞務輸出關系,及時為當地農民提供勞務信息。
3、采取各種措施,維護外出人員的合法權益。
一是通過宣傳教育,增強外出人員自身的維權意識;
二是加大勞動執法力度,對外出務工人員相對集中的地方,加強與當地政府維權部門的聯系,切實保障外出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
4、堅持“送出去”與“請回來”并重。在鼓勵農村富余勞動力外出轉移的同時,還要注重“請回來”,對愿意回鄉創業的外出務工人員,政府應當給予關注和關心,鼓勵他們回鄉創業,并為他們提供優惠政策,甚至資金技術支持。
5、優化社會服務,切實解決好外出務工人員的后顧之憂。加強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幫助“留守戶”解決好生產生活的困難,可適當成立生產“互助組”,解決好外出務工人員的后顧之憂。
【農村外出務工狀況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農村外出務工狀況調查報告范文08-11
農村狀況調查報告02-01
農村外出務工青年情況的調查報告08-20
有關農村婚嫁狀況的調查報告08-10
關于農村外出務工青年情況調查報告范文08-15
農村狀況社會調查報告總結范文08-08
調查外出務工報告12-09
就業狀況調查報告07-11
社會狀況的調查報告11-18
誠信狀況調查報告02-07